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主要介绍了大庆油田道路建设现状,并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油田道路在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维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高整改意见。
一、油田道路建设现状
目前,大庆油田道路系统以西干线、萨大路、东干线为南北向的交通大动脉,东西向以北二路、中三路、同昌路及杏升路等为主干路,形成纵横交错的方格形道路骨架网络,其间还分布有以井排路、进站路及通井路为主的道路,共同形成等级搭配、点面具到的道路格局,道路平面布局基本能够满足油田各种设施的生产要求。截止到2008年底,全油田共有各种道路15494.2km,其中各类单井及计量间土路8432.46km(估),占道路总量的54.4%;各等级进站路406.534km,占总量的2.6%;砂石路1365.36km,单车道沥青表处和沥青碎石路2546.211km,这两种路占总量的25.25%;宽度大于6m的沥青砼道路1234.53km,局管路1509.1km,这两种路占道路总量的17.7%。
二、油田道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设计方面,路侧排水边沟不适合油田道路。
众所周知,大庆油田地势低平,地面积水严重,排水不畅。为了改善道路排水,减轻道路水害,在很多井排路两侧设计了排水边沟。这样作会造成以下不良影响:首先是增道路投资,由于井排路两侧井站较密,两侧设渠后,各路口必需增设排水涵洞,可使每公里道路增加投资十几万元,增加道路投资10%以上。其次,由于路侧道口和涵洞过多,使边沟堵塞现象高度频发,排水边沟很容易变成存水沟,不但没有减轻水害,却增加了道路翻浆、路基变软等破坏现象。为了减轻油田地面积水影响,正确作法是建立独立排水系统,使排水渠远离道路,减少跨渠涵洞数量,从而降低工程等价、减轻路侧积水现象。
2、在道路施工方面,应选择最佳施工时机。
很多油田道路与油田产能区块其它主专业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使不同专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空间交叉的矛盾,影响相互间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如萨北油田北三一联路改造和北三三联合站新建工程在同一产能区块内同时施工,给双方造成很多不便,为确保联合站的施工,道路施工经常被中断,刚修好的路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又多次被重车碾压破坏,最后使完工道路在第二年就有几百米路段出现破坏现象。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组织上,通过施工时间的调整来避免不同施工专业间施工上的空间矛盾,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受图纸完成时间及招投标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油田道路在夏季开工,秋雨季节铺筑路基层,秋冷季节铺沥青面层。秋雨季节铺筑基层,使路基层压实时的最佳含水量难于控制;秋冷季节铺沥青面层,使沥青摊铺温度低,容易出现面层强度低、甚至路面松散现象,同时秋冷时节大规模的沥青摊铺工作,集中加重了沥青摊铺料拌和厂的工作强度,也就直接影响了摊铺料的出厂质量。由于这些不利季节的影响,使道路施工进度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建议在不影响主专业施工的前提下,调整道路施工时间和进度,也可跨年施工,头一年施工路基和涵洞等,第二年春旱季节施工基层,夏季高温时节铺筑沥青面层,并可避免沥青面层的大规模集中摊铺的现象,确保道路的整体质量。
3、在道路使用方面,应加强道路养护,提高运行效益。随着油田开发的逐步深入,油田道路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系统,该系统等级齐全、点多面广,使得现有道路养护方式无法适应。道路养护不到位产生两方面的负作用,首先道路的服务质量变差,降低道路运行效益;其次是加速道路破坏,增加道路大修费用。
(1)在降低道路运行效益方面。破损道路对车的服务质量变差,使运行车辆颠簸、频繁变速,车辆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均按曲线运动,增加行程,从而增加油料消耗、车辆磨损加剧、降低车速并延长车辆行驶时间等,从而增加车辆的台班费用和人工费用,使每公里车辆运行成本大幅度增加。
①车速降低增加运输成本的计算。以6m宽的四级双车道沥青砼路为例,按实际每天运行车辆400辆估算,如果道路破坏使车辆运行速度由60公里/小时降为40公里/小时,则每公里路每天增加车辆台班为400×0.0083÷8=0.417台班,如果每台车上有两个人,则增加人工0.83班次,按车辆每台班400元、人工费每班100元计算,可知每公里破损道路增加台班和人工费0.417×400+0.83×100=250元/天,全年增加人工和台班费用为250×365=9.125万元/公里。
②车辆磨损费和油料消耗费的计算。按400台车以60km/小的速度每天行驶1小时计算,按车辆使用寿命15年、每车造价20万元/台、每公里耗油量0.08升、油价6元/升计算,破损道路增加车辆磨损和油料消耗1/10计算,则每公里破损路面每年增加车辆磨损费为400×1/60×20×1/15×1/10=0.89万元,增加油料消耗费为400×0.08×0.1×6×365=0.7万元。上述两项合计,每年每公里破损路面增加车辆磨损和油料消耗费用为1.59万元。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不进行正常养护的6m宽沥青砼道路,每年每公里可增加车辆台班费、人工费、车辆磨损费、油料消耗费合计为9.125+1.59=10.715万元,全油田2000多公里这种道路可增加消耗2亿多元。如果道路养护工作做的好,这笔费用就可减少,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2)道路不及时养护,加速道路破坏,增加道路大修费用。由于破损路面得不到及时维修,使路面成为存水坑而变软,在颠簸车辆撞击力作用下,路面破坏范围加大,并存入更多的雨水,形成恶性循环,破坏面积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花大笔投资进行大修处理。6m宽沥青砼道路的设计寿命为10年,每公里建设投资按120万元估算,大修周期每缩短1/10就相当于每公里增加投资10万多元,平均每公里每年增加1万元,这笔费用可通过完善的道路养护来避免。
结束语:
目前,大庆油田除局管路受到较好的养护外,各采油厂道路由于受资金、管理方式、人员专业水平等影响,没有受到很好的养护,出现路面和路基长期积水现象,破损路面无人修复等,即影响车辆通行,又要增加大修费用。为此,建议增加道路维修养护投资,扩大专业道路养护队伍,制定养护标准和考核机制,使局部破损路面得到及时恢复,延长道路使用周期,提高社会效益。
第二篇: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党支部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心和基础,抓好党支部建设对于更好地履行党政职能、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良好形象至关重要。近些年来,特别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支部建设,取得了新的明显进步,但党支部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一、当前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党支部建设有“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党支部贯彻执行党内制度的力度不够,注重形式比较多,讲求实效比较少,存在着制度挂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问题。在党支部建设方面追求的是“形式新颖”,不太注重实际内容,各种载体不断翻新,而能够坚持下去的却很少,更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开花结果”上。
第二、党组织生活有“重表象、轻质量”的倾向。支部组织生活重表象,在开处务会时顺便说说党建方面的事,用业务会代替组织生活会。尤其是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效果不够理想,讲成绩多,提问题少,缺少批评,抱着“多种花,少种刺,留着人情好办事”的态度。自我批评是轻描淡写,泛泛而论,点的问题谁都能对上,批评与不批评没有什么两样。对支部存在的问题不敢认真开展批评,达不到解决自身问题的目的。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找几篇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读一读,党员有没有听进去,听进去多少,效果如何就不管了,把教育活动单纯当成了任务。
第三、党支部工作有“重传统、轻创新”的倾向。党支部活动都是会议式、教育式。书记讲,党员听;领导部署,党员记。主要负责人缺乏创意,怕动脑筋,怕花时间,党员则感到枯燥乏味。
第四、党支部活动有“重党内、轻党外”的倾向。开展党的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凝聚人心,集聚人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党支部一般都把活动空间封闭在支部党员中,缺少与党外群众的沟通和联系。党的建设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联系群众,贴近群众。党支部却没有意识到:把非党员吸引到党支部活动中来,尤其是入党积极分子,是我们党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和联系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
第五、党支部建设有“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只顾抓“实”的,不想务“虚”的,只埋头抓经济工作,抓业务管理,把业务工作当成硬指标去完成;而对支部建设思考得少,把党建工作看成是可完成可不完成的事,致使党支部建设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对策建议
党支部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其基础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十分突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目前,党支部建设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对党支部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相比差距甚远。基于此,要加强和改进机关党支部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围绕中心,提高党支部服务大局的能力
各部门的职能不同,任务不一,但党组织紧紧围绕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党支部只有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活动,才能确保党支部工作的正确方向,使党支部工作真正收到实效;同时,也才能有效地解决政治、业务“两张皮”的现象。要
增强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努力寻求机关党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做到党支部工作和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两手抓、双肩挑”,在布置、检查、考核业务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考核党支部工作,真正体现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出发点。
2、抓住关键,切实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基础在党支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班子是关键中的关键,其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党支部职责和任务的完成。因此,要高度重视党支部班子建设。第一,要推选好党支部书记。要将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群众拥护、熟悉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党员干部推选为党支部书记。第二,要加大对党支部班子成员的培养。要通过系统集训,经验交流,领导传帮带等多种办法,着力解决“知”与“行”存在的薄弱问题,不断提高其思想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第三,要支持党支部书记大胆开展工作。领导要大力支持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努力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工作环境和氛围,使他们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
3、突出重点,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
过好组织生活,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点,是确保党员接受组织教育和监督的根本措施,必须认真落实,不能因为机关地位、工作特殊而放松。一是要确保组织生活按要求及时开展。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组织生活时间上不被挤占,内容上不丢项目,落实上不走过场。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支部书记要认真组织,切实担负起责任,对组织生活及时安排,保证组织生活及时进行。二是要努力提高党组织生活的质量。要下决心提高民主评议党员、小组生活会的质量,解决好党内批评难的问题,在党员队伍中形成讲党性、讲原则的良好氛围,保证正常健康的党内关系。三是要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制度。要定期对机关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针对组织生活上的薄弱环节,一个时期突出抓好一两个重点,逐步解决过组织生活不严肃、坚持不经常,重表象,轻质量等问题,完善组织生活制度。
4、完善制度,增强党支部的执行力。
制度建设是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建设。党支部职责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制度建设作保证,但任何完好的制度,又是靠人去执行的。因此,加强党支部建设,既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又要特别注重提高党支部的执行力。首先,要建立健全简捷高效、目标明晰的党支部工作制度。这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根本性建设,同时,也是提高党支部执行力的保障。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和总结加强党支部制度建设的新途径和新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要对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交纳制度、党内监督约束制度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制度规定进行全面的、认真的清理,对其中行之有效的制度继续坚持,并在实际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对个别已不适应的制度,要抓紧进行补充和修改完善,确保制度设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科学的激励是提高执行力的源泉。有了科学的激励,组织的执行力就象是永不停息的发动机。要建立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科学的考评激励制度。实行“一岗双责”、“按岗付酬”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内评议、测评工作,坚持把党内任职的工作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增强其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化其工作动力,促使党支部紧紧围绕中心和工作大局做好党建工作。
5、强化创新,改进党支部活动
要认真总结经验,克服党支部建设存在的机制不活、运转不灵的问题,进一步树立通过创新谋求发展的理念。首先,要创新“经常建”机制。针对一个时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整顿建设是必要的,但更主要的是要把“集中抓”与“经常建”
结合起来,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党支部的经常性建设上来,通过制定组织生活计划、落实组织生活负责人、定期汇报分析党组织建设形势和情况通报等制度,确保党支部建设“长流水、不断线”。其次,要创新活动方式。除组织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教育活动外,还应结合实际,创新活动方法,突破活动的单一性、封闭性,增强活动的多样化、开放性。例如,上党课,可以采取全体党员轮流上党课的活动方式,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变书记讲党员听,为大家讲大家听。党支部和基层党支部之间可以组织联谊活动,开展一些融唱歌、跳舞、游戏、知识问答于一体的支部活动,既增进支部党员间往来,又激发党员参与活动的热情。还可以组织党员参加基层的义务劳动、文化宣传等活动,既能加强基层工作,又能锻炼党员的组织管理能力。总之,通过不同的活动方法,起到对党员教育的综合效果。再次,要创新活动内容。要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党员的思想、工作情况,党员素质,心理需要及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更新内涵,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好地发挥活动的作用。例如:组织党员外出到革命圣地学习参观,学习先进典型等,应该是一种较好的活动形式,然而党支部把其变成了纯粹的旅游,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但是,如果在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在活动内容上创新做文章,其教育效果则会截然不同。例如同样参观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可以组织党员进行场景体验(参与一些模拟劳动),开展观后感演讲赛等。这样,比纯旅游式活动效果会更好。此外,党内活动要改变仅限于党员参与的陈旧做法,要有计划地扩大党内活动的覆盖面,吸纳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参加,让一些非党员群众在党内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6、加强监督,树立良好的作风形象。
党支部作风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执政党的形象。加强和改进党支部作风建设,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要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和发扬“两个务必”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坚持调查研究,着力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树立良好的作风形象。其次,要进一步强化监督。针对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顺党总支和纪检的职能关系,形成监督合力;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落实信访、接待日、行风评比、支部书记报告工作制度,加强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要从实际特点出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此外,要研究解决党支部活动经费的办法,提高党支部自主活动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三篇:社区建设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⒈社区职能错位,负担沉重。按照法律规定社区居委会职能大概为六大方面即政策宣传、教育居民、公共服务、社会调解与管理、协助政府,表达民意,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四多:工作指派多、检查评比多、台帐设置要求多、代收费用品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发挥。
⒉社会关系错位,权小责大。社区工作包罗万象,上面千线,下面一杆针,样样工作最重要,但事实上并没有相应的行使职责的权力,权责分离现象严重,有好处上级部门争着要;有困难上级部门争着推,出现所谓”属地管理”,工作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呈现社区无限任务和责任,有限权力。
⒊社区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社区工作就是社会工作,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和职业活动。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正确有价值理念,系统的知识体系,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社区人员中存在四多一少问题,文化水平偏低多、年龄偏大多、牢骚怪话多、社区人口多、社区人员职数少,加上业务上培训不到位,影响社区全局发展。
⒋社区发展不平衡,经费短缺的问题。目前,社区办公经费少,收入无来源,多数部门工作进入社区,但工作活动经费等未进入社区,
社区不仅要为部门工作提供必要的笔、墨、纸、电、通讯等办公经费,甚至还要提供吊牌、印章、会务等费用开支,给社区增加了经费等负担,社区无能力承受,致使社区工作部分能做,部分因经费限制而无法做好。还有一些部门联系社区有名无实。造成社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沼气项目的实施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牧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多、数量大。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既是宝贵的农业资源,又是严重的污染源。处理不好将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实施有效地处理并利用农业废弃物,达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对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生产,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沼气项目的实施是开发农村,缓解农村能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可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不仅能为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而且能改善环境,增收节支,而且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有着较为现实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t4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