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态观光园林打造赣榆花木公园

城西镇花卉苗木的栽植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为我镇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镇花卉栽培面积3000多亩,品种150多种,涉及前西、岗尚、望仙河、黄庄、高庄、沙河子、朱岔汪等村,已逐步成为我镇新兴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档的花卉苗木,尽快地对城西镇花卉苗木生产的提档升级,增强我镇花卉苗木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我镇花卉苗木产业能否进一步做大做强,作为苏北经济带的龙头示范的一件大事。

根据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我镇制订了赣榆县(城西)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建设规划。

一、建设目标

利用五年时间,实现城西镇绿色全覆盖,形成村在林中,人在绿下,别墅点缀,适宜生态居住,集生产、生态、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创造自然、雅致、健康的生态环境,打造海滨城市新亮点,提高县城规划设想新空间,力争使其建设成为赣榆县美丽的生态旅游休闲公园。

二、总体构思

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是一个集花木生产、新品花木引种开发推广、花木生态观光旅游、花木产业基地示范和花木信息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示范园区,是现代花木业建设的示范基地和样板。城西镇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依托花木产业的良好前景,立足赣榆县,放眼全省全市,以引进消化为主,结合自主创新,强化示范辐射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高科技花木产业,实现对传统花木1

业的改造和提升,把园区逐步建设成具有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高资源效益、高社会效益,集生产、培训、示范、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省内一流的花木产业示范园,走出一条科研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道路,为全市及全省提供花木产业建设示范样板。

三、规划原则

高标准、高起点、超前性的原则;

设计的生态原则—以“花木观光”为特色的生态性园林;设计的植物多样性原则—生态植物群落的营造,优化选择乡土树种,引进新品;

“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兼顾观光旅游休闲活动的需求

少投资,出效益,有利于经济运作的原则;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的原则;

园林风格多样性的统一和个性创造探索的原则。

四、规划定位

以“花木生产、花木观光旅游、花木的产业示范”为特色和基本功能。

五、规划目标

辐射和带动城西镇花木产业的规模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创造一个符合园林生态化原则的、有地方特色的、以人为本、多元的、以“花木”为特色的、有独创性的、富有现代花木基地特色及有园林化格局的现代田野风光园,使花木的产业生产和花木生态旅游观光紧密结合。

六、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的依据

根据国家及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结合我镇有栽培花卉苗木的条件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我镇优越的资源及产业的规模效应,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拟在全镇范围内建设高标准花卉种植基地3万亩,实现绿色全覆盖,将传统的分散种植、分户经营,纳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运作。

我镇位于县城西郊,区位优越,青班、青抗、厉大三线穿境而过,并且与20

4、327国道连接。距沿海高速赣榆出口5公里,南临连云港港口和白塔埠机场,海、陆、空交通运输三位一体,为发展花卉苗木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发展花卉苗木,既是国家政策及发展战略的需要,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效益。

另外,江苏省最近在常州召开了全省花卉工作会议,提出我省今后一段时期花卉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与工作思路,全省计划在今后一段时期,花卉面积翻一番,达到50万亩,产值30亿元,全省规划建设五大花卉生产区,其中之一在苏北建设观赏乔木花卉区。因此,我们着眼于我镇的土壤、气候与中、西部地区相似的特点,立足资源、区位优势,面向西部和北京奥运,发展观赏性乔、灌木苗木基地,实行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进行良种的选育及繁殖、推广,建立优质、高效的种苗生产中心,建立花木大市场,组建花木生产、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

2、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朝阳产业”的花卉业,已逐渐成为农村的一项新兴产业,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始终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仅2002年,全世界的花卉消费即达2000亿美元,而我国花卉的产值仅为10亿美元左右。作为世界的农业大国,从世界花卉市场每年几千亿美元的需求,到我国的年1亿多美元的花卉出口额,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可见我国花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花卉的生产和销售中心是荷兰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但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高,在花卉生产过程中,要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我国的花卉生产,尤其是苏北地区,这恰恰凸现

出我们的优势,可以肯定,今后的花卉市场,必将在花卉生产基地,而花卉生产基地必将向高质量、低成本、低价格区域转移,而这些正是我们所具备的条件。我镇自然环境优美,群众素有栽花的习惯,因此房前屋后花木成片,春季生机盎然,盛夏繁花似锦,秋季果实累累,严冬青翠欲滴,勤劳的人们不仅用它点缀了美好的环境,同时也因之换来丰厚的收入,由此发展开来,特别是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下,花卉业发展势头越来越旺,逐渐成为一项拉动一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全镇共栽植花卉苗木3000余亩,从业人员2千人。但是,这种农户自发的以户为单位的发展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我镇花卉业的发展,其市场冲击的承受力及前瞻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立高标准花卉苗木基地,实现实验、示范、推广及龙头带动作用,提升整体花卉业的品味,增强抗风险能力,利用规模效应,发展壮大我镇的花卉业,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3、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成,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目前,县城东扩(移)是我县县城发展趋势,南去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去为海洋经济开发区,限制了县城规模的进一步扩展。我镇位于县城的西郊,具有优先接受县域辐射的先天条件,因此进一步作大作强城西镇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把城西镇融入县城,扩大县城版图,为县城的建设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打造海滨城市的新名片、新亮点,做成全国最大的县级生态公园,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六、总体规划及布局

城西镇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既不同于一般的花木基地的规划,又不同于一般观光旅游公园的设计,它属于多功能性的,风格独特的示范园。既考虑它是一个花木产业的示范基地,又是花木规模化生产的基地,同时又考虑它的观光旅游功能。根据功能的要求,把园内统一规划成三大部分,即综合管理区,生态观光旅游区,花

木栽植、培育、引种区,实际是三者有机结合、密不可分的三大区域,是以花木的种植开发,带动旅游观光的功能。三区均有花木栽植开发示范的功能,同时又有观光旅游的功能,达到“种花木种出观光旅游,种花木种出景观房产”的效果。

1、综合管理区

该区域满足园区的综合管理、花木信息管理的功能要求。设有管理办公区、技术研究区、组培区等,休闲休息景观建筑及相应的附属服务设施,作为高科技花木产业示范园区的中心,建筑、广场、滨水布臵,形成标志性建筑景观。建筑的构建,以人为本;建筑设计风格体现地方特色,以江南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白墙黛瓦,朴素典雅,点缀于绿色的生态环境之中。

2、生态观光旅游区

经过地形整治,因地制宜,再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该区域主要沿河沿路布臵,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在能取得最大景观效果的水边布臵各种景观、景点,其中包括游憩区、森林木屋区、湿生植物观赏区、垂钓区、观赏花卉区。

3、花木栽植、培育、引种区

该区域面积最大,是园区的主要功能部分,规划通畅的道路结构,保证花木运输的进出,其功能主要分为:道路绿化树种种植区、竹品种观赏区、乡土树种种植区、引种树种种植区、桂花品种园、湿生植物种植区、新品乔木种植区、乔木亚乔木种植区、棕榈科植物种植区、整型植物种植区、藤本植物种植区、灌木地被种植区等。使花木规模生产,花木产业示范和花木风光三位一体,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二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生态园林城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生态园林城镇

一一薛家镇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薛家镇坐落于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63万,行政区域面积37。3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是近年来常州地区崛起的工业重镇。位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中间,东距上海163公里,西距南京103公里,距常州机场5公里、北距港口10公里,沪宁高速专设薛家道口,。。即将建成的京沪高铁常州站距薛家道口仅1.8公里,与常州高架城北起点相毗邻,航空、铁路、公路纵横交汇,地理优势明显,是常州市高新区最核心、最前沿的区域。已被命名为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创建文明镇工作先进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特色文化镇、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和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2006年以来获常州市‚新农村建设十强镇‛、‚农村工业十强镇‛、‚外向型经济十强镇‛、‚综合实力十强镇’’、‚生态园林镇‛、‚科普文明镇’’、‚十大品牌镇村‛等荣誉,目前,全国文明镇的创建工作正在进行中。2008年全镇完成gdp30亿元,上缴国家利税9。0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6亿元、工业销售125亿元、财政收入5.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320元。

走进镇区,整洁有序的道路交通,绿树掩映的休闲广场,优美和谐的住宅小区,热闹繁华的商贸中心,规划有序的工业园区,无处不显示出薛家镇的无限生机。长期以来,薛家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三集中‛建设为载体,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确立了‚经济强镇、文化名镇、人居优镇、文明新镇‛的发展理念,抢抓机遇促发展,关注民生保稳定,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着力将薛家打造成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过多年的努力,全镇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城镇绿地逐年增多,历史文化有效传承,环境水质大幅改善,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满意度不断提升。围绕建设园林小城镇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构建创园组织网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抓生态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摆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力争将薛家打造成绿地布局合理、环境生态宜居、文化特色突显的现代化生态型园林城镇,实现‚绿色薛家‛、‚生态薛家‛、‚宜居薛家‛。

今年初,我镇积极筹备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j工作

领导小组,把创建工作列入了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指出要‚全镇动员、全民参与、巩固成果、发展新镇‛,以争创‚江苏省园林小城镇‛为奋斗目标,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亲自挂帅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党委委员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成立了宣传教育、园林绿化、镇容镇貌、环境保护、市政设施、台账资料六大创建工作组,先后制定了《薛家镇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的工作计划》、《薛家镇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明确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各专业组工作职责的通知》等文件,将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化、具体化,分工到岗,责任到人。同时,为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各行政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也组建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并将创建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对各村、社区和镇直属部门的年终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各村、社区和各部门参与园林小城镇创建的积极性。目前,支持参与江苏省园林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全镇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全镇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它领导共同抓,党员群众齐参与的创建网络,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最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布好集镇绿化网

为把薛家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富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我镇党委、政府针对薛家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邀请了上海、广州等数家知名设计院对薛家未来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把薛家的建设远景定位为‚布局合理、生态协调、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富裕、充满时代气息的生态型小城镇’’。同时,按照建设‚经济强镇、文化名镇、人居优镇、文明新镇‛的目标和‚以人为本、适宜人居‛的生态环保理念,先后聘请常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和常州市规划设计院为我镇编制了《薛家镇环境保护规划》和《薛家镇绿地系统规划》,根据薛家镇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对绿地系统的要求,结合薛家镇的绿地现状,基于‘‘环、轴、面、点‛的绿地系统模式,确定了薛家镇区绿地系统结构为‚一心多园多点,双环双轴双脉‛,即:以薛家镇中心广场为整体绿色核心,通过道路防护绿环隔离镇区与工业区,通过滨水景观绿环优化镇区环境,绿轴,绿脉纵横贯穿,点状小游园以及道路出入口节点绿地散布其中。在植物的选择配置上,本着切合本地区地带性植被所展示的自然植物群落规律,认真研究植物生物学特性,注意发展适生性、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结合各种绿地的功能要求,科学地制定各种植物材料的合理配置比例,形成‚春天花团锦簇、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季绿意犹存‛的景观效果。

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薛家镇党委、政府通过政府投入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实施生态建设,高标准建成了16。46公顷的薛家中心广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成为薛家最大的城镇绿肺;移建了市级文保单位一一吴氏中丞第,成为集文物展示和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历史人文景观;注重镇区小区的绿化建设,三年来新增小区绿化43~公顷,其中新建小区绿化率平均达4o%,老集镇居住区绿地率达36。6%;完成了对镇区主要商业街道包括道路改建、道路绿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的生态环境、居民的生态意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先进地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园林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下阶段,我镇将以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为契机,。以建设‚经济

强镇、文化名镇、人居优镇、文明新镇’’和创建‚国家级园林小城镇‛为目标,按照国家和省、市、区的各项生态园林建设要求,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进一步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加强舆论宣传,使‚美化环境、保护生态‛成为社会新风尚,全面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给群众营造一个绿色家园、和谐家园,树立园林城镇、生态城镇的崭新形象。

薛家镇人民政府二00九年十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