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文化体系思考

**省**市供电公司努力构建科学的安全文化体系,让安全理念牢牢植根于职工心中,使其成为职工共同恪守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至2008年3月7日,**市供电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500天的历史新高,连续五年获省、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2007年被国网公司评为“农电安全管理标杆”单位。

怎样使广大职工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市供电公司领导班子通过对安全生产正反经验的总结和对一些事故的剖析,感到一些职工之所以在施工生产、运行管理中违章违规,究其原因还在于安全生产的理念还没有在头脑中扎根,讲起来重要,干起来忽视,出了事故后悔。只有构建科学的安全文化体系,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的方法,使安全理念通过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在职工心里生根、开花、结果。他们采取各种形式,营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立体安全文化氛围,使文化理念全方位渗透,安全行为多方面规范,安全文化环境多角度构造。

公司级安全文化——丰富多彩

在**220千伏变电站,在设备面板上贴有“保护定值切换操作步骤”、“保护装置改变定值区号的操作步骤”、“保护信号灯说明”、“门有挡板,小心绊倒”、“请从此进出”等温馨提示。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难记程序变得易懂,工作步骤一目了然。从去年3月份建立起来的以色彩标记为显著特征的变电所“视觉化管理模式”,让色彩文化走进变电所,贴近工作实际。全年变电运行操作3837次,都做到了无误操作,无误动作,而且其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供电公司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文化治企”为思路,扎实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坚持长年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教育,让安全理念从各个角度渗入职工的意识之中。去年,以安全生产“百问百查”和“安康杯”竞赛作为抓安全的重要载体,开展各种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动。在全公司开展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活动;开展“查违章、除隐患”百日安全活动;开展“无障碍班组、无障碍单位、放心变电所、放心线路通道”活动;全面推行“作业标准化、现场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用制度约束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施工行为习惯;还在全公司开展“我为安全献一计”活动,培育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人翁意识;并以“百问百查”内容为基础,开展人人参与的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评选十佳优秀互保个人活动,营造了谁安全谁光荣的氛围。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职工家庭安全文化——妙趣横生

去年公司组织班组长家属到220千伏美栖变电站施工现场参观时,当她们看到一团密密麻麻的线路在亲人手中有条不紊地连接起来,随行的安全督查员告诉她们,这上百根不同颜色的线路要准确无误地一对一连接起来,不能有丝毫的误差时,她们这才明白,丈夫的工作多么重要,多么需要静心和细心。现场参观回家后,家属们对丈夫更体贴、更关心了,每天早晨让丈夫心情愉快地去工作。公司把安全教育营造的具有家庭亲情关爱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用亲情和爱心筑起了安全生产的防线。近几年来,发动职工家属撰写安全家书,全公司共收到职工家属的安全家书1590封。公司对获得一等奖的20名家属进行奖励。发动职工子女给职工写安全寄语和赠言,收到1827条。还开展了职工子女“安全连着千万家”征文活动,收到征文550篇,从中评出好作品110篇。公司把优秀“家书”、“寄语”、“征文”作品汇编成册,作为安全教育的补充教材发给每个职工家庭学习交流。公司还开展评选“安全生产贤内助标兵”活动,给评选出的22名家属标兵进行奖励;还组织职工家属进行“一人安全,幸福全家”演讲比赛,有97名职工家属参加,并精选出优秀作品到基层单位巡回演讲,教育效果十分明显。文化环境影响到人的行为习惯,在持续良好、正确、规范的安全文化环境影响下,职工的行为自然会产生变化。**供电公司通过这些活动,营造出和谐向上的安全氛围,进一步激发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自觉提高安全技术水平,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为企业创造连续安全生产新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锡供电公司易均刘涛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