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

20141305104王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再次被提上议程,十八大报告首先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果进行了回顾,而且总结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并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展望。本文正是基于对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的理解,并结合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发展实践,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提一些相关的建议。

在党的十八大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再次被作为会议的重要主题之一被提上会议议程,“和谐”这一光辉而令人期盼的字眼在十八大的报告里也屡次三番的出现,并呈现出形式多样和内涵丰富的特点。虽然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提出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如今其面临的问题和阻碍更是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艰巨,而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面临的问题,决定着整个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成败,甚至关系着整个中国社会改良的进程和中华民族是否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因此,重新思考和审视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建设历程,并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做一些必要的展望就显得很有意义。

一、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让我们重新理解一下关于“和谐”一词的内涵以及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和我党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具体实践。

(一)和谐的内涵、发展及意义(1)“和谐”一词在汉语词典里的释意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如:音调和谐,和谐的气氛等。(2)在古义中,“和谐”被认为有以下几种意思:①和睦协调。汉·郑玄笺:“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唐·李商隐《杂纂》:“诸妇和谐,不嫌麤辣。”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敢天教我夫妇再和谐,都因这佛会。”②作动词,指使和睦协调。宋司马光《瞽叟杀人》:“所贵於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③谓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清·赵翼《瓯北诗话·黄山谷诗》:“自中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④和解;和好相处。《魏书·萧赜传》:“赜,初为太子时,特奢侈。道成每欲废之,赖王敬则和谐。”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剑原是吴国之宝,他既来索取,不如做个人情,送还了他,两国和谐,可不好那。”(3)“和谐”在现代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做动词。指不合规格,违反规则,而被处理掉了。例如:你今天在论坛上发言被和谐了吧。意思就是因为不文明,有碍于论坛和谐气氛而被处理掉了。(4)西方的“和谐”理念

1.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

2.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

3.文艺复兴后许多思想家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

4.马克思真正把握了“和谐”理念,提倡社会和谐。(5)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从以上这些关于“和谐”的内涵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认识上深化理解、准确把握、正确运用和谐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上有效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二)和谐社会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之一是“社会更加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战略,内在地包含着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涵义,是迈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范畴,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要求全党“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专列单章加以部署。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和谐写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这是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探索重大成果的集中体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促进社会和谐确定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把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项要求之一,并且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列专章阐述社会建设,部署和谐社会建设要着重抓好的各方面工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提出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

回顾和总结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成就

(1)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10年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日益成熟,宏观调控能力日益增强,有效避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党和国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推出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结束了中国农民2600年来种田交税的历史,大大减轻了负担,促进了城乡社会公平。

(3)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1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颁布实施《就业促进法》,以立法形式保障就业。积极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千万,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维持在4%左右的较低水平。

(4)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扶贫标准普遍较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回升。协调劳动关系,缓解劳资矛盾,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5)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及非农就业职工五大险种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其他各项社会救助、救济制度。增加保障投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6)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全面实现全国范围的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多适龄儿童,26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益的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初步解决。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人民群众上大学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7)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0年来,医疗卫生体制围绕增强医疗卫生体系的公益性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展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医改部署,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初步显现,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8)社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10年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公民参与和社会协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群众权益得到更好维护,应急处置能力逐步提高,社会大局始终保持稳定。

(四)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1)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可持续问题依然很突出;

(2)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3)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4)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5)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6)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7)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8)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的几项原则

(1)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4)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5)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6)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7)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三、总结总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上一种高级的社会状态,是相对于以往诸种阶级社会形态中的低级社会和谐状态而言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党和人民以及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高的历史定位与更深刻的理解,这也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凝聚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精神意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建设和谐社会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呼唤标准化战略

[摘要]文章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及其内涵出发,阐述了标准化战略的功能,论述了加强标准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标准化战略的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标准化战略;功能与作用;措施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及其内涵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是人和社会得到协调发展、自然得到尊重的社会。概括地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我们认为,“和谐社会”的内涵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

2)是全体人民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

3)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

4)是一个自然得到尊重的社会。

5)是行为规范的社会。

6)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从上面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及其内涵看,我们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要求为全体人民谋福利,要求社会结构合理与行为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各种标准,以保证和谐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呼唤标准化战略。

二、“标准”的概念、地位、作用与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质、量、度的统一体,事物总

有一个度,这个度是此事物之所以成为此事物而区别其他事物的标准。所谓的标准化,是人类活动的纪律约束,也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法则之一。标准是什么,根据国家标准的定义,标准就是对重复性事物的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并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是质量检验的依据、知识产权的核心、现代竞争的武器、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致胜法宝。根据wto/tbt的定义,标准为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还包括专门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业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1.标准的特点和规制标准具有如下的特点和原则:

(1)标准的柔性规则与非强制性

(2)标准的应用广泛、影响面大,涉及各种行业和领域。标准除了大量的产品标准外,还有生产方法标准、试验方法标准、术语标准、包装标准、标志或标签标准、合格评定标准、制定标准的标准、质量管理标准等等,广泛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3)标准对贸易壁垒的显性作用我们都知道,标准对于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技术要求是明确的、具体的,并且一般都是量化的。因此,其对于进入国际贸易货物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制定标准来保护本国的利益,采用抬升技术壁垒门槛的国家标准战略。据统计,按照wto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受到反倾销制裁最多的国家,有60%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壁垒,尽管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但我国每年出口因此遭受的损失高达700亿美元。

(4)最小贸易影响原则标准在目的或效果上不应该给予国际贸易不必要的障碍。

(5)非歧视原则各国在标准方面,给予wto任何成员国领土产品的待遇不得低于给予本国同类产品和源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待遇。

(6)等效原则和协调一致原则除非因为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无效或不适当,一旦国际标准已经存在或即将生效,每一国家标准化机构都应使用这些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作为其制定标准的基础。

(7)透明度原则标准化机构应该定期,如至少每6个月公布一次

工作计划,包括其名称和地址、正在制定的标准及其前一时期已采用的标准。

2.标准的地位、作用与功能

世界上,流行着这样的理念“一流的企业或国家做标准、二流的企业或国家做专利技术、三流企业或国家做产品、四流的企业或国家做苦力”,从这其中可以体现和感觉出标准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国际标准制约国际市场的时代,国际竞争的核心在于标准的竞争。现在世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把标准作为参与现在及其未来全球竞争的战略武器。一个现代国家不但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还应该有技术制度,尤其要把技术制度当作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相提并论的独立制度体系对待。

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潮流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下,技术制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础制度之一。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定与发展,关系到人身健康与安全,关系到保护人们的权益、保护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标准化战略对我国而言,有如下的重要作用与功能:(1)

标准化战略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国正处于21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鉴于人多、地少、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国情,必须要发展循环经济,要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升级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而实现这些目标,必然涉及到产品的技术标准。

(2)标准化战略能够实现规模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

标准的制定能够减少产品的种类,使得产品的品种呈系列化,促进了专业化生产,实现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标准不仅对产品的性能做出了具体要求,而且还对产品的规格、检验方法与包装和储运条件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依据标准检验,产品的质量就能够得到可靠的保障。

(3)标准化战略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有利于保护人

类环境和执行环境法规

近年来,我国将资源和能源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作为标准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制定了灌溉、节水生活器具、废物及其处理、回收再利用、城乡建设与小康住宅环境等方面的标准,制定了资源和能源标准,保证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行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4)标准化战略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一项科研成果,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始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应用,一旦纳入了标准,则就能迅速得以推广和应用。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通过标准来大力推进先进技术应用。

(5)标准化战略有利于确保产品的兼容性

我们都知道,许多产品如果单独使用没有任何价值,比如一台电脑仅有主机而没有显示器、键盘或者鼠标、软件等与之匹配的产品将是毫无用处。而由于国际分工的细化,这些相关产品一般由不同的生产厂商生产的,标准就能确保产品与部件的兼容和匹配,使得消费者能够享用更多的产品。

(6)标准化战略是跨越国外“绿色技术壁垒”,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的作用日益削弱,包括“绿色技术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显现。我国正处于入世后的过渡期,必须遵从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标准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特别是与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关的产品质量。我国要积极应对挑战,加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力度,颁布一批新标准,以此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7)标准化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撑

没有标准化战略的技术支撑,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有效落到实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三、加强我国标准化战略建设,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前面已经论述了标准化战略及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加强我国的标准化战略建设。结合我国的国情,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我国的标准化战略建

设,全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加强标准化战略及其重要作用的宣传,引起全国人民和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的足够重视

目前在各级政府部门中,对标准化战略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把标准化战略建设摆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必须加强标准化战略及其重要作用的宣传力度,进行全方位报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各类论坛、宣传广告等等媒体的作用,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各类企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在认识和行动上高度重视。

2.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化发展战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强了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了标准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我国也要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来确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研究,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健康和安全纳入到重点领域来。要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的标准化政策,推进环保标准化战略,建立循环经济社会体系。

3.推进公共安全标准化建设

(1)成立公共安全标准化技术专门委员会

(2)组织专家参加安全国际标准制定及其相关的国际活动,加强与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以便掌握国际信息,并及时把我国的技术要求和意见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加强沟通、交流和合作。

(3)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

分析我国公共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和问题;建立我国的公共安全标准体系及其框架,建立公共安全标准信息平台。政府通过媒体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化宣传教育,使企业及早做好应对准备,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公共安全国际标准化活动。

4.与时俱进,做好标准化的创新工作

标准化工作本质上是通过施加正确而必要的约束,使得事物运行规范化。由于事物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所以标准化工作也必须随之不断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否则将会成为事物发展的绊脚石。

5.做好标准化工作的社会服务

标准化工作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服务社会是标准化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标准化工作必须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活型、节约

型与和谐型社会服务。

6.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及其进展

企业应当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标准化是规范企业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动力,是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的有力武器,所以一定要加强企业标准化的工作力度,使得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

7.做好城乡协调发展的标准化工作,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农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大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第三篇: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答模拟题:以法制为切入点建设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标准表述】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对策措施]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

(7)、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