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课余文化活动思考
中学生活最具有浪漫色彩,富有幻想,富有朝气,最欣欣向荣,是人生的春天。那么,如何让这些身在中学校园的中学生,懂得如何珍惜和渡过美好的中学时代,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怎样开展中学生课余文化娱乐活动。这些年,介绍如何学习的文章很多,而介绍如何活动的却凤毛麟角。笔者学生时代长期担任班委、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参加工作后有长达五年的共青团工作经历,深知:中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娱乐活动,是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志趣、创造成才不可缺少的方面。
在学校,尤其是农村半寄宿初中,学生每天除去上课、就餐、睡觉的时间以外,其余时间主要由自己来安排。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已经开始接触社会生活,受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与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往往有一定的差异。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世界观尚未成熟,对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尚不能很好地把握。倘若学校对学生的课余生活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课余文化活动方式,使他们以学习为主,进行积极的、健康的人际交往,在文体娱乐活动中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克服各种不良倾向,则对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难以产生积极作用的。
那么,如何搞好学生课余文化娱乐活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首先,搞好文体活动。健康的校园文化,需要有活泼的文体活动作为丰满的血肉。鉴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搞好教学,课余文体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坚持校内为主、生动活泼、持之以恒的原则。
文艺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在重大的节庆日,由学校党团组织、学生会、工会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各种文艺演出,如:“五四”、“五一”、“六一”、“七一”、“十一”、“元旦”等节庆日的文艺晚会或“合唱比赛”、“演讲(朗诵)比赛”,都是许多学校学生活动所引用的主要活动方式。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个仅有三十余年建校历史、在校学生一千二百余名的农村初级中学,团委就根据自己学校的文化氛围,因地制宜组成合唱队、舞蹈队、业余器乐演奏等,参加镇上的文艺演出,取得良好效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另外,一个发生在宿舍的普遍现象:每晚熄灯以后,各间宿舍的“卧谈会”就开始了,大家最基本的话题莫过于某某早恋啦以及一些小道消息、各类传闻,某老师讲课有没有风度等等,对时事、社会品头论足,任意指点,有的来自道听途说,有的仅仅是捕风捉影。在学生宿舍里经常看到这样一种废寝忘食的现象:两个人下棋,宿舍其他人分成两个参谋集团,给双方支招,输的不服,赢的不让,你来我往,不免日到中天。此外,乱接电源、打架斗殴、吸烟酗酒、赌博、偷盗等违纪违法事件也都有不少发生在宿舍里,所有这些都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有的同学被称为“赌圣”、“相棋博士”,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还有的学生,为了考试及格,只好找“捷径”,结果,因考试作弊而受到纪律处分。因此,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抓住宿舍文化的影响力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已成趋势。
第三,搞好双休日活动。双休日制度实行以后,学生自由安排的时间大量增加。但是,目前一些学校对这部分时间,或采取放任态度,或组织的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造成很多学生双休日没有规划,往往是周五晚上想一想,周六又是一觉睡到中午,长此以往,不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极为不利,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在双休日搞一些文体活动。如:卡拉ok比赛、球类比赛,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特长得以发挥,身心得到放松,还可有组织地开展旅游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在组织双休日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一是重在引导,二是休闲为主。毕竟,双休日是学生的自由时间,组织者应站在服务学生的角度为他们提供发展自己的条件,在宽松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风吹柳花满园香”。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潜移默化作用,在观念上、制度上,硬件、软件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