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进程中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探讨
摘要: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老年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劳动者整体素质,实现健康老龄化有着重要意义。分析老龄化社会进程中影响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因素,发现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在管理体制、教学资源、教育模式、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为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探讨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一是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理顺管理体制、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法律法规;二是从机构层面拓宽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老年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老龄化;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继续教育的发展
(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剧
根据联合国的权威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称为老龄化社会。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得知,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3.26%;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8.87%,均已达到联合国标准,老龄化特征突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9%,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9%。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5.5%。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8%,我国老年人口每年增加1000万人,按照这一趋势,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比重的三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呈加快趋势,形势非常严峻。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相比,我国老龄化显著特征是“未富先老”,届时,“银发潮”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继续教育在老龄化进程中的积极意义
世界各国为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影响,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为老年人提供继续教育,比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和法国的“第三年龄”大学,日本的长寿学园等。我国为应对老龄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也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继续教育等。其中,加强对老年人继续教育对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老年继续教育,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预期寿命提高,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失去的情况下,对老年人人力资源再利用意义重大。
2.老年人参加继续教育,丰富精神文化,提升老年劳动者整体素质。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实现与社会有效沟通,不断更新自我观念,养成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延缓老龄化社会进程[1];同时又找到生活乐趣,提高自身生活质量,使他们再次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实现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
3.老年人参加继续教育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有效措施。健康老龄化是个系统概念,涉及物质、精神、医疗、教育等各个层面,要求老人的身体健康、家庭健康,对社会、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能积极参与工作和社会活动,真正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进程。
二、老龄化社会进程中继续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老年人对继续教育认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
各地党和政府把主要精力都用于义务教育和青少年文化教育上,忽视对老年人开展继续教育,认为老年继续教育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时才考虑。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更为重要的是精神需求。一直以来老年人都是弱势群体,由于生理原因,他们记忆力和听力较差,精神、精力都处于下降或衰退,很难参加继续教育获得持续学习的机会,很多老年人自己也认为,参加教育是年轻人的事情,没有必要参加老年继续教育,这种主观上的认识导致他们参与继续教育的热情不高。另外,很多人对老年继续教育认识片面,把老年继续教育简单认同为唱歌、跳舞等文化娱乐活动;很多老年人的子女也认为,老年人就应该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参加继续教育对老年人生活没有太大意义。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出台一些涉及老年继续教育的一些法律、法规,如《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但尚未出台《老年教育法》,在执行老年继续教育工作时,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为依据,没有强力的法律制度保证,成为老年继续教育发展障碍。比如,一些地方上老年大学,比上普通大学还难,老年大学每年的新人仅为总数的八分之一,而且存在户籍、身份等门槛限制。当前,我国老年继续教育相关工作主要由老干部局负责,老干部局无法支撑老年继续教育相关工作,应当理顺管理体制,将老年继续教育纳入教育部门统一管理。
(三)缺乏相关的继续教育资源
1.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乏。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老龄人口日益增加,对老年继续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老年继续教育资金的投入远远跟不上人口老龄化速度,资金不足成为老年继续教育发展障碍。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的经费投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但是当前老年大学主要由老干部局主管,经费由老干部局划拨,没有相应的财政预算,随着老龄人口增加,老干部局投入的经费无法支撑;除了老干部局之外,还有隶属于其他部门的老年大学,如老龄委、教育局开办的老年大学,由于主管部门不同,没有统一标准,经费投入存在差距,城市投入多,农村投入少,一些地区的老年继续教育基础设施和日常开支无法保证;师资力量弱且队伍不稳定。另外,个人投入也不足。
2.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随着老年继续教育蓬勃发展,老年大学的设施、设备较之以前有很大改善,发达地区的一些市级老年大学,不但拥有自己的教学场地、办公大楼,而且配备钢琴、电脑等设备[2]。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老年大学,学习场地仍然是租的,学习和娱乐空间狭小,设施设备陈旧,没有多媒体和网络教室,一些娱乐设施、设备无法满足需求。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袁丽.老龄化背景下开放大学老年教育路径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73-75.
[3]陈勇军.老人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举办老年继续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9):13-14.
[4]王未.论老年教育的价值及发展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5(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