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水利部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
第一篇:xx年水利部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xx年水利部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讲
话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一年来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成效与经验,研究、探讨流域水资源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形势、问题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xx年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成效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水利改革发展重大决策。水利部高度重视水资源工作,围绕中央水利改革发展战略部署,xx年单独或联合其他部委制定出台了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水资源用途管制指导意见、全民节水行动计划、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方案、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方案、水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强化和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组织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和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加快推进江河水量分配工作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资源安全风险防控,加快构建有利于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的机制,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红线的刚性约束作用,以用水方式转变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布局优化,推动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水资源管理工作思路新、举措多、任务重、责任和压力都很大。流域各省齐心协力、迎难而上、敢于创新、应对挑战,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各地都有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交流和相互借鉴。
一年来,各省基本建立了覆盖流域及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第一批主要跨省河流xx、沂河、沭河水量分配方案即将全部批复,第二批沙颍河、涡河、洪汝河、史灌河水量分配方案编制技术阶段工作基本完成。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试点成果得到部业务主管部门和技术主管单位的充分肯定,流域面上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和监测预警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一期项目建成运行,二期项目加快推进,为提高科学管水、规范管水、严格管水的技术水平提供了基础保障。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查审批更加严格、规范、透明和便捷,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流域各省考核结果成绩斐然,山东、江苏两省获得优秀表彰。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效果显著,运行管理逐步规范。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联防工作扎实有效,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入河排污口监测监管促进了水污染治理;持续开展了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评估和重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科学制定生态流量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山东省济南市率先通过水利部组织的验收,河南省许昌市也提前一年完成试点任务,在欠发达的中部缺水地区闯出一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
二、当前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是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部分地区用水总量逼近、甚至超过阶段控制目标,”三条红线”对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倒逼作用尚未充分显现;二是流域内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尚不完善,工程建设滞后的局面一时还难以扭转;三是水资源管理基础能力仍然较为薄弱,水资源计量监控覆盖率还不高,难以对水资源管理考核提供全面技术支撑;四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不足,促进节水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意识还不够充分;五是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依法管水用水护水的法律意识有待增强;六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下一步流域水资源管理重点工作
(一)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经国务院同意,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明确了实施水资源双控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控制目标、重点任务与考核责任等。下一步,我们要把全面实施《”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作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双控行动落到实处。
(二)完善水资源管控指标分解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
水利部组织开展了流域套区域水资源管控指标分解工作,但目前仍有部分省没有完成2020年、2030年用水总量指标分解到市县的工作。淮委和流域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都要尽快完成这项工作,形成流域与行政区域相结合、不同行业用水量与不同水源供水量相结合、红线控制指标与目标考核工作相结合的水资源红线管理指标体系。配合水利部完成xx流域第二批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行政协调和批复,尽快启动第三批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xx年完成以县域为单元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加快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三)加快实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二期项目,大力提升水资源监控能力
在国控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加快实施xx流域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二期项目,加强流域重点水资源调度工程监控体系建设,重点是完善系统功能、加密监测站点,提高覆盖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计量监控能力,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相适应的水资源监控体系,进一步增强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和”三条红线”监督考核能力。
(四)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
深入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重点抓好高耗水行业、能源化工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把报告书审查关,强化水资源论证作为建设项目立项和审批条件的刚性约束,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布局、重大产业布局、城市总体规划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管理,规范取水许可审批行为。对于取用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五)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河湖健康
扎实做好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入河排污口监控;持续开展水污染联防工作,减低水污染事故风险;继续开展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评估,积极推进生态流量试点工作。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已经取得阶段成果,示范效果逐步显现,各省也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省级试点,更加推动了水生态文明建设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十三五”期间,应大力开展xx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淮委要同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对流域内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六)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全面推进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战略措施,”十三五”期间,要全面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加快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和用水定额管理,发挥定额在强度控制上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加强重点领域节水工作,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切实转变用水方式,切实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各地要不断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通过试点地区的”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引导和示范作用,带动全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整体推进。
(七)深入开展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行为
深化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重点加强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入河排污口设置、高耗水行业用水管理、取水计量等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的行为。执法检查可分三个层次:一是淮委负责开展管理权限范围内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二是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三是淮委会同流域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对重点河段、区域和重点项目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和抽查活动。通过该项活动,不断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行为,促进水资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有机结合。
(八)在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管理中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
多年来,淮委水资源管理工作在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重要进展。淮委组织开展的水量分配、取水许可管理等工作都离不开各省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水量调度工作,协调任务较为繁重,流域与区域应密切合作,加强沟通联系,完善协调协作机制,推进信息共享,处理好流域和区域、现状和未来、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流域与行政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制度建设。
(九)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切实发挥考核结果倒逼作用。
水资源管理考核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抓手。通过近三年考核实践,水利部建立了一整套水资源管理考核机制。流域机构和各省应配合水利部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相关工作,不断提高考核工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切实发挥考核结果倒逼作用,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更加突出双控考核,层层传导压力,要让考核真正成为严格水资源管理、落实双控行动的重要抓手。
同志们。多年来,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流域水资源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机遇与挑战并存,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任重道远。当前,我们要全面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以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在治淮工作中落地生根。继续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大节水优先落实力度,全面实施水资源双控行动,加强流域河湖水资源监测保护,搞好水资源调度特别是枯水期闸坝防污调度和生态调度,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做好流域综合管理。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敢于担当,扎实工作。在此,我也真诚希望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淮委工作,精诚合作,齐心协力,团结治水,共同推动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流域管理机构水资源管理主动性流域管理机构水资源管理主动性、协调性研究之
—农业水价改革
马光明
(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水资源管理局,甘肃酒泉7350000)
【摘要】
阐述讨赖河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现状,分析水价改革后灌区运行情况,以嘉峪关文殊镇灌溉水价征收情况为例,对水价改革后灌区运行情况以及农民对水价改革的承受能力进行研究;对农业水价改革有关供水成本的确定、农民承受能力、补偿办法提出了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价改革,确定供水的合理成本,充分考虑农民对水价的接受能力,确立明确的水价补偿办法。
【关键字】
农业水价;改革;农民;承受能力;灌溉
【中文图号】
【文件标志码】
【文章编号】
我省是一个农业占大比分的多民族、贫穷地区,灌溉对于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极为重要。灌溉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70%。在本流域灌区内用水逐年紧张的情况下,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节约用水成了解决水危机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同时,农业水价长期以来严重偏离供水成本,供水单位难以运行。因此,研究农业水价改革理论,探讨农民水价改革承受能力和改革措施,对于实现水费的合理征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增强水资源流域管理机构的主动性、协调性,改进农民负担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流域水价现状
长期以来,灌区供水工程实行的是公益性无偿供水和政策性低价供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关于水价制定及征收办法进行了多次改革。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和管理办法》,第一次把供水定为有偿服务,并提出按照供水成本核定水费标准。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水利部联合发布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按照文件的总体要求,地方应大力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积极推行终端水价制,最终达到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的目标,合理确定各供水环节的水价,实现供水服务计量到户,避免原来定时不定量供水办法,建立克服乱加价、乱收费、收不到费等一系列问题的水费计收新体制。
水利工程供水水价改革的实施,取消了很多不合理的因素,规范了农业水费的征收管理,使农业水费在计费方式、计征手段和方式上取得了较大进步。近年来,针对农业用水终端水价秩序混乱的现状,许多地方积极推行末级渠系水价管理改革。常见的做法有:【1】
实行定价到户;实行最高限价;让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定价。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地方,末级渠系的供水价格大多由农民参与协商定价。这些做法,明确了末级渠系水价管理权限,规范了定价原则。在水费的征收上采取直接收费到户的方式,简化了收费程序,避免了中间环节的加价和水费截留,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过去多数灌区在向农民收取水费时,通常实行水费按单位面积均摊的方式,在这种计费方式下,农民缺乏节水积极性,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1997年以来,许多灌区改变了水费计量的方式,实行了按量收费、分时段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等新的计费方式。这些新的计费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农户节水意识,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但是,目前流域内灌区的农业水价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水价改革在许多地方仍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2]。一方面,流域内灌溉水利工程农业供水价格仍然低于成本,普遍偏低,亏本运行;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民实际负担水费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由于目前相关单位机构在水费征收过程中,常常出现中间加价、搭车收费等不合理现象,扰乱了水价秩序,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很容易使农民乃至社会产生误解,认为水价改革将加重农民负担的,不支持或者甚至反对农业水价革[3]
2农民对农业水价的承受能力研究
2.1农业水价改革和农民承受能力调查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中西部产粮区,包括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内蒙、新疆等省、区近年来的农业水价改革、灌区水费收支和农民的年均收支现状、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4]。
2.1.1典型灌区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水文气象条件,水资源开发情况,灌区的基础设施情况,灌区管理和生产运行状况,管理人员数量和配置,近年来的灌溉用水情况和灌溉面积。
2.1.2灌区农业水价改革调查
调查的内容包括灌区农业改革的进展,农业水价改革的步骤,水价改革前后水费征收情况、征收的标准和办法,水价改革前后灌区财政收支状况,水价改革前后农户收支情况,水价改革前后种植成本,水价改革前后农户水费支出情况[5]。
2.2水价改革后灌区运行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灌区现行水价只有供水成本的30%~60%,有些水利工程甚至无偿供水,大多数供水部门亏损严重。近几年农业水价经过几次调整,一些灌区的水费收入有一定的提高,但是总体水平仍然偏低,绝大多数地区水价远没有达到供水成本水平,灌区仍然难以维持良性运行状态。
例如,山西省临汾市神刘扬水灌区位于临汾市城南汾河东岸,以汾河为水源提水灌溉,设计灌溉面积2380hm2,有效灌溉面积2000hm2。该灌区为3级提水,3级水价。该灌区自1996年开始几次提高农业水价。但仍未达到临汾市物价局批复的3级成本水价[0118/0123/0128(元/m3)]。神刘扬水灌区水价改革及前后执行情况见表1。
表1神刘扬水灌区水价改革及前后执行情况(3级水价)元/m3水价改革前(1995年)执行标准水价改革后执行标准1996年1997~1999年春浇1999年冬浇2000年以后0109/0111/01150112/0115/01190115/0123/012801165/01205/0124501175/01215/01255该灌区在水价改革前的1995年收支平衡后亏损6万元,1996年第一次调高水价后,收支平衡,1997年第二次调价后,收支平衡后略有盈余。经过1999年、2000年的2次调高水价,至2001年收支平衡后盈余6万元,逐渐弥补了水价改革的亏损,这期间该灌区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水价改革。但是简单的提高水价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从1998年后,由于小麦价格不断下降,自2001年开始,3级灌区只能春浇一次,只浇保命水,
2、3级灌区冬浇面积下降,用水量减少,灌区水费收入由五六十万元下降到三四十万元。职工的工资难以保证,灌区不能按照要求提取工程维修费,无法维持良好运行。
2.3农民承受能力研究2.3.1农业水费和农业生产成本
和其他生产要素相比,水费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例并不高。调查结果显示,一般北方灌区水费占生产成本的10%~20%,虽然近几年水价有所提高,但是通过节水和减少不合理的支出等措施,一些地区农民的水费支出并没有增加。农业在我国现阶段仍然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用水被定位为一种特殊商品,明确规定在核定农业水价时不计税收和利润,只按全部供水成本、费用核定水价,比过去价格水平略高。农业用水应当实行统一价格,水价改革必须考虑当前农业生产成本收益和农民收入情况。1980~1990年间,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粮食税后净受益持续增长。直到1995年,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结束了粮食供给不足的状况,这时的粮食价格也基本与国际市场持平,不可能再全面上涨,而粮食的生产成本却不断上涨,导致了粮食单位种植面积平均净收益全面下降,灌溉成本占粮食生产总成本的比例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1995年后,粮食生产成本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灌溉成本的提高引起的。根据2001年统计资料,在北方小麦主产区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份,种植小麦的税后平均每公顷收益仅在750~1800元之间,种植小麦的灌溉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815%,18%,13%。以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该灌区农民种粮单位面积投入情况见表2。表2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2003年农民种粮单位面积投入调查(旱作区)元项目投
入高中低
种子525390330化肥202518001530农药450375300税费975840750农机945870750水费630630630劳工225019501500注:粮食作物为玉米和小麦。#32#2.3.2水价改革和农民承受能力
在北方的小麦生产区,农业对灌溉有高度的依赖性。目前灌区的灌溉水价还未达到供水成本,如果根据新的补偿供水成本的原则提高水价,过高的水费支出将使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北方许多地区的小麦等粮食作物生产会出现负收益局面,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灌溉水价改革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灌区发展将会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人民胜利渠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我国建国初期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4133万hm2,2003年实际灌溉面积4万hm2。人民胜利渠从开灌初期就开始征收水费,当时的水费很低,而灌溉大大地提高了粮、棉的产量,灌区农民缴费的自觉性很高。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灌区进行了多次水价调整。在这一期间,农民种粮收入呈上升趋势,虽然水价连年上涨,但农民依然积极缴费,没有拒交、拖欠现象。为了促进节水,扭转水管单位连年亏损、管理经费紧张的不利局面,河南省在1997年出台了新的水价政策。新水价的出台,引起了灌区农民的强烈反应,加上灌区在水费征收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灌区水费实际收取率在40%~70%之间,维修费和管理经费严重短缺,灌区运行存在很大困难。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有2个原因:¹水价上涨幅度很大,农民心理上难以承受。水价改革前的1996年执行的标准是:按灌溉面积计算,旱作区240元/hm2,水稻区390元/hm2。尽管这时的水价比1981年有了很大的增加,但还是远远低于成本(相当于当时灌区核算的供水成本的1/3左右)。1997年水价改革后核定的新水价标准为:旱作区525元/hm2,水稻区825元/hm2。º1997年以来,我国市场粮价逐年下降,农民种粮实际收入也呈明显下降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大幅度增加水价,群众的反应可想而知。因此,虽然1997年灌区水费收入较上1a有很大增长,但水费到位率很低。此后,粮价进一步下跌,农民种粮收入也逐年下降,部分群众对水费征收产生了抵触情绪,水费征收成了灌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从农业水费的实际收入来看,水价改革前的2a水费收取率都在90%以上,1997年水价改革后,连续2a的水费到位率在55%左右,1999年稍高,约为70%。从2000年至2004年,水费收入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总收入略高于1996年。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因此1997年的那次不成功的水价调整对灌区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水价过高不利于农业水价改革的进行,合理的水价一方面要使农民可以承受,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另外,要使农户有主动节水的意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地发挥水资源的效益。农业水费比例和农民承受能力调查见表3。
表3农业水费比例和农民承受能力调查水费占单位面积投入比例/%农户对水价所持的态度农户对灌区水的反应4水价很低,乐意接受按面积缴费的用水户浪费严重8水价不高,乐意交纳正常用水
10水价合理,可以接受用水正常,按量缴费的有节约意识13水价较高,勉强接受按量缴费的用户出现滞后用水,节水意识强15水价过高,难以接受退出灌区,拒绝用水3对农业水价改革的几点建议
3.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价改革完善的农业供水、节水设施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准确计量水费的前提条件,灌溉系统的配套与改造是水费改革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公平合理地对农业用水进行计收,才能实现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农业水价改革的目的才能达到。
3.2确定供水的合理成本
5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6规定了对合理成本的补偿。目前,许多供水单位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导致了供水成本的扭曲。因此,合理成本如何确定必须有章可循,不能随意确定。正确划分供水成本范围、合理分摊各种费用、强化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精简机构和提高效率是确定合理成本的前提条件。
3.3充分考虑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
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与当地的作物种类、产量、耕作水平、水土条件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对灌溉依赖性较强的地区,将每公顷平均水费维持在占每公顷投入的10%~12%左右,占每公顷产值的5%~7%左右,农民比较容易接受,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该比例应该越低。
3.4确定合理的农业水价补偿办法
根据灌区目前所核算出来的成本水价来看,如果马上按照成本水价加合理利润对灌区农户征收水费,农民将很难承受,以至于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利于灌区农业发展。因此,首先应在核定水价并确定农户用水的水价后,确定两者之间的差额(即亏损额),在农业用水未能实现按成本收费之前,该亏损额需要由国家给予补偿,否则灌区难以实现良性循环。补偿的数额可以根据实际灌溉面积来确定,建议将补偿款直接补给农民,而不是补给灌区。这样做的结果是:灌区可以逐步提高水价直至按照#33#成本水价收取水费,同时让农民意识到真实的水价,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而农民承担的实际水费仍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参考文献][1]姜文来.wto条件下农业水价调整研究[j].海河水利,2002(4):7~8.[2]王国柱,宗学才,李洁.东营市引黄灌区的水价改革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7):30~31.[3]廖永松.农村水价改革的问题与出路[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3):74~76.[4]王凤翔,刘晓明.陕西省农业用水价格管理基本做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7):36~38.[5]李曦,雷海章.西北农业水价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2(3):23~26.(收稿日期:2004o12o01编辑:梁志建)(上接第13页)入滩、滞洪、沉沙,对群众因此而造成的生产损失应由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补偿。
3.4高滩区的开发利用
高滩区属于土地综合利用率较高的安全地带。主要开发内容应为/合理开发,集中建镇0,结合黄河综合治理规划要求,可以积极开发一些建设用地、休闲区和旅游区等。
高滩区利用的关键在于滩区安全建设,一般采
取村庄外迁、就地避洪、临时撤离3种措施。1989~1997年,国家投入资金开展了3期滩区水利建设,扶持滩区发展农田灌溉、修建生产道路、进行低洼地土地改良和滩区排水工程建设。但是,滩区安全建设状况还严重滞后,为搞好滩区土地利用,必须加大工程建设投入力度,按有关标准修筑生产堤、控导护滩工程、避水台、村台工程、撤退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村庄外迁工程以及其他附属工程等。工程的位置、规格、形式和数量等,都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以确保滩区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以及高滩区内正常的工农业生产。
3.5引洪放淤,刷槽改土
黄河泥沙含量大一直是黄河治理的主要问题。减小河道主槽的淤积抬升速度及维持河道排洪能力是治河的关键。黄河的滩区面积较大,可供沉沙的地方也就较大。洪水期间,挟沙水流漫滩后,流速降低,水流挟沙能力减小,大量泥沙将沉于滩区,越往下游,水流含沙量就越来越少。大水流漫滩、沉沙、落淤后,/清水0沿河进入河槽,从而稀释水流,使河槽少淤或减少冲刷,在滩槽水沙交换的过程中进行/淤滩0。对于来沙系数大的洪水,河槽可能不冲刷,但漫滩落淤的/清水0归槽后,会减少河槽的淤积量,这对维持一定的滩槽高差,保持河槽的过洪能力都大有好处。因此,利用洪水淤滩,具有/刷槽0和加大河槽过洪能力的重要作用。此外,/引洪放淤0可以利用洪水泥沙淤滩、淤堤沟和低洼地等,起到平整土地和淤滩改土等多种作用。为了保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洪淤滩,来改土、淤堤沟和低洼地,需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首先,应对滞洪沉沙区引洪放淤进行统一规划,保证引洪放淤通道的畅通;然后,在引洪的入口和出口应修建必要的控制工程,防止洪水改道及大量泥沙进入滩区。
3.6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目前滩区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结构比较单一,经济效益一直较低。因此,应结合滩区特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相结合,注重发展绿色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并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建设规模,强化基础设施管理,在滩区逐渐形成林、粮、果、菜、经济林等种植、养殖全面发展的局面。滩区土地利用必须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现代化科学方法管理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把滩区农业改造成布局较为合理、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特色农业。4结
语
黄河滩区土地利用与防洪的关系,应该是在确保黄河安澜的前提下,加快黄河下游滩区的治理开发,以滩区的治理开发促进黄河现代防洪体系的构筑,逐步形成黄河防洪与下游滩区治理开发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良性运行机制。随着小浪底水库的运用和下游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使黄河/上拦下排0的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提高了下游防洪能力,为黄河滩区土地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使黄河滩区土地利用在不降低河道功能的前提下得到合理开发,以实现滩区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加强滩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研究。[参考文献][1]阎恒,王建国.黄河长江经济开发比较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51.[2]端木礼明,成刚.河南黄河滩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探讨[j].中国水利,2003(6):485.[3]胡一三、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黄河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17.[4]赵春明,邓坚,李宪文,等.起草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办法的几点体会[n].中国水利报,2000-08-23(2).[5]于迎涛.黄委与河南省老年科协共商黄河下游滩区治理
第三篇:论我国流域的水资源使用与管理论我国流域的水资源使用与管理
引言。近日,湖北安徽湖南等地数百条小型河流因旱断流,南京最大湖也因旱几近干涸。这些问题导致了工业用水紧缺、农作物无法灌溉、人们用水困难等。面对频频水资源短缺的事件发生,再次敲响了我们重视水源的警钟。要想了解目前灾情发生缘由,就必须从中国目前的水资源基础情况出发。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资源管理贫乏管理分工管理实现
正文:
自古以来,人类视水为取之不尽之物,谈不上是什么资源,更没想过进行管理。由此,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在老百姓心目中是模糊的,所以也就没有约束浪费水资源的意识。水是人类及生物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都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
“水资源管理(waterresourcesmanagement)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①
我们都知道,旱灾一般指气候恶劣、土壤水分不足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灾害。而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的连续罕见干旱,已对湖北、安徽、湖南等地农业造成严重影响,使全省269条小型河流断流,10座中型水库接近死水位,266座小型水库干涸。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我国的社会变革及飞速的发展有关。因为正是“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和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资源危机”和“生态赤字””。②
现今,导致水资源贫乏的原因具体分为开发和利用两种。在开发工程中,由于人们的过度和不当使用使得水体受到了污染,河湖变得萎缩。另外由于地下水的超采以及水土流失也增加了水资源的负担。
中国本就是一缺水大国,再加上工农业用水浪费,生活用水也无节约意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只要自己交水费就可以随意用水,熟不知到时有钱难买水之难。这些用水的无节约意识,很大程度上也是我国水资源管理上的欠缺。我国的水权分配不均、监测技术落后、各级水行政部门职责不明确,处罚措施失当等缺点影响着我国流域的水资源管理。④
所以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刻不容缓。要实现水资源管理规范,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政府加强领导,完善机制③。水资源的管理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只要国家有足够的重视度,建立统一管理,百姓才能辅助配合,才能形成良好工作机制。
二是强调依法治水,做到有法可依③。既然现在的社会是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也可以依法治水,我们可以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限制工农业水的过度使用以及生活水的浪费,相信有了法律的保护,人们的用水行为可以得到规范,地下水的超采也会收敛,让水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和管理。
三是加强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③。结合水资源管理与专业工作的特点,成立流域机构管理部门,建立起一支适应现代水利管理要求的专业化队伍,让专家来管理和负责专业的水利科技建设,制造出更好更节能的设备。这样一来,不仅有了专业人员的保护,得出的资料和数据统计也有了一定的保障,也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四是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规范化建设质量③。为提高水资源管理建设工作,确保实现的规范,我们必须建立起监督机构,从而监督和推进建设。加强工作力度,确保建设质量和效果。五是各级管理行政部门职责明确,分工清楚。在法国,水资源的行政管理属于国家职责,水务管理体制分为四级④,从国家开始层层把关,监督,管理。
六唤起人们对于保护水源的环保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不要等到旱灾无法控制的那一步才开始节约用水。目前在德国,居民不仅要交纳自来水用水费,还要交纳污水处理费,该费用是用水费的3倍多,这一举措不仅让人们知道国家对于污水处理的重视,还有呼吁人们节约用水的好处。⑤
其实,为了实现以上这些保护水资源的手段,我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大型水利项目。例如考虑到西部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我国加快了西部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就拿南水北调工程来说,我认为它充分的利用了资源来加强南北水利的优化配置。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是南方多、北方少,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工程的东线有京杭运河及大型湖泊可谓是水资源丰富,因此有取水的保证。中线方面因为有地理环境优势可以自流输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至于西线工程是将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有效的解决了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的干旱缺水。整个工程的实施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了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
21世纪是水的世纪,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年代,我们如今所作的还远远不够,面对着未来水资源更加残酷的考验,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严肃看待水资源管理。同样,要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也不是靠纸上谈兵。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我无力发展水利,改善民生,但是我能坚持人水和谐,保持自身周围环境整洁;建设生态文明我无法办到,但我能够从自己做起,保护自然,珍惜水源。人们的用水生活不是祈天降雨而应是靠对水源的利用和筹谋。
参考文献:
①《中国科技术语》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6卷06期
《关于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成金华李世祥吴巧生
③《简论对水资源的认识与管理规范化建设》洪湖市水利局王炎阶陆剑④《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2009年05月31日
中国水工业网
http://www.xiexiebang.com/⑤《人民珠江》2002年第3期
《德国、法国、荷兰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刘仲桂
⑥《实施统一管理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李志强魏智敏
第四篇:广东省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广东省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
(2008年9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七项法规中有关行政强制条款的决定》第1次修正,根据2012年7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5次会议《关于修改〈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等二十三项法规的决定》第2次修正)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行,或者运营单位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擅自拆除、闲置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
第二十三条流域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同级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本条例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