关于地震后农村住房重建的几点思考
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受其影响波及我县全境,我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震后,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县政协把全力以赴抗震救灾作为当前中心工作,主动作为,认真开展各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根据城镇及受灾较重的农村的受灾情况,以及部分政协委员在深入一线抗震救灾工作中了解的实际情况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
题,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妥善处置震后受损房屋。
针对县城95%的受损房屋,60%的危房;农村79200间受损房屋,24993间危房,7738间倒塌房屋,县城内伤严重,农村外伤严重这一实际,妥善处置县城受损房屋更为迫切,请有资质的单位及时进行受损程度的认定,以及重建、维修、加固等方案设计,成为群众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城区,属危房的已明确拆除重建,但多数受损居民住宅楼,虽有有关部门鉴定需加固维修,群众也愿出资维修,但维修方案尚未确定,更无法尽快实施。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部分居民住宅楼的抗震设防标准和危害程度,仍是悬在群众心中的一个心病。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提高抗震能力。
震后,中国地震学专家分析,**在两大地震断裂带的交会处,为了预防百年一遇的灾害,提高抗震等级尤为重要。
因此建议,一是提高建设项目的抗震设防标准,由原来的7度调整至8度烈度设防,特别是学校、医院的施工标准要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大地震管理部门的工作力度,密切监测地震及地质灾害活动现象;三是加强对矿山企业尾矿库和采空区等重点部位的整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从网络采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QQ:1789260586 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