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构思与实践
摘要。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不可缺少的支撑手段。以浙江省为例,从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的提出、信息化建设内容的实践与应用等方面,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模式进行探讨和总结,阐述信息化建设对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运行管理
1问题的提出
标准化思想起源于古代,弘扬于现代。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是浙江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标准化重要思想和省委、省政府“标准强省”战略的具体行动。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于2016年1月15日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意见》,就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总体部署[1];浙江省水利厅于2016年1月29日出台《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年)》,就全省水利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浙江省是全国水利系统首个提出全面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省份。浙江省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旨在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补齐“重建轻管”短板。建设目标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11化”,即“工程管理责任具体化、工程防汛和安全运行管理目标化、工程管理单位(岗位)人员定岗(编)化、工程运行管理经费预算化、工程管理设施设备完整化、工程日常监测检查规范化、工程维修养护常态化、运行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化、工程管理范围界定化、工程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工程管理信息化”[2]。其中,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具体要求就是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使工程各项运行管理事项具体化、运行管理操作流程化和规范化、运行管理台账电子化,并能实现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运行管理状态的实时监管和在线查看。“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改变水利工程传统管理模式、促进工程依标依规运行管理、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必须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建设。
2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构思
按照有关规定,水利工程的直接管理责任在于工程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相应的行业监管责任。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之后,工程管理单位(管理责任主体)需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工程运行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行政主管部门需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工程监督管理的实时化和便捷化。因此,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就变得必不可少。大中型水利工程,如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泵站、大中型灌区等,因大多数都设有工程管理单位,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职责全部由管理单位承担,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就可以由工程管理单位来建设和使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平台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小型水利工程,如小型水库、山塘、小型堤防等,绝大多数没有工程管理单位,是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委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且乡镇或村委会对工程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有限,可考虑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建设信息化平台,交给乡镇或村级管理责任主体使用,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平台的使用监督和检查培训等。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虽然级别不同,但所承担的工程监管职责和管理事权类似,且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开展工程监管和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需进行业务协同和监管协同的事项较多,如大中型水库控制运用计划需要经过县、市、省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工程标准化管理名录和创建计划需要省市县共同审核确认等。因此,考虑建立一个供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使用的监督与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审批流程的流转、工程的分级监督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开展。根据以上信息化建设模式,在工程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建立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供管理人员开展工程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使用,平台主要功能应涵盖基础信息管理、调度运行、工程检查、维修养护、隐患处理、应急处置、安全监测、考核培训、台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运行管理事项。建立供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使用的标准化管理监督与服务平台,并根据管理级别,设置操作权限,平台功能应涵盖工程日常运行监管、信息台账查询、创标工作管理与考核、工程非标准化运行管理时的提醒告警、工程监督考核等各方面。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浙政办发〔2016〕4号[s].杭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
[2]浙江省水利厅.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年):浙水科〔2016〕1号[s].杭州:浙江省水利厅文件,2016.
[3]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方案要点:浙水办信〔2016〕3号[s].杭州: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文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