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

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

——以南京市高淳县图书馆为例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乡镇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中最贴近农民的基层图书馆,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提出了乡镇图书馆的有关概念,分析了目前高淳县图书馆的现状及问题;剖析了影响高淳县图书馆发展的原因;阐述了如何建设好高淳县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如何为农民更好服务的对策,并为我国乡镇图书馆更好的建设提供一些建构思路。

引言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必须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而如何提高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建设来为其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乡镇图书馆在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镇图书馆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我国乡镇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向基层、向农村的延伸,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文化设施。乡镇图书馆作为乡镇以及农村基层社会主义文化与精神文明的标志,具有社会教育、传递信息和休闲娱乐的功能,是任何其他文化设施不可替代的。可是,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有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进一步研究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对策[1]。

今天,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时代赋予现代图书馆新的理念和精神内涵。但是,这种发展还很不平衡,城市远远优于乡镇,城乡图书馆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广大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十分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因此,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已成为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

一、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发展和普及乡镇图书馆事业不仅仅是乡镇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文化建设的

1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乡镇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产物。

乡镇图书馆除了具有公共图书馆的传承文化、传递信息、文献信息中心、信息网络中心、教育中心、休闲中心等一般功能外。还有一些特有的作用如乡镇实施知识工程的主阵地,乡镇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搜集保存与开发地方文献的主体等。乡镇图书馆是最贴近广大农民读者的文化场所,在乡镇图书馆中,广大农民读者不仅能读书看报,汲取科学文化知识,及时了解时事、政策、法规,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还能够查阅文献信息,解决各种生产难题,增强市场意识和利用市场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从乡镇的图书馆中获得美的享受,艺术熏陶,满足乡村农民读者消遣休闲娱乐的需要;并达到开阔视野,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这种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加快了乡镇图书馆的发展,从而推动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较好地发挥和完成乡镇图书馆的职能和任务

[2]。

从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人会进行知识的积累,而人的这种知识积累从最初的“结绳记事、龟甲石刻”到最后系统保存知识信息的机构——图书馆,这个发展过程也体现了图书馆就是人类保存公共知识、集体智慧的场所。图书馆是人类公共需求的产物、图书馆的公共物品性质、图书馆服务的目标具有公共性。图书馆作为公共事业,图书馆服务作为公共物品,要体现平等、自由这两个社会基本的公共价值取向。为体现真正的平等、自由,图书馆在提供服务时要考虑到社会各个群体的需求[3]。乡镇居民也应该是图书馆服务的一大群体,在乡镇建设图书馆是图书馆公共性质的要求。

乡镇图书馆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相对大城市来说,乡镇图书馆的规模远远不及城市图书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镇的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求知欲望也在增加。图书馆不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知识,而且让人们的生活多了许多乐趣。

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整个国家前进的基础。而乡镇图书馆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它是农民群众终身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可缺少的场所。农民群众可以参与其中学习、娱乐,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促进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4]。

众所周知,公民的文化权利不仅包括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还包括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摆脱以往那种一切文化活动、文化设施单纯由政府提供、决策。普通民众被动消费的习惯必须让普通民众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决策,因为这关

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做出最合适的公共决策选择[5]。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不应当仅靠外在的硬性灌输和帮助。而应通过农民图书馆意识的觉醒而产生对图书馆的自觉追求来实现。有了由衷的渴望和自觉的追求。农民才会产生动力来关心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建设图书馆。

二、高淳县图书馆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高淳县图书馆现有书15万册,年购买图书3000册,现共有9个负责图书馆日常管理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但高淳县图书馆仍然无法满足广大的读者对图书的要求,不能适应高淳经济的发展。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相关单位和相关领导对乡镇图书馆的作用认识不足,看不到乡镇图书馆给广大乡镇和农村居民带来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没有把图书馆事业摆在应有的位置。认为图书馆可有可无,因而在人、财、物等方面不予保证,在精简机构、人员、紧缩银根时图书馆首当其冲,视图书馆为包袱,舍不得投入。

(二)书源严重不足

高淳县图书馆现有图书15万册,不过多数都是陈旧过期的书刊,很难吸引读者。再加上管理不善导致图书丢失、损坏严重,部分书刊已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每年虽有3000多册图书的补入,但仍然不能满足一个拥有四十多万居民的乡镇对其乡镇图书馆的需求。而且每年补入的图书大部分都是比较普遍的书籍,读者很方便的就可以从网络等地方查询,而其他的读者需要查询、浏览的书籍又不能满足读者要求

(三)活动萧条

正常开馆,经常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是图书馆生命力的体现。乡镇图书馆若不能正常开放,群众就难以利用,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这将直接影响其生存和发展。高淳县图书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办馆的模式上,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成效不显著。由于管理制度的不规范,造就图书流失严重,影响啦乡镇图书馆的功能作用的发挥。与此同时,电视和书刊市场的繁荣以及网络的普及,图书馆不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缺少相应活动的宣传,导致高淳县图书馆发展困难重重。

(四)经费紧缺

乡镇图书馆属于公益事业,需要政府和社会不断投入资金,才能保证其生存与发展

[6]。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经费作为保障,而高淳县图书馆除了建馆时一次性投入外,职能机构平时对图书馆的投入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和图书馆的

正常运营。

三、高淳县图书馆建设发展对策

对于高淳县图书馆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政府、图书馆、社会力量等多个角度共同努力。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乡镇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政府的介入,它在此发挥了制度保障、政策优惠和经济支持的功能。对于图书馆,政府应以立法或制定规章制度等形式明晰它的性质和法律地位,确保其独立性;在图书馆组织活动开展、实施过程中,政府应建立服务体系,为活动场所、人才输入、地区合作等方面给予帮助;政府还应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以避免活动经费短缺的现象。

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受大环境和外部条件的影响,表现出不同地区、不同基础条件的发展不平衡性[11]。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色和建设重点,乡镇图书馆在各地的建设也需要综合其特色,建成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图书馆,形成自己的独特之处。这样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建设出形式多样的各具特色的代表一定地区特点的乡镇图书馆

[12]。乡镇图书馆建设即充分挖掘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建成一系列有机组成的全国图书馆网络系统。并且保证图书馆的藏书在反映出当地的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基础上,成为当地促进经济发展信息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