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农田小水利建设调查与思考

柏祥镇水利建设调查与思考

柏祥镇地处岳阳县东南部丘岗地带,共有山林面积61550亩,耕地面积37389亩,其中水田30246亩,旱地7143亩,由于水利基础薄弱,旱情一直是影响柏祥镇农业生产的最大的镇情。

一、概况

全镇农田主要依赖铁山、岳坊、大坳三大水系灌溉,此外还有小Ⅰ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16座,各类山塘2210口,其中骨干山塘208口。全镇共有铁山水系(崩山分干、付宝支渠、张坪支渠、兴冲支渠、顺流渠)、岳坊水系(岳坊南干、岳坊北干)和大坳渠道等主干渠道82公里;各类引水支渠200公里。

二、水利设施现状

1、灌溉渠道损毁、淤积严重。全镇82公里的主干渠道,因自然淤塞和人为损毁的有15公里,约占全镇排灌干渠总长度的18.3%。其中以大坳水库和岳坊水库灌渠情况尤为突出。在大坳水系中,到我镇金咀、文付两村渠道总长近11公里,除从杨林乡到金咀村杨渭段能基本放水外,从喻家到文付村托塘、杨五显、钟家近7公里都有较大程度的毁坏和淤积。在岳坊水系中,柏祥镇境内岳坊北干渠原来受益9个村,但由于渠道淤积损毁,能放到水的村仅7个,下游柏祥村和刘民居委会两个村已整整11年没有放到过一滴水。铁山水系状况相对较好,但也有谢全中干渠、付宝支渠、崩山分干、刘桂支渠存在放水难题,因抗旱抢水引发纠纷不时存在。另外,田间灌溉渠道毁坏淤积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普遍存在断面不规则,杂草丛生,渠底淤积,人为损坏等情况,灌排水十分困难,有的根本灌不进,排不出。

2、机埠设施老化,盗窃破坏严重。全镇原有中型灌溉机埠2处,分别位于铁山南干渠的大姚村大荆塘段和万寿村的毛山段,装机容量300kw,小型机埠12处,用作干旱时节补水作用,总灌溉面积1.2万亩。但由于养护不够,设备普遍存在锈蚀、老化的问题。有的机埠房屋破损、残缺不全,有的变压器、电动机零部件损坏,有的线路老化,有的设备被盗窃或者破坏。时至目前,如遇干旱,两处大型机埠起码要有一个月时间才能补充完整恢复供水。

3、小型水库、骨干山塘病险工程多,潜在问题大。据水利部门鉴定:截止2010年12月,全镇共有病险水库11座,其中小Ⅰ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10座,病险骨干山塘堰坝117座。近年来除维修42

座外,大部分从发现病险至今尚未完全整治好,时间最长的17年,最短的2年。这些病险工程集中为三大问题:一是大坝散浸严重。桂林小Ⅰ型水库,自2001年来出现险情,到2010年始争得上级处险计划,在今年开始动工处险。三是溢洪道断面开挖未达到设计标准,有些水库山塘在修建溢洪道时,遇到地质坚硬难以挖掘时就放弃挖掘,使溢洪道宽度和深度均未达到要求,当洪水来临时,溢洪道排洪不及,造成库内塘水位猛涨,甚至漫过堤顶。2009年周庆村新堰水库、2010年敖家村乔公水库发生的险情就是典型例子,所幸的是因处置得当才未发生过漫堤现象

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农业发展,影响到农民增产增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一是灌溉面积减少。到2010年,全镇有效灌溉面积2.7万亩,有3000多亩只能纯靠天收。二是农民负担加重,收入大受影响。一方面由于渠道不畅,渗水严重,田间急需用水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引水保水。2001年,在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面前,为安装机埠提水抗旱保苗,我镇共移动土石方15000多方,安装了4台机组共300千瓦的两台提灌机埠,同时调动各村劳力引水保水,镇财政支付两台机埠架架设费用60多万元,提水电费近10万元,受益15个村平均每村用于抗旱费用近4000元。另一方面,由于要水没有水、远水解不了近渴,大片良田只好双季改单季,水稻作物改旱地作物。2004年夏旱连秋旱期间,双季稻栽种面积只有总面积的80%,少部干旱田根本没有开秧苗门。三是纠纷频繁,影响邻里、干群关系。据因田间灌溉用水发生纠纷械斗几乎每年都有出现。2009年周庆村一群众抢水被四知村群众打伤,用去医药费0.8万元。2010年我镇大湖村与筻口村刘桂村又因放水发生争斗,造成刘桂村高荣春被打伤,事件至今尚未完全平息。每年干旱期间田间用水受阻时,不仅有的村与村、组与组、农户与农户,为争水反目为仇大动干戈,而且对乡镇干部也怨声载道,造成乡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下降。

三、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创新机制,加强管理一是要进一步理顺乡镇水管站的管理体制,明确其职责、权利和义务,该县管的要管好,该乡镇管的要管到位。同时要切实关心水利部门工作人员的生活困难,工资要有着落,最基本的工作条件要有保障。二是农田灌溉渠道管理移位失控的问题要根治。重点解决水库管理所人员包袱和水资源管理的“两难纠结”。乡镇要承担水费收取的任务并保证足额交纳。人员应由水利主管部门在人事改革中创新机制逐步分流。三是对不同水利设施实行分类管理,推广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对山塘堰坝的管理采用“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对中型水库支渠和小型水库灌区的管理,按照“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管理模式,实行一把锄头管水,即由协会代表负责该灌区水利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统一负责水利工程的调水、配水、用水、节水和收费管理,这种“灌区+协会+农户”的用水管理模式,可以保证农田的正常用水,有利于水利设施的保养和维护

4、加强教育,严厉打击。一方面要大力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建议市普法办和乡镇党委在今明两年内组织科局级干部和农户认真学习《水法》和《湖南省水法实施细则》、《湖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管理办法》、以树立广大干部和群众治水、管水、用水的法律意识,增强维护水利设施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加大打击盗窃破坏水利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对于惯偷惯盗屡教不改,造成较大损失和重大事故的,司法部门要坚决予以严惩,决不估息迁就。

农业生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根本命脉,有收无收在于水。只有我们进一步加强领导重视,加大项目投入,加强经营管理,加强教育宣传,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够得到实现。唐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