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

党的**届**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需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努力开拓工作新思路、创新发展新模式。现阶段,必须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农村经济实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县域经济作为涵盖“三农”、兼容城乡的区域经济,既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纽带,也是扩展农民增收渠道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低。县域经济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接受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的工业化。随着城市土地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生活费用攀升,中心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和梯度扩散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增强,县城和农村小城镇恰是城市产业转移的主要落脚点和聚集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推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农村的工业化。同时,也可以创造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发挥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促进农村经济的工业化。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营规模、技术手段、管理方式日益提高,与外界交流交往的空间和半径日益扩大,偏居乡间一隅已不适应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实现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全面提升农村工业化整体水平。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领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得以释放,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显得日益迫切。现阶段,从全国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发展变化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是农村居民纯收入越高,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越低;二是农村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越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越小。因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从发达国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和我国国情来看,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大中城市转移,既不现实也不可取。而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不仅农民的转移成本低,就业风险也较小,是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步转移,农业就业人员比重的逐步降低,相应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最终实现农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我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新手段、新战略、新思路,其目标在于最终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制度和体制上使城乡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县域经济作为经济和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子系统,在统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产业协调发展上,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战略确立、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提供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说,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操作平台。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世界各国均采取了相似的工业反哺农业方式,尽管工业化的模式不尽相同,“三农”问题的表现形式、基本特点和采取的对策措施也有很大区别,但世界多数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失时机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1.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统筹城乡发展是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上世纪60年代,以工业就业者的收入为100,农业就业者收入在美国为56,西德为44,法国为36。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成因来看,主要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地位有相对下降趋势,且产值比例下降速度大大超过其就业比例下降速度,这种产值比例与就业比例下降的不同步,造成城乡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工资水平不同。然而,仅仅依靠经济发展自身规律来弥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张在一定时期内毫无节制,并且收入差距持续的时间特别长。因此,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通过政府的努力来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为多数国家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的共同行为选择。通过国民经济分配与再分配,运用价格支持、收入支付、一般服务支持、其他收入支持等措施,保护农业、支持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美国用了近70年时间,使工农收入达到平衡,日本在20多年时间内,使农民收入超过城市居民收入。

2.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经验。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国家逐步认识到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局限性,开始重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解决大量潜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采取措施对农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引导。从1970年开始,韩国在全国实施以大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发展农村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运动”。90年代以后,韩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达到了城市居民的95.5%。经过短短的30年,韩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其经济发展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挪威通过实施“北挪威发展计划”,在全国提供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动农村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反观拉美,长期重工轻农,用牺牲部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来支撑工业发展,导致了农业凋敝,两极分化加剧,人口过分向城市集中,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城市贫困阶层,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

3.发展县域经济,是国内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不算太低,从整体上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甚至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但分阶段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却呈阶段性递减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张形成巨大反差。1997~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仅相当同期城镇居民的23.5%,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2∶1。但各省间城乡发展差距扩展程度不尽相同,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城乡差距往往比较小;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往往比较大。浙江、江苏两省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民创业就业、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大舞台。农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小城镇的蓬勃兴起,促进了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非农就业,形成了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局面。在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百强县(市)中,浙江30个、江苏18个,两省县域经济分别占全省经济的50%、58%,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分别达到63%、57%,浙江农村居民纯收入连续19年位居各省份之首,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33∶1,为全国各省份最低。生机勃勃、快速发展的县域经济促进了两省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三、以发展县域经济为载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辽宁的客观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必须结合省情、创新模式,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农村还存在较多富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主要任务应放在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1.辽宁已经具备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条件。2005年,我省人均实现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农业增加值占全省经济的10.7%;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6.8%;城市人口达到58.2%。根据国际经验判断,辽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在整体上已经具备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在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支持下,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良好开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础条件更加成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相继出台《支持辽西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超越单纯围绕“农”字做文章的思维惯性,树立以工业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理念,依靠比较优势,面向市场,彰显个性,加快建立具有产业优势的特色经济。一是树立分工协作的理念。依托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不搞大而全、小而全,不搞自我循环、封闭发展。要围绕为中心城市配套发展产业,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主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主动参与大公司、大企业的分工协作。二是继续做好农产品深加工文章。要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非农就业和增收拓展空间。要充分发挥临近农产品产地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三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做强县域工业。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解决千家万户的就业和收入的重要渠道,必须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来抓。当前要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重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加强引导扶持、搞好协调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速发展。四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的发展和繁荣必须依靠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积极引导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住宅向居住小区集中,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发挥城镇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

4.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一部分农民实现了转移就业,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能有丝毫动摇,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必须保障、竞争力必须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收入必须持续增长。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就是加强现代农业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粮食生产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以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为目标,推进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和五大区域特色产业,向五大优势产区集中,实现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二是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目前,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捕捉市场机遇、承担市场风险上,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愈加突出,必须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纽带作用,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由保障供给为主向适应市场需求转变,由追求数量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由分散经营为主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三是增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开展农业领域关键技术的攻关。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基地建设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是生产力的“骨骼系统”,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要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有序发展。既要尽力而为,最大限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又要量力而行,保持适度的建设规模。重点加强农村水、电、路建设,加强村庄综合整治,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推进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要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为目标。在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县级职教中心和城市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当地的支柱产业、特色经济设置专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