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环境保护;种类;环境监测;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159-1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谋取自身发展的同时,付出的却是整个生存环境的破坏。毫无节制的肆意掠取使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各种灾难随之而来,极大的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如何更好的处理、解决和保护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出新的环境保护政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防治,已成为各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指人类有意识的利用环境科学的各种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充分的利用、协调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阻止一切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并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治理,最终起到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目的。
目前我们主要面对的自然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1)土壤污染问题;(2)空气污染问题;(3)水资源污染问题;(4)自然气候和能源污染问题;(5)森林污染问题;(6)化学污染问题。
这些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解决,将会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的灾难。长久以来,各国通过科学的手段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综合防治,并取得了较大的效果,但是局部的环境好转并不能改变全球环境恶化的事实,环境污染仍在持续,地球的环境依旧在恶化。
2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2.1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系统的推出,是环境保护领域中一次重大的革命,对改善全球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可以更好的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和维护,从而改变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环境监测是指人类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法,对引发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各种要素进行间断地或连续的全方位的监视、测定,从而对环境质量做出正确的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也在逐步的发展到对整个自然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源,还包括对生物和生态变化的监测。只有这样实施全方位、大范围的监测,才能正确、全面的对环境质量做出评价。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检测对象分为:污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噪声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污染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环境监测的类型有三种:一是监视性监测,即对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定期的监测,用以评估环境质量的标准;二是研究性监测,这是高层次、高水平的监测;三是特定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和咨询服务监测。
环境监测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环境检测的综合性,包括手段和对象的综合性。二是环境监测的连续性,因为治理环境污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坚持长期的监测,才能得出确切的数据,从而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2.2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2.2.1环境监测在环境污染问题中的作用环境监测可以对污染问题严重的环境要素进行持续的、稳定的监测,例如可以对土壤、大气、水资源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对发生污染的环境要素进行及时的治理,对将要发生环境污染问题的要素进行维护,对还没有发生环境污染问题的要素进行预防等,在环境监测的监控范围内,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去治理、维护和预防各种污染问题的发生,从而制止环境污染源的进一步扩散,扼杀引起环境污染问题的源头,将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进而一步步的去治理,最终建立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2.2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和环境是一体两面、相互促进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a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国家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执行。在发展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时要齐头并进,两手都要硬,即实现三同步与三同时。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因而,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可以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为城市环境规划提供合理的、正确的发展策略。
2.2.3环境监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作为高科技的监测手段自然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但是在这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环境监测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环境监测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科学数据,可以为譬如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科学考察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例如对生物资源的监测,可以为微生物研究提供数据;例如对各种污染问题的监测,可以为环境研究中的污染源问题提供数据。总之,我们要做好各种环境监测,为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助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3结语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可以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并可以及时的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维护和预防。所以,我们还要不断的加强环境监测的力度和范围,让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生态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生态学概论考核论文
生态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郭海洋•20070144005
摘要。生态监测是指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判定环境质量,从而对环境保护的方向和策略给予指导。本文主要从生态监测的概念、特点、原理、方法以及进展等几方面来阐述生态监测在环境保护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监测;环境保护;指标体系;指示生物法;遥感技术
前言。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协同进化的。生物与环境相互补偿、协同发展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的变化是某一区域内环境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学上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组织层次的生物变化可以作为环境改变的指示和象征。从而利用生态监测的方法为环境保护提供指导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生态监测(ecologicalmonitoring)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是运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的科学活动过程。
生态监测分为宏观生态监测和微观生态监测两大类。宏观生态监测的研究对象是区域范围内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等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
其内容主要包括监测区域范围内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系统的分布及面积的动态变化。而微观生态监测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进行的物理和化学的监测,其又可细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治理性生态监测三种。
生态监测主要有八大任务:
(1)对区域范围内珍贵的生态类型包括珍稀物种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的发生面积及数量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动态变化的监测。
(2)对人类的资源开发话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监测。
-1
生态学概论考核论文
(三)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代谢都对生态监测有一定的影响。如不同的生长发育期会对同种等量污染物质有不同程度的症状表现。
(四)生态监测建站工作的复杂性。
瑕不掩瑜,纵然生物监测有其自身方面无可避免的缺陷,但是其在环境监测上的巨大潜力却是有目共睹的。如今,生态监测在许多方面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
要进行生态监测,首先要明确优先监测的生态项目以及确定生态监测主要类型的指标体系。优先监测的生态项目主要有以下十项:
(1)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或动植物区系位移的监测;(2)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5)水土流失的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4)沙漠化的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5)草场沙化退化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
(6)人类活功对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农田和荒漠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7)水环境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泊(含水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
(8)主要环境污染物包括农药、化肥、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一水体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
(9)水土流失地、沙漠化地及草原退化地优化治理模式的生态平衡监测;(10)各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而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应根据监测内容充分考虑指标的代表性、综合性及可操作性(2)不同监测台站间同种生态类型的监测必须按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尽量实现监测内容具有可比性。
(3)各监测台站可依监测项目的特殊性增加特定指标,以突出各自的特点
(4)指标体系应能反映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应以结构和功能指标为主
(5)宏观监测可依监测项目选定相应的数量指标和强度指标。微观生态监测指标应包括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并能反映主要的生态过程。
生态监测的方法主要在个体和种群水平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两个层面上进行:
(一)个体和种群水平
-3
生态学概论考核论文
种类组成将河流划分为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和寡污带。各污染带都有各自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特征。
⑵水生生物群落优势种监测法
根据污染水体中不同的生物优势种群,把污染河流划分为9个水体带:1粪生带:无藻类优势种
2甲型多污带:裸藻群落,优势种为绿裸藻
3乙型多污带:裸藻群落,优势种为绿裸藻和静裸藻4丙型多污带:绿色颤藻群落
5甲型中污带:环丝藻群落或底生颤藻群落6乙型中污带:脆弱刚毛藻或席藻群落
7丙型中污带。红藻群落,优势种为串珠藻;或绿藻群落,优势种为团刚毛藻或环丝藻群落。
8寡污带:绿藻群落,优势种为簇生竹枝藻;或环状扇形藻群落;或红藻群落。9清水带:绿藻群落、优势种为簇生竹枝藻;或红藻群落,优势种为胭脂藻等。⑶pfu法
pfu法是用取氨酯泡沫塑料块采集水域中微生物和测定其群集速度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方法。1969年由美国弗吉尼亚工程学院和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的cairns等人1969年创立的。国内自80年代起将这种方法用于污染水体的监测和评价。
pfu法的原理是岛屿生物学原理,即原生动物集群过程实际上是集群速度随着种类上升而下降的过程,二者的交叉点就是种数的平衡点。达到平衡点的时间取决于环境条件。
pfu法使监测水平提高到了群落层次,并使监测更符合客观事实和真实环境,且简便易行。
⑷生物指数法
生物指数法是指用数学公式反映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评价环境质量。常用的有:①生物指数(bi)=2na+nb,n为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a为敏感种类数,b为耐污染种类数。
②污染生物指数=颤蚓类的个体数量/底栖动物个体数量*100③硅藻指数=(2a+b-2c)/(a+b-c)*100,a为不耐污染的种类数;b为对有机污染耐力强的种类数;c为在污染区内独有的种类数。
进行生态监测还必须运用一定的生态监测技术方法,也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
-5
生态学概论考核论文
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控和测试,可以为评价生态环境质鼍,保护生态环境、重建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有效地依据。
参考文献
[1]罗泽娇,程胜高;我国生态监测的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2003年03期
[2]马天,王玉杰,郝电,关胜,但德忠,王斌;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四川环境;2003年02期[3]刘晓强,申田,连兵;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00年12期
[4]王志军.最新环境污染监督控制管理与检测技术标准规范实务.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5]刘培哲.苏联的环境监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6]金岚等.环境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l,247—249[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生态监测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8]沈韫芬.微型监测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9]张建辉等.农业生态监测目标与监测指标体系选择探讨.中国环境监测,1996,12(1):3—6[10]王洪庆,陶战,周健.农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探讨.农业环境保护,1996,15(4):173一176[11]付运芝等.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2,22(2):27—29[12]葛承轩等.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生态学杂志,200l,6,75~77[13]koponens.pulliainenjlakewaterqualityclassificationwithairbornehyperspectralspectrometerandsimulatedmerisdata2002[14]kloibersm.brezonikpl.olmansonlgaprocedureforregionallakewaterclarityassessmentusinglandsatmultispectraldata2002[15]kalliok.kustert.koponensretrievalofwaterqualityfromairborneimagingspectrometryofvariouslaketypesindifferentseasons2001
-7-
第三篇: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安钢集团永通球墨铸铁管有限责任公司455133李娟
摘要。环境监测是为企业全面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为政府的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就此对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保工作作用
1、前言
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环境监测可以搞清楚污染物种类和分布状况,明确污染途径,预测污染变化趋势,预警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在经历了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眼睛”、“哨兵”、“基础”、“重要支柱”的认识过程后,现在明确提出环境监测是“一项政府行为”,体现了对环境监测重要性认识的深化。环境监测在正确认识环境质量,解决现存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环境监测的定义及目的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3、环境监测的过程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4、环境监测的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没有环境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应该建立在世界和地球的发展上,失去了生存环境就无从谈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全球都注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人们为了取得利益最大化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地利用自然。试想当所有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都被人类消耗殆尽,经济和国家还怎样继续发展。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也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的发展能加快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又促进个人的发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如何能在发展中国家中做到更好更快发展,如何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强国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中国公民,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依赖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由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响应党和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号召。
(3)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在自然之中,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世界的全球化,环境问题变成了所有地球公民共同的问题。作为自然进化产生的最高智能,我们不仅要对人类的发展负责,更应该对其他的生物物种负责,对地球负责。
综上,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长期演化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符合系统的要求,树立生态自然观,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积极地适应和改造周围的自然界,使其顺应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律,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得人类自身和自然界同步发展,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