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客运车辆油耗成本心得体会
客运车辆营运成本分析
高速客运车辆动辄每辆上百万元,机务运行成本(燃油、轮胎、材料、工时费用)甚至高于车辆购置费用。机务成本是汽车运用中的主要成本,同时也属变动成本,存在着选择的余地。本文主要是研究机务成本变动范围,选取最佳值降低汽车运营成本,提高高速客运经济效益。
欲正确判断高速客运车辆的运营成本,必须确定其营运寿命期。高速客运车辆营运寿命期的时间跨度指从新车购入上线营运至下线转售或报废。左右高速客运车辆营运寿命期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
政策因素。⑴线路使用权到期。高速客运班线线路经营权普遍实行招(投)标制,经营年限满后重新招(投)产生新的经营业户,招标时要求投标单位使用全新客车,原有客车一般都下线处理。⑵车辆类型等级下降。高速客运车辆类型等级要求为不低于中级客车,营运客车每年要按jt/t325《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进行类型等级评定,如低于中级客车标准则收缴线路牌。⑶在用车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而报废。
市场因素。⑴车型落后。大交通中其他客运方式的改进或公路新型高速客车的推出,在用车型难以满足乘客需求,导致在大交通格局中或公路客运其他班线的竞争力降低,实载率下降,营收减少,不得不更新车辆。⑵对开方更新车辆。目前高速客运采取对开制,对开双方力求车型统一,如一方因种种原因提前更新了车辆或车型,乘客宁愿等待也选择乘坐该方客车,另一方为保持竞争地位往往也提前更新车辆。
技术因素。客车技术性能达不到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或因肇事造成车辆严重损坏,经技术经济分析后确认没有修复价值的。
经济因素。由于客车技术或管理因素导致运营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的。如,车辆油耗异常偏高。
高速客运运营成本分析实例
某公路客运企业2000年1月分别购入a型、12米、45座大型高二级客车从事高速公路客运。现以该型车辆为例,对公路营运高级客车全寿命使用期的成本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中找出一般规律。
车辆技术状况。2004年12月对a型客车进行检验检测,得如下鉴定结果。
a型车购置费为201.3万元。底盘测功示值为117kw,依据国标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得功率比值为0.56,大于国家标准0.40的限值,距限值还有0.16的距离。综合分析认定该车发动机与底盘能继续行驶60万公里。但该型车存在窗玻璃松动、厕所需更换、车厢漏水、车辆减震系统差、座椅需检修、内饰陈旧等问题。按车身占车价三分之一及内饰部分占车身四分之一的价格估算,该型车要继续运用60万公里需一次性投入整修费用约15万元。
a型车使用年行驶里程:第1年行驶里程短,第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5年为一段。该类车的固定维护工时为1元/车·百公里,第1年厂家提供了部分免费服务。
a型车年四项消耗百分率比较。机务成本中,购车与燃油各占成本40%以上,约占成本的85%,其排序为车价、燃油;材料、轮胎、工时三项只占到15%,其排序为材料、轮胎、工时。轮胎列于材料之后的原因为高速公路路面好轮胎磨耗少,而高级客车材料费较贵。
高速客运在国内诞生时间不长,高级客车的使用还处于探索与积累阶段;客运市场和客运企业体制、机制、管理仍处于改革的过渡期;营运车辆技术管理规章还是十多年前颁布的,现在情况与当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客运企业都在探讨和研究车辆技术管理和高速客运中高级客车的使用管理,力求选购最佳车型,获取最大的汽车运用收益。高级客车在实际使用中,条件各异,可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尽可能建立公平平台进行比较,从中寻找较为适宜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