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生态养猪的若干思考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养猪业已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产业。目前我国养猪数已超过4.3亿头,但养猪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周边环境对养猪生产环境的污染在一些地区还很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以及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主客观原因,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影响出口
创汇的严重问题。据全国畜禽疫病普查,我国共有各类畜禽疫病上百种,70年代以来,新增畜禽疫病就达37种,每年造成数以百万计的猪、牛、羊、鸡病死,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除疫病外,各类药物、化学物质、重金属、生物激素残留和污染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当前,我国直面世界金融危机,养猪业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仍停留在低水平徘徊,则难于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我国的养猪生产不能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求发展,而必须走与环境友好、资源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生态养猪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人类健康,减少和治理养猪与猪肉产品加工过程的环境污染,生产和制作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卫生检疫标准的猪肉制品,这不仅是养猪业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人口素质所应作的贡献,也是养猪业自身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我国生猪及其猪肉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旺盛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一、生态养猪的概念和实际效果
生态养猪是一个跨学科行业,涉及到养猪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与土壤肥料学等学科。它是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通过对猪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互相促进、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系统工程。它是集约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个亮点,是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
生态养猪模式充分利用了猪的生物习性和环境变化规律,恢复了猪只的自然属性,体现了动物福利。通过我们的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显示,生态养猪的饲养效果可简要概括为“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零排放”,即实现粪污零排放,达到环保要求。生态养殖模式所产粪尿经过菌种发酵转变为微生物蛋白,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该模式将传统集约化养猪粪便污染处理问题提前在养殖环节进行消纳,避免了粪污在排放和运输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
5、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行发酵床生态养猪,锯末、稻壳、花生壳、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均可作为垫料原料加以使用,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成为非常好的有机肥。据调查,每10平方米的发酵床可以利用将近一亩地的玉米秸秆,这为避免焚烧秸秆,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建设发酵床使用玉米秸秆、木粉、花生壳、稻壳等农作物有机废弃物作垫料,经发酵后可作为优质有机肥用于果树、蔬菜等农业生产,实现农作物废弃物的有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我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