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
探讨与争鸣
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农村市场是我国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搞活农
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
村消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程国强通业态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一是农产品交易由过去的传统集市贸易扩展到专业批发、“订单”购销、拍2007年第10期
一、我国农村市场流通现状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农村基本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转轨,正在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市场机制逐
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形成多层次、多
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新格局,农村
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第一,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消费结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市场消
费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达到2.2万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
1978年增长21倍,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1.5
倍(接近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倍的
水平)。农村市场的扩大,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今后扩大内需、促进新一轮
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市场。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区。如2005年,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成交额,东部地区占全国的78.9%,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只占12.4%和8.7%。另一方面,大中城市等农产品集中消费地区,批发市场设施条件较好,农产品配送、零售网络比较健全;而农产品产地市场基础设施条件、经济效益比较差,特别是中部粮棉油、蔬果主产区以及西部特色农业地区的产地批发市场,交通、通讯和市场交易条件差,发展明显滞后。
第三,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仍然较为落后。一是传统流通方式居于主导地位,现代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发展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
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夫妻店、食杂店仍然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