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山水库水质现状分析与保护措施88

摘要

本文通过对松木山水库的水质进行采样监测,(运用什么方法——单因子、平均污染指数、水体富营养程度)对水库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基于评价分析结果)提出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措施,为库区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松木山水库;水质监测;保护措施

1概况

松木山水库位于东莞市大朗镇大陂海上游,也即东莞市新成立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属于中型水库。松木山水库总库容为6025万立方米,水库集雨面积54.2平方公里,年供水量达4000万立方米。目前,水库主要功能是防洪和生活供水,同时也是景区保护和野生生物资源的栖息地。

松木山水库是当地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及生物资源栖息地,但随着东莞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库水质不断恶化,对于水质型缺水严重的东莞,很有必要对水库水质现状进行分析,以利于松木山水库水质管理和水源地保护。2水质监测方法2.1监测及分析方法

按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1u/t91-2002)[1]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相关要求进行采样。

项目分析按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3]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的有关方法进行。具体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平均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评价法三种方法。

2.2水质监测参数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选择了水质评价参数包括水质监测必测项目(共十项):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nh3-n)、总磷(以p计)、氟化物(以f-计)、挥发酚、石油类、粪大肠菌群。

选测项目。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铜、锌、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硫酸盐(以so42-计)、氯化物(以cl-计)、硝酸盐(以n计)、铁、锰。为评价水体营养化,增测透明度、叶绿素-a2项。3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3.1监测结果

2011年4月通过对松木山水库的水源进行采样及水质监测,得出以下水质监测数据(见表1)。

表1松木山水库水质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水温(℃)

phdo(mg/l)透明度(cm)高锰酸盐指标(mg/l)cod(mg/l)氨氮(mg/l)tp(mg/l)tn(mg/l)硝酸盐(mg/l)叶绿素a(mg/l)测定值23.57.826.150.54.316.0570.24610.12731.47452.590533.6

监测指标粪大肠杆菌(个/升)氟化物(mg/l)硒(mg/l)砷(mg/l)硫酸盐(mg/l)氯化物(mg/l)bod(mg/l)铁(mg/l)锰(mg/l)六价铬(mg/l)氰化物(mg/l)

测定值<20000.05680.0010.002912.923195.8540.32290.06790.05320

监测指标挥发酚(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硫化物(mg/l)铜(mg/l)锌(mg/l)镉(mg/l)铅(mg/l)汞(mg/l)石油类(mg/l)

测定值0.00130.0500.05460.23670.00010.00220.000120.1

3.2单因子评价法评价

根据表1的水质监测结果,对水源地的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铜、锌、硒、砷、汞、镉、铬、铅、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共28个项目的监测数据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见表2。

表2单因子评价结果(表的格式要一致,参照下面的表,字体

大小,边框等等注意事项)

监测项目phdo(mg/l)高锰酸盐cod氨氮tptn

评价等级ⅠⅡⅢⅢⅡⅤⅣ

监测项目bod铁锰六价铬氰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

评价等级Ⅲ劣ⅤⅠⅤⅠⅠⅠ硝酸盐粪大肠杆菌(个/升)氟化物硒砷硫酸盐氯化物评价结果

ⅠⅡⅠⅠⅠⅠⅠ

剂硫化物铜锌镉铅汞石油类劣Ⅴ

ⅠⅡⅡⅠⅠⅣⅣ

从表2的单因子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松木山水库的评价结果为劣Ⅴ类。表中的28个监测结果中,Ⅰ类的有14个,占50.0%;Ⅱ类的有5个,占17.9%;Ⅲ类的有3个,占10.7%;Ⅳ类的有3个,占10.7%;Ⅴ类的有2个,占7.1%;劣Ⅴ类的有1个,占3.6%。见图1。

图1单项指标评价分布图(图1的这个图太不规范了,要对照参考文献里面的格式,不可能有黑边的,也不应该占这么大的篇幅,重新做)

3.3平均污染指数法评价

根据表1的监测结果,根据各水源地水质目标对28个项目进行平均污染指数评价,评价结果见表3。

表3平均污染指数法评价

监测项目phdo(mg/l)高锰酸盐指标

cod氨氮

污染指数0.410.961.0751.070.492

监测项目bod铁锰六价铬氰化物

污染指数1.3331.0760.6791.0630tptn硝酸盐粪大肠杆菌(个/l)氟化物硒砷硫酸盐氯化物平均污染指数污染分类级别

5.0922.9490.25910.0570.0980.0590.0520.383

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硫化物铜锌镉铅汞石油类0.854中度污染

0.6250.2500.0550.2370.020.222.42

3.4水体富营养程度评价

从表5中的tn、tp、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及叶绿素等监测数据,根据下表4对松木山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5。

表4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添文献)

营养状态分级

贫营养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

评分值tli(∑)0<tli≤3030<tli≤5050<tli≤6060<tli≤7070<tli≤100

定性评价

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表5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监测项目测定值评分值营养程度叶绿素a总磷总氮透明度

(mg/m3)(mg/l)(mg/l)(cm)33.6

0.1273

50.51.4745

41.95中营养

高锰酸盐指数(mg/l)

4.3

4综合水质状况评价与分析

由单因子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为劣Ⅴ类。由单项指标评价分布图可知:有32.1%指标数超标,部分水质指标超标严重。由平均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水源地的水质级别为Ⅳ类,污染类别为中度污染,水源地水质受污染较严重。从各种评价结果表明,松木山水库的水受到了污染,水质较差。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松木山水库地处松山湖工业区,近年来工厂不断增加,工业污水和人类的活动的频繁,加之保护水资源的力度不够,造成水库水质受污染。若不加强治理和管理,做为水源地的,对当地饮用水源收到严重威胁,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危害。

水库的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定性评价良好。由水质监测结果知:松木山水库的总磷为Ⅴ类,总氮为Ⅳ类。松木山水库水质的营养程度虽为中营养,但总磷和总氮均偏高,很有可能产生富营养化危害。

5保护措施

(1)在松木山水库附近区域,应关闭和严禁建设高耗能、重污染的工业;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综合利用,不能在沿河两岸堆存、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工业污水源进行严格的制度限制。同时对目前的水质进行治理,建议合理的水生生态循环。

(2)利用水生态修复方法,降低水库富营养化风险。可以通过种植一些可吸附水中氮、磷的水生植物,定期进行清除。同时减少水体中的鱼类,减少对氮、磷有机物的排泄,有利于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对藻类的捕食,从而净化水体。

(3)加强管理与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及游客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改变当地居民和游客乱扔、乱倒垃圾和随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习惯。

(4)保护饮用水源,防治水质恶化,要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监督管理,增加水体环境监测频次,对于松木山水库,建议上级部门加大监测投入,加强水库的常规水质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严格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来修改)[1]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2]粱鹏,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009年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3]魏复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gb3838—2002)。

[5]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第二篇:听湖水库水质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概要(模版)收稿日期:2014-01-08听湖水库水质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赵俊松

(砚山县环境监测站,云南砚山663100摘要。介绍了砚山县城及听湖水库概况,分析和评价了听湖水库近年来的水质监测数据,通过实地调查,认为听湖水库污染源包括县城污水、径流区村寨污染、小海湾坝污染、水库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污染、库区养鱼污染、工业污染和内源污染,对水库的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库现状调查;水环境保护;污染源调查;水库保护对策;听湖水库;砚山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655(201504-0013-051砚山县城及听湖水库概况

砚山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低纬高原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mm。境内河流短,水量少,水资源十分匮乏。听湖水库位于砚山县城东北面,原距县城8km(现几乎与县城相接,为县城最低点,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丘河上一座以防洪及灌溉为一体的重要中型水库。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1780万m3,总库容2320万m3,兴利库容1218万m3,水域面积3.76km2,年供水量1443万m3,灌溉面积0.174万hm2

(2.61万亩。20世纪90年代,听湖水质较好,曾作为周边村寨的饮用水源及县城的备用水源。90年代末县城开始向位于县城东郊的听湖水库方向扩展,水库径流区内原有的农田、林地等被城市取代,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库周边湿地消失殆尽。随着县城人口不断增加,入湖污染负荷不断增大,水库水质逐年下降,现已下降为劣v类水质,远远达不到饮用的要求。对于水资源本已十分匮乏的砚山县城来说,保护好听湖水库对砚山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听湖水库历年水质调查监测结果2.1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2.1.1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和表2的所有指标及叶绿素a、透明

度、电导率,共计32项。根据环保部环办[2011]22号文件规定,其中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不用于评价水质类别,故表2的水质综合评分没有针对总氮。结合砚山县气象、

水文等条件,将

5、11月定为平水期,12月—次年4月定为枯水期,6—10月定为丰水期

2.1.2评价方法

(1主要污染指标确定方法。断面水质超过Ⅲ类标准时,先按照不同指标对应水质类别的优劣,选择水质类别最差的前三项指标作为主要污染指标。当不同指标对应的水质类别相同时计算超标倍数,将超标指标按其超标倍数大小排列,取超标倍数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

(2水质综合评分值:用内插方法计算得出断面(或测点每个参加水质评价项目的评分值,根据各个单项组分的水质评分值,取其最高评分值即为该断面(或测点的水质综合评分值。计算公式为:wgi=max(wgi(i(3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根据计算指数,按照“贫

”、“中”、“富”方式对水库富营养状态进行分级。计算如下式:tli(Σ=Σmj=1wj·tli(j(4以上具体计算方法采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全国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培训讲义》所采用的水质评估体系,此处不再赘述。

2.2监测结果

2005—2014年砚山县环境监测站共对砚山县听湖水库监测16次,监测因子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和表2的所有指标及叶绿素a、透明度、电导率,共计32项,表

1、表2为听湖水库2006—2014年水质监测结果。表中,叶绿素a单位为mg/m3,透明度单位为m,ph、营养指数和水质综合评分值为无量纲,其余单位为mg/l。此处仅列出超标指标,其余未列出指标均

31—环境科学导刊http://hjkxdk.yies.org.cn2015,34(4cn53-1205/xissn1673-9655doi:

10.13623/j.cnki.hkdk.2015.04.003

达到国家iii类标准,不再赘述。表1听湖水库历年水质监测结果a监测年月codcrcodmnbod5tnnh3-ntpph20068月328未检出2.400.330.209.06评价v类iv类i类劣v类ii类v类超标

20073月24732.071.160.098.98评价iv类iv类i类劣v类iv类iv类达标7月367未检出1.210.470.048.37评价v类iv类i类iv类ii类iii类达标

20087月22611.381.200.088.96评价iv类iii类i类iv类iv类iv类达标20097月12622.391.340.058.12评价i类iii类i类劣v类iv类iii类达标11月18633.002.410.068.30评价iii类iii类i类劣v类劣v类iv类达标

20106月228164.001.970.668.12评价iv类iv类劣v类劣v类v类劣v类达标

20127月15871.530.480.759.38评价i类iv类v类v类ii类劣v类超标12月24643.360.290.438.78评价iv类iii类iii类劣v类ii类劣v类达标

20133月24762.220.420.428.47评价iv类iv类iv类劣v类ii类劣v类达标7月288112.060.330.279.13评价iv类iv类劣v类劣v类ii类劣v类超标10月23470.900.480.718.96评价iv类ii类v类iii类ii类劣v类达标

20148月12351.360.530.219.11评价i类ii类iv类iv类iii类劣v类超标10月19262.110.460.168.15评价iii类i类iv类劣v类ii类v类达标11月15351.230.580.238.41评价i类ii类iv类iv类iii类劣v类达标

2.3超标项目分析

按《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听湖水库划定为饮用二级,即其水质应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类标准。从表1可以看出听湖水库水质从2006年起就已经到了v类标准,远不能满足要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codcr、codmn、bod5:

为反映水体有机

污染物等耗氧物质的水质指标。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近年来加强保护,codcr、codmn在2014年已经稳定达标,bod5逐步成为主要污染指标。主要是由于听湖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程度逐步升高,富营养化现象时有发生,富营养化发生后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形成了大量能被微生物降解的耗氧物

质,导致了bod5的升高。

(2总氮、氨氮、总磷: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氨氮,随着生活污水排入水库的现象得到控制,氨氮逐年下降,水体中的自净作用得到加强,氨态氮逐渐向硝态氮

形式转变,水体中的氨氮在2012年后已能稳定达标。但是由于水体受到长期污染,形成了较强的内源污染,在厌氧条件下,底部沉积物中n、p等污染物能重新释放,导致水体中氮、磷的总量很难下降。

(3ph。水库水体的ph值长期为偏碱性,其中有4次超过国家标准。砚山县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听湖水库主要靠岩溶地下水和地表径流补给。而周边地下水层岩石多为石灰岩,易生成水解后显碱性的强碱弱酸盐,所以导致水库水质呈碱性。

2.4水质变化分析

2012年砚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启动了针对听湖—41—

环境科学导刊http://hjkxdk.yies.org.cn第34卷第4期2015年8月

水库的“母亲湖保护行动”,水库水质恶化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水质逐年好转。图

1、图2为根据听湖水库历年来丰水期的监测结果制作的折线图,从中可以看出经过3年的整治水库水质已基本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

表2听湖水库历年水质监测结果b监测年月叶绿素a透明度营养指数营养状态分级水质综合评分值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20068月81.2057轻度富营养100v类codcr、tn、tp20073月21.4049中营养76iv类codcr、tn、tp7月11.0044中营养92v类codcr、tn、codmn20087月21.0048中营养72iv类nh3-n、tn、tp

20097月30.8050中营养74iv类nh3-n、tn、codmn11月360.5060轻度富营养108劣v类nh3-n、tn、tp20106月110.5066中度富营养192劣v类bod

5、tn、tp20127月800.5069中度富营养210劣v类bod

5、tn、tp12月310.5066中度富营养146劣v类codcr、tn、tp20133月190.5064中度富营养144劣v类bod

5、tn、tp7月230.5064中度富营养114劣v类bod

5、tn、tp10月210.5060轻度富营养202劣v类codcr、bod

5、tp20148月260.4557轻度富营养102劣v类bod

5、tn、tp10月230.5555轻度富营养92v类bod

5、tn、tp11月240.6056轻度富营养106劣v类bod

5、tn、

tp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黄铁青,庄绪亮,牛栋等.中国科学院环境科技发展回顾(i).环境科学学报,2006,26(4):529-543.

4.殷福才,张之源.巢湖富营养化研究进展,湖泊科学,2003,15(4):377-384.

5.水科学研究中的若干基础前沿问题.香山科学会议第334次学术讨论会,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