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村干部素质的思考

阿勒泰市“四强”工程推动新一届村干部能力素质跃升

自村“两委”圆满完成换届工作以来,为进一步提升新一届村干部能力素质上下功夫,阿勒泰市实施了“四强”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懂经营、会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干部队伍。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强技”工程,增强村干部致富带富本领。针对基层党员干部接受的培训少,思路不宽、办法不多、致富无方、发展不力的实际情况,市委把提高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作为着力点,结合万名农牧民能力建设工程和科技培训,依托科技示范园、花芸豆种植、哈密瓜特色、奶牛养殖、小康示范村、专业协会、种养殖大户等培训基地的教育示范功能,对村干部开展多层面、实战性培训,从而带动全市1.1万名党员干部群众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实现脱贫致富。依托远程教育便捷灵活、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生动直观的优势,以及免费点播的“金山党建”频道开展了村干部实用技能培训。

三、“强力”工程,提高村干部教育培训学历。针对以往村干部存在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对政策钻研的不透,领会得不够彻底,执行中随意性较大的情况,市委将村干部的学历教育纳入了市农广校和市党校的学习教育规划,将全市210名文化水平较低的村干部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并按照村干部“所需”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为增强教学效果,教师把讲解、现代远程教育、实践观摩、创业指导和现身说法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菜单式”、“现场观摩式”、“田间地头式”教学,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培训和创业,形成了“进门时课堂,出门是现场”的教育培训格局。为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学习的学历层次,市委组织部跟地区电大对接,计划由各乡镇推荐11名优秀村干部去继续学习。

四、“强梯”工程,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锻炼。村级后备干部作为新生力量,在加大对新任村干部培训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锻炼,形成梯次培养格局。采取聘任村级后备干部为村群团组织负责人等办法,因人设岗定责。同时,通过师徒结对帮带的方式,指定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乡镇、村干部与后备干部进行“一对一”帮带,定期走访了解其思想动态,组织后备干部到先进村、富裕村外出观摩等,不断开阔视野。同时,还采取给任务、压担子的办法,主动让他们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在在实践中提高他们处理村级事务的能力,进一步磨砺他们的品质。目前,共结成帮扶对子17对,在抗雪救灾中21名村级后备因表现优秀乡镇党委政府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