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一、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
贫困地区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人口集中成片分布的地区。贫困地区大多地处边陲、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老革命根据地,通常也称为“老、少、边、穷”地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贫困地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灾害频繁,生态脆弱。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气候多变,多灾、缺水、缺热、缺氧、少光等,并直接导致了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2.农用耕地少,生产条件差。贫困地区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山地面积大,宜农耕地比例小,而且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而不稳。贫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人才缺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矿产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3、人口增长过快,素质偏低。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凡是贫困地区都是人口增长过快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比较普遍。贫困地区由于文化科学技术落后,医疗设备简陋,地方病流行,致使人口素质偏低;而早婚、近亲结婚和换婚现象,使得弱智痴呆病患严重。
4、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和边远地区,公路密度低,质量差,很多时候晴通雨阻。由于交通不便,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更难,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
5、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困难。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多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市场规模狭小,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粮食自给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粗糙,掠夺性经营,致使农村耕地“浅”“瘦”“劣”问题突出。“浅”指耕作层浅薄,水、肥、气、热状况不良,蓄水保肥能力差;“瘦”指土壤养分含量低;“劣”指农民不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搭配,使土壤养分下降,板结严重,孔隙失调,土地质量变劣。土壤地力衰退已成为贫困地区土地生产率提高的一大障碍。
由于交通闭塞,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地区农民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十分淡薄,大多处于自给但不能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几亩薄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对这种自然经济生活方式的形象描绘。贫困地区普遍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大多靠国家的补贴过日子,中央财政补贴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二、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和边境地带,扶贫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而贫困的长期困扰,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不断拉大,有可能转化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安定团结局面产生消极的影响。
贫困地区大部分是老革命根据地,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今天我们能成为一个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老革命根据地人民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因此,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不仅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求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之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建设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之举,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1.优化地区政府行为。首先是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对贫困地区各级干部的培训。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到与生产要素的组合,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造就一批人才,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立一个好支部”反映了村民的愿望。其次是优化贫困地区发展的经济环境。鉴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的扶植,国家宜在财政,金融信贷、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最后是促进政府经济行为向理性化转变。贫困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政府要担负起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促进农村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2、实事求是制定规划。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
一、自然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探寻不同的、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在不同地区制定发展规划时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是资源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电资源、森林资源、农作物资源,这是发展农业的基础。其次是市场环境,包括地区区位,交通状况,产品集散地与产地距离,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以及市场需求量等等。再次是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能超过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而盲目发展。最后是考虑农民的综合素质,规划一些简单易行,投资适度,经营管理要求不高的项目。
3、组织农民建设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农民得到实惠,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农村有大批曾在外打过工、当过兵的能人,他们有知识、有胆略、有远见、有市场经济意识、有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鼓励和支持他们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聪明才智,寻找适宜本乡本土发展经济的各种路向,树立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的先进模范。通过这些典型实例,激发广大农户积极投身生产建设,走上生活宽裕的幸福之路。
4、调整结构,改善生态。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失衡。根据生态农业发展需求,在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中,逐步退耕还林、还牧、还园,确保生态平衡。同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量的同时,严格监管耕地任意转化为园、林、牧地;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将大片水地、平地、好地改为其它用地。
5、合理开发,平衡耕地供求。平衡耕地供求,首要的是合理开发复垦。根据每一个山
乡的具体条件,对耕地后备资源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开发。(1)实行耕地“占补挂钩”政策,即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发出不少于所占面积且符合质量标准的耕地;(2)坚持“谁开发、谁使用、谁受益”政策,三年内免征有关税费,50年使用权不变。(3)招商引资、群众自筹、集体补贴、政府资助等多种筹资渠道并存,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开发造地的积极性。
(4)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的,或废弃地、塌陷地、空闲地复垦为耕地的,政府要组织土地、农业、水利、财政等职能部门验收,验收合格要及时发放集体土地或国有土地使用证,为开发者排除后顾之忧。其次是改造中低产田。按照耕地立地条件与坡度状况,实行人工水平梯田、机修梯田等工程与山地林网、生物经济埂等农田生物防护工程相配套,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中低产田开发治理的经济、生态、社会最佳效益。
6、推动特色产业发展。(1)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抓好良种及特色农业的培育;运用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工程措施搞好特色农产品栽培;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检疫工作,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名牌战略。(2)对龙头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有代表性的支柱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应给予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优惠政策。特别应在特产税征收方面给予龙头企业必要的优惠,以使其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特色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发展农民经纪人销售队伍。
7、积极改善投资环境。贫困地区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差,人才智力条件弱,政策环境不够灵活宽松。因此,应加快交通、通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教育科技作为战略重点,办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培养各类人才,以适应当前经济启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应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如根据不同产业制定相应的减免税政策,尤其是对一些依靠资源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更应予以优惠。
8、加强区域合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大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做强做大贫困地区的各种产业,争取获得全方位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第二篇: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裴国智
贫困地区在实现生产发展上,伴随各地基层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民增收普遍缺乏强有力产业支撑的矛盾日益显现,从而使该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更为艰巨,道路更加漫长。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和矛盾,对于贫困地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贫困地区实现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一家一户的传统土地承包经营方式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贫困地区为解决温饱,强调“人人都得有地种”的目标导向,让一部分本已离开农业从事非农产业的进城农民和人少地多农户将维持性的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造成农村土地流转一再受阻,从而形成“户户都种粮”的既定事实,在当前农村土地30年不变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政策条件下,不仅让基层政府在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场看似一切有利于农民的博弈中,陷入了“自己的手掌拍自己嘴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也使得贫困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因“无地可调”而难以摆脱传统粮食种植的怪圈。
第二,城市化进程当中,贫困地区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匮乏与现代农业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实质上是农村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这样在工业和城镇化大量扩张发展的同时,抽取广大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被贫困地区称为“铁杆庄稼”的劳务输出,因其显著的增收贡献能力,事实上已变成农村大多数较高素质劳动力重要的谋生途径,而且随着城市工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局势还将进一步加剧,使得目前原本劳动力素质不高,建设现代农业急需高素质新型农民的贫困山区发展特色
产业因“无人可行”而跨不出规模约束的怪圈。
第三,在实现生产发展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贫困地区农村部分基层干部受“重政绩,轻实绩;重村庄治理,轻生产建设;重行政命令,轻示范诱导;重富裕村组,轻贫穷村组”的传统思维影响,对制定生产发展规划认识不充分,要么缺乏科学长远的生产发展规划,要么制定的规划因缺乏科学性或其他原因而被随意更改。今天搞养殖业,明天又提倡种植业的普遍现状,既不能促进农民增收,更难以真正调动起农民个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第四,贫困地区随着国家一系列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和建设,在不断提高本地区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助长了一部分农民群众过多的依赖和过高的期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短时期内难以发挥建设新农村的主导作用。
第五,目前农村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一般都注重于产后销售环节,而在引导土地规模经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与优化配置等方面还基本处于盲区,不能完全适应建设新农村的客观需要。
三、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对贫困地区来讲,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引导农民彻底改变老传统老经验老办法种地的农业生产方式,更要以发展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和目标,建立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一)进行思想宣传和发动必须讲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认识也是生产力。对贫困地区来讲,受长期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和民主意识以及自卑自贱的低层次文化心理的影响,特别是长期国家扶贫投资的负面效应,面对农村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迁和市场需求、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已由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以前,单一的没饭吃、没屋住、没衣穿扩大到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等各个领域,体现在思想认识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谁
建设、建设什么、怎样建设”等系统问题,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解,有的甚至片面地将建设新农村理解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特殊扶贫项目,而抱有等待观望、靠政府、靠投资的“一等二靠”思想。宣传讲实质,就是针对上述倾向,做好群众的思想发动,让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对上述问题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既明白时代赋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广泛的内容和任务,又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从而唤醒他们心灵深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空前高涨的积极性,调到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源动力,最终树立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二)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必须讲实情。当前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条件和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资源和经济条件,而是更多受制于外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市场需求及其发展变化。生产发展规划位居新农村规划之首,为顺应当前贫困地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加快发展的需要,既要面对自身资源,因地制宜,强调遵从地方的内部实情;又要面对市场,突出特色,强调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实情。因此,制定的生产发展规划既要有各种生产要素为支撑,保障能实现;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力争有实效,才能有效维护规划的严肃性,避免生产发展过程中,盲目随从和人为变更的随意性,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
(三)发展措施和实施必须讲实惠。发展生产是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一家一户经营条件下,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建设进程,让广大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一是以推进进城农民的土地流转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办法。针对目前农村土地的利用现状,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准物权性质的流转市场建设的同时,通过给予哪些将自己所承包的土地让给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相对丰富的农业经营大户的进城农民一定的现金直补,提高国家直补资金使用的公平
性和实效性,开创促进土地流转和保障进城农民利益的双赢之路。二是以当前农业经营大户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对农民的直补政策。根据不同农户经营状况,变以往的“均等型直补”为“条件型直补”,通过制定较为详细的分类补助标准,提高直补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各类经营大户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有钱可赚,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排头兵和生力军,真正发挥示范推广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其他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三是以提高基层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服务水平为突破口,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决杜绝“大喊口号、空讲大话、乱树典型”的形式主义。要结合整村推进,积极实施产业扶贫,通过“帮扶一批资金、扶持一批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带强一个班子、搞活一方产业”的硬措施,切实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保障他们得到生产发展的更多实惠。
(四)评价发展结果必须讲实绩。发展现代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农村生产力的过程,有发展必然有成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绩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前提的“民心工程”,而不是为某些领导个人升迁服务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对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来说,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公正的评价方法,是正确展示他们的工作实绩,引导和培养他们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因此,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政绩”考核体系,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的问题”,对于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宁夏隆德县委政策研究室裴国智
第三篇:贫困山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贫困山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贫困山区县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和村级“八个一”和农民“五个有”目标,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要树立“新三农”理念,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产业建设为支撑,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载体,以扩大基层民主为保障,逐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稳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着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一、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得到加强,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农村经济社会正在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是,贫困山区县的农村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订单少,履约率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没有正常发挥。
二是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基层政府财力非常薄弱,上级政府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仅能维持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机构正常运转,无力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改善投入扶持资金,一些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治理、公路项目建设等只能靠上级专项扶持资金推动实施,自身根本无力开展,农业抗风险能力很弱。
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大多数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会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挣血汗钱,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发展水平不高。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导致返贫。科技文化投入不足,科技普及率低,村级基本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五是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村“两委”班子成员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领导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不宽,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同时,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法律意识不强,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
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对贫困山区县建设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中央的“20字”总体要求,围绕村级“八个一”和农户“五个有”,抓住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着力搞好扶贫重点村建设,努力实施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庭园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新突破,稳步推进村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基层组织建设,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努力形成特色产业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农民增收有门、生态环境优美、家庭生活殷实的生态文明村。
(一)抓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村级“八个一”和农户“五个有”的要求,以建设文明生态新村为目标,结合村级实际,适度超前,一次规划到位,逐步实施。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色新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规划。主导产业发展要围绕绿色种养、农家旅游、加工商贸等,规划“一村一两品”的产业格局。特色新村建设要按照集镇社区型、生态庄园型、分散院落型等不同类型,突出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五改三建”、庭园绿化等进行规划。社会事业发展突出搞好“两校三室”(即村级小学和农民素质培训学校,村“两委”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建设规划。基层民主管理要按照“五个好”标准建好村班子,完善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通过规划充分体现“山青、水秀、村美、民富、和谐”的特点。
(二)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重点在发展农业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鼓起农民“钱袋子”等方面,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好机制,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对于镇坪来说,主导产业建设要以药畜产业为重点。药材产业发展重点是抓好药源基地建设,通过市场引导和gap基地带动,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地道中药材,扩大生产规模,使人均药材种植面积达3亩以上,药材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0%以上。畜牧产业发展按照“品种优质化、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加快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实行科学饲养,提高商品率和出栏率,人均出栏商品猪2.5头以上,使畜产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通过选择优势项目,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药畜产业的经济效益,带动产业发展。同时,要组建药材产业协会和生猪产业协会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注重量力而行,不急于求成。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尽自己最大努力,又量力而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总体上坚持以人为本,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关心的增产增收、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实际问题。
2006年9月6日撰稿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作者系湖南省花垣县人民政府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