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要警惕现象思考

最近,笔者在农村调研时发现,在建设新农村中一些地方出现的片面性、盲目性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是认识上的“片面性”。目前,在一些农村还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和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认为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才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标志”,这既便于广泛动员发动群众,又可以轰轰烈烈搞上一番,刷墙壁、大扫除、写标语、办橱窗、整街道、栽花草,好不热闹。对这种做法我们并非不支持或一概否定,但这只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方面,切不能把改善“村容村貌”视为“首要任务”,把主要力量下在“旧貌换新颜”上。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是建设中的“盲目性”。有的对新农村建设存有“急于求成、短期见效”的“跨越思维”,恨不得一朝一夕就建起个“新农村”。有的无视财力物力,一味追求“大干快上”;也有的随意给农民增加“新负担”,到处筹款集资甚至举债也要“上马”。个别村干部还美其名曰:

为官一任拼一拼,跑步建设新农村。更有甚者,有的换届新上任的村干部,挖空心思想“出名”,一心一意想“露脸”,只求领导说个“好”,不怕群众评价“糟”。这种“表率作用”很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健康扎实地稳步发展。

四是无作为的“消极性”。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的村子比较突出。在调查座谈中,有些村干部悲观地说:我们这里历史条件就很差,想建新农村那是说大话,能维持现状就不错啦。好多村民也失望地说:一无钱、二无物、穷村子、散支部,建设新农村根本没出路。有的村民毫不掩饰地说:“村干部腐败是建设新农村的障碍,只有下决心治腐败,建设新农村的局面才能打开。”还有少数村子处于“无动于衷”和“等待观望”的状态,坚持过去咋干还咋干,拉着架子等支援。上述几种现象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