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汇报材料

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推动生态市建设,实现湖州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自20xx年开始,我市开展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几年来,我市“创模”工作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响应和积极参与,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10月和20xx年8月先后顺利通过了省级预验收和国家专家技术评估。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将我市的“创模”工作汇报如下:

一、实施“十大工程”,“创模”取得明显成效

“创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我们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始终把“创模”同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关心的环境问题相结合、同缓解环境要素制约相结合、同提高城市品位和增强城市魅力相结合,以实施“十大工程”为抓手,努力夯实“创模”工作基础。

一是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改善水质为目标,以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为主要手段,全面开展了水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截污管网建设,中心城区先后建成凤凰、市北、碧浪3座污水处理厂。加强工业污水防治工作,先后对中心城区范围内印染、电镀、化工、酿酒、建材等30多家企业进行了关停,对20多家企业进行了搬迁。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对全市1002家污染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全市工业废水装置日处理能力达到33万吨。加大市河整治力度,实施了“清河道淤泥、清河内网簖、清河内停靠船只、清沿岸违章建筑、清两岸垃圾”的“五清”大行动,有效地改善了河道水质。开展了合格饮用水源地创建活动,加强了对中心城区自来水厂取水口周围敏感区域的环境管理,搬迁了西门船舶交易市场,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二是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实行联片供热,新建项目一律集中供热,加快淘汰落后燃煤锅炉。加快实施城市气化工程,投资1.77亿元,铺设天然气管道74.2公里,城市气化率达到99%以上。加强对电厂燃煤的管理,禁止使用高硫、高灰煤炭。加快工业废气处理设施建设,日处理能力达1.53亿标立方米。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推广无铅汽油,大力实施畅通工程,提高汽车通行速度,减少尾气排放。加强对建筑扬尘的管理,用商品混凝土全面取代自拌混凝土。实施矿山开采和运输粉尘治理,采用先进开采方式减少爆破扬尘。

三是城市噪声达标工程。以创建噪声达标区为抓手,加强对城市噪声的监管。巩固市区内机动车禁鸣成果,扩大禁航范围,降低城市交通噪声。严格控制施工噪声,强化夜间施工审批制度,在中考、高考等重要时段执行严厉的噪声管制措施。加强对餐饮、娱乐、装修等社会噪声的管理。中心城区噪声达标区总面积达到25.84平方公里。

四是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规划、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源工程、危险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垃圾集中焚烧处置工程、环城河治理工程、天然气一期工程、废弃矿山治理工程等40个环保重点建设项目,目前许多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市已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日处理能力达25万吨,在建污水处理厂11座,建成后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51.5万吨。其中中心城区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7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72.2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日处理能力870吨。市医疗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对全市所有2302个医疗点实现全覆盖,处理率达到100。

五是生态产业发展工程。合理调整城市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产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浙江欧美环境工程公司等一批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湖州开发区被列为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目前全市已有2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计,50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8家企业被评为市级绿色企业。充分发挥“太湖、山水、生态”的优势,挖掘和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成立了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推动太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

六是城市生态景观工程。充分发挥湖州依山傍水、山水清远的自然生态优势,着力打造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城市,初步形成了“河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绿中、房在林中、山在景中”的生态环境。在保护好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凤凰公园、市民广场等十多处现代园林。涌现了阳光城等二十多处园林式大型住宅小区,其中3个住宅小区分别获得联合国迪拜最佳人居环境奖、全国人居经典和全国鲁班奖。开发了长兜港和旄儿港沿岸风景线、滨河公园、湖州历史文化名人园等一大批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的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了苕溪大桥、南太湖大桥等各具特色的桥梁,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七是城市形象美化工程。结合旧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汇报材料第2页

城改造拆房增绿、新区开发“抢”地建绿、小区建设以楼促绿、道路建设以路带绿、河道整治以水引绿,多管齐下搞好城市绿化。几年来,中心城区平均每年新增绿地100公顷以上。针对我市矿山开采点多、量大、破坏生态的情况,市委、市政府以四铁精神(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段、铁的纪律),大力实施矿山整治,近几年来共关闭矿山259家,并投入资金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治理,城市周边面貌焕然一新。高起点组织实施城市亮化工程,主要道路具有一路一景、一房一色的特点,丰富了城市夜景,被建设部编入了《中国夜间照明集锦》。

八是城市综合整治工程。在“创模”工作中,城市管理坚持一年一个主题,推出了“环境建设年”、“建设环境大整治”、“百日环境大整治”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城郊结合部、城市道路、居民社区的环境卫生,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建立健全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市区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活动,确保道路畅通。中心城区除春节以外全面实行“禁放”。建立了一支608人的市容群众监督总队,对市容市貌进行监督。新成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加大了城市综合管理和执法力度,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九是环保能力建设工程。不断提高环保装备水平,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对环境质量的监控能力和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年来市本级环保应急能力建设投入1500万元。市区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3个。加快推进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对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全市已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施44台套,其中市区已安装20台套。

十是生态文化培育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突出和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环境保护理念,广泛开展“建我绿色家园”系列活动,大力推进“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环境价值观念,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社会道德风尚。

通过组织实施“创模”“十大工程”,湖州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综合素质和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市建设。20xx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30天,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70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8.4分贝,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4.92%。中心城区绿地面积达到13.2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37.49。全市四大水系(东西苕溪水系、东部平原河网水系、长兴河网水系、湖州运河水系)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市区城市河道水质满足水功能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33%,我市继续保持太湖流域水质最好的区域之一,全国人大环资委检查组、国家环保总局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市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多次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切实加强整改,巩固提高“创模”成果

去年8月专家技术评估后,我们对专家组提出的“高标准持续改进、加强对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监管、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切实加强整改。近半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整改工作: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进一步统筹城乡环保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市,巩固提高安吉县、德清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今年安吉县力争跨入全国首批生态县行列,全市15个乡镇完成生态乡镇创建。进一步统筹城乡饮用水供给、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以改水、改路、改厕、改线和治污为重点,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完成113个生态示范村创建验收。在认真总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指导全市农村因地制宜处理生活污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区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网络,加强日常保洁和长效管理。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探索和实施山区和平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

(五)进一步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污染防治迈上新台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强化生态市和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考核。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治污价格机制、有偿排污机制,形成环境保护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开展治污设施市场化运行管理试点工作,并在化工、印染等行业全面推广。

各位领导,同志们,自提出“创模”以来,我市的“创模”工作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省环保局的关心、指导和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创建工作是环保工作的重要载体,我们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巩固“创模”过程中形成的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环保事业的新发展,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为湖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