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这是一场改革复兴的光荣之战,睿智开拓,扬帆奋进,谱写最为激昂的壮丽诗篇;这是一次鼓舞人心的喜悦耕耘,花开溢香,硕果流金,绘制最为多彩的盛景画卷。

天空蔚蓝,山川独秀,在团结奋进的伟大征程中,勤劳质朴的**儿女携手同心,筑梦幸福。

一、水清:潺潺清流绕山坳

青山绿水环绕,满含田园风情的**县冶力关镇庙沟村,在绿叶繁花中掩映着,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整洁清爽,两侧的花草随风摇曳,淳朴的生活气息在流动蔓延,一幅古朴自然、美好幸福的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冶力关镇结合**“一十百千万”工程以及冶力关大景区建设工作,投资****多万元,以“冶木河畔的地标建筑、惊艳绽放的人文奇葩、古韵悠然的民俗翘楚、蓄势崛起的康养圣地”为设计理念,实施了庙沟文化旅游标杆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年,启动了改厕改水工作,全村建设完成了涵盖污水管道、化粪池以及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粪水通过污水管道,流至三格化粪池沉降处理,再经过人工湿地处理,达到二级b的分化标准后排放。

厕所“变脸”,家园变美,“小厕所”连着“大民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州委、州政府坚持把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硬仗,持续深化“环境革命”,全力推进“三大革命”“六大行动”,努力营造农牧村生态宜居美好环境。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和谐稳定、管理民主”为总要求,以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为核心,通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路网改造、安全饮水、人居环境改造、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提升和土地整治、灌溉水渠等高效农业设施项目,有效改善农牧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提升农牧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牧村综合发展。

二、景美:怡人田园美如画

穿行在**,但见一步一景,一村一韵,这些美丽乡村各显特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绮丽的**,是集森林石林、民俗村寨、田园风光、古冰川遗址等旅游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自古以来就享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美名和赞誉,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的青睐和关注。

走进代巴村,一幅美丽乡村图景铺展眼前,这里诱人的绿,原始的纯朴,美妙的风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驻足,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惊艳绝美的视觉冲击呈现给八方游客,聚焦了市场、聚合了业态、聚集了人气,**真正成为了最佳旅游目的地、放飞心灵栖息地,民俗文化体验区、生态康养居住区。

**立足广大农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州情实际,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载体,创新“三农”工作新模式,以自然村为单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实施了“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坚持以“七改六化三治两分离”为目标,整合各类资源资金,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项目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发生了根本改变,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脱贫效益和稳定效益,带动脱贫*.**万户、*.**万人。

全州上下深入贯彻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与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创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乡村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和脱贫攻坚等紧密结合,统筹谋划、整体部署,紧盯目标、压茬推进,“三大革命”成效显著,“六大行动”稳步推进,拉开了打造“五无**”品牌的序幕,全面打赢了**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如今,一大批环境友好型、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党建示范型的生态文明小康村相继建成,涌现出了**等一大批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粗放发展”向“靠山护山、靠水护水、集约利用”转变,景区景点布局由镶嵌式“珍珠玛瑙”向全域式“满天群星”转变。

在脱贫攻坚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聚焦贫困难题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围绕民生民计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唱响了决战深度贫困的时代赞歌,打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样板”,也收获了重要而深刻的经验启示。

人居环境美起来,口袋鼓起来。小康路上,美丽乡村建设让农牧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好的生活,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呈现出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