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思考
党的**大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刚刚结束不久的党的**届**全会又通过了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为轴心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在振兴“五大新兴产业”的实践中,实现“汤旺河经济腾飞”的目标,切实提高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尤为关键和重要。近年来,汤旺河区委在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领导班子、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紧密结合全区干部队伍的实际,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年龄结构、专业知识、领导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干部队伍状况的整体变化,带来了工作局面的新变化,全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职工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健康发展。
一、加强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有益尝试
多年来,汤旺河区委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问题上,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一)多形式、多渠道加强能力建设。一是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环节,把好干部素质和能力的第一道关口。在干部选任上坚持了“五公开”。即公开推荐:群众民主推荐由区委组织部主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的程序进行。推荐过程中公开任职岗位、条件、推荐范围和推荐形式,对推荐结果当场统计,当场公布。公开考察对象: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根据推荐结果和所设职位的需要,经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提出拟考察对象人选,提交区委书记办公会研究确定考察对象。公开考察:考察前,将被考察人选向所在单位干部群众进行公布,通过张帖考察预告和公开电话等方式倾听群众反映。考察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实施考察。公开考察结果:实施考察后,考察组成员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写出书面考察材料,在向区委主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汇报情况后,将考察结果向被考察人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反馈,被考察人是单位领导的要回避。公开任职情况:区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职后,由区委组织部以文件的形式在党内进行通知。对提职的干部还通过新闻媒体或张榜的形式,进行为期一周的任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公示期间,群众可以通过公开电话或来信来访等形式反馈拟任职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二是实行了领导干部任用票决制。2001年以来,区委对拟任免的领导干部全部实行了区委常委票决制,进一步扩大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使全区干部的选拔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程序化的轨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加强了干部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了区委党校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主渠道的作用,紧紧围绕“理论基础、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的教学布局和区委中心任务,突出实用的原则,组织培训、轮训干部。近年来,举办了街道社区干部培训班、优秀青年干部理论培训班、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基层行政主要负责人培训班等主体班次近20余期,培训干部近千人。对全区科级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进行了普遍的轮训,均收到了良好效果。四是积极为优秀年轻干部提供获取真知的舞台。几年来,区委对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尤为重视,采取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进行锻炼等方式,加速年轻干部的成长步伐。先后选调20余名干部充实到基层、机关重要部门锻炼、参与区委的重大活动,如开展“三个代表”、“三个带头人”学教活动和“两风”建设活动等等,为他们提供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从广大群众丰富生动的实践和创造中汲取营养,增长才干,先后有10名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五是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区委认真总结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班子建设、干部选任、监督管理等两大系列近40余项制度。针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又出台了《2001—2005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关于完善和落实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实施意见》、《关于选拔任用科级干部实行差额提名和差额考察试行办法》和《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办法》等若干制度和办法,并以区委文件印发,使干部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设程度不断提高。
(二)能力建设出现了新气象。一是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得到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更加适应新形势,协调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驾驭市场经济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普遍增强,敢于应对新挑战,积极参与竞争,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提高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如面对来势凶猛的“非典”疫情和严峻的社会稳定形势,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领广大群众,迅速形成应急机制,广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得以锤炼和提高。二是领导班子更加团结统一。党政“一把手”配合默契,班子成员之间工作上分工不分家,“一把手”善于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副职支持正职工作,班子成员间相互信任、密切配合,提高了班子整体战斗力。三是民主氛围更加浓厚。绝大多数基层领导班子都能做到充分发扬民主,群策群力,集体决策,在人事变化、奖金分配、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不搞“一言堂”,做到了充分酝酿、民主协商、集体研究、会议决定,使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四是改革创新意识普遍增强。广大干部工作思路新,作风扎实深入,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大家既有心情舒畅、又有统一意志这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五是领导班子成员严于律已,清正廉洁。全区广大干部能自觉地执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在事关群众利益问题上透明度较高,班子整体形象好,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
(三)执政能力建设取得新经验。一是既要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又要使每个干部人尽其才。严格把好提拔任用关,使新提拔的干部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为做到选拔优秀人才,组织部门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突出了“重实践、重政绩、重公论”的干部导向,如实行了干部差额选任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干部潜能。二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加强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领导干部必须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更要向群众学习,努力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抓紧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种知识,增加知识储备,以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要求。三是应势而变,善于总结,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广大基层领导干部必须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悉心观察国内外、市内外、区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准确把握经济和社会的新发展,认真总结广大群众在建设家乡创业的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开动脑筋,勤于思考,从而不断提高执政本领,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区在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与现阶段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从各基层领导干部个体能力素质的表现上看,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一些问题还亟待解决。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第四,吸引人才,优化队伍,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结合起来。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如何,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层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实践证明,忽视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抓好基层党员干部这一“细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首先要抓好主要领导干部这一“龙头”。要特别重视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把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把党内优秀人才推举到领导岗位。
第五,发扬民主,健全机制,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与推进制度创新统一起来。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有制度建设作保证。没有一定的制度作保证,好的东西形不成规范,就难以长期坚持下去;没有一定的制度作保证,坏的东西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滋生蔓延。抓住了制度建设,就抓住了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结合基层工作现状,要注重健全和完善一系列规范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制度,如监督制度、科学决策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反腐倡廉制度等,以保证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制度建设重在执行,执行制度贵在从严。经过严格程序制定的制度,必须一丝不苟、决不变通、持之以恒地执行。
第六,统筹发展,增强合力,不断开创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局面。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加强基层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划,将执政能力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做到长短结合,有计划、有侧重的加以推进。作为区级党委要定期分析本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现状,支持各部门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所做的偿试;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在具体的推荐落实上推陈出新,领导干部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将组织的期望与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在更好地促进全区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广大群众也应从关心全区发展的高度出发,积极为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开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