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牧业体系建设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农牧业作为内蒙古的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受自然条件、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因素制约发展速度,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等问题导致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培养新型农民、牧民,增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化程度,促进农业牧业产业优化、现代机械化操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内蒙古生态农业牧业体系现状、现阶段内蒙古农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围绕农业牧业产业优化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农牧业;现状分析;产业分析;产业升级

1内蒙古生态农牧业建设发展现状

1.1农业种植的当前发展状况分析。2018年内蒙古粮食产量突破300亿kg,创历史新高。改革开放40a来,内蒙古从吃返销粮到自给自余,从粮食生产落后省份到成为我国粮食产量输出大省。数据显示,2018年内蒙古粮食种植面积679万hm2,与2017年同比增加9066.67hm2;粮食产量355.3亿kg,与2017年同比增加29.85亿kg,增幅9.17%;粮食单产348.865kg/667m2,与2017年同比增加28.885kg/667m2,增幅8.32%。为提高粮食产量,内蒙古在惠农政策、基础建设、科技支撑、服务培训等方面着力发展,积极稳定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通过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增施有机肥、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大力培肥地力,新增以微水种植和无水种植高效能产业化灌溉面积由144.4万hm2增加到160万hm2,增加高收益产业化农田面积37.733万hm2以上,农作物收割使用机械化程度达到85%,同比增长0.5%。同时广泛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技术培训,每年针对各级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合作社成员、农民等开展培训近2万人。

1.2畜牧业的当前发展状况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环境优势拥有广袤的草场和丰富的畜牧食用的饲料,是我国主要的肉类、奶类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018年,全区肉类总产量267.2万t,同比增加0.8%,全年羊肉、牛肉、猪肉产量分别达到106.3万t、61.4万t和71.8万t,牛羊肉产量同比增加2.5%,牛奶产量达到565.6万t,同比增长2.3%,呈现恢复性增长,牲畜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强化畜牧业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建立了28个奶牛大县、30个肉牛大县、46个肉羊大县、27个生猪大县标准化生产基地。2018年按标准生产基地存栏规模达到3734.7万头只,优势基地牛奶、牛肉、羊肉已经占到全区总产量的89%、72%和83%,优势区域生产能力和集中度显著提升。近年来,不断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畜种、不同规模,生产能力和集中度明显提高。

2制约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1机械化程度不高,综合生产能力不足。在一些发达国家机械化程度达70%~85%,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的机械化只有56%,即便“十三五”末期超过59%,也低于发达国家机械化的程度。根据2018年内蒙古统计局数据报告,联合收割机为2.14万台,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种植生产机械化可达到56%。拖拉机农具车124.9万部,脱粒机12万余台,剪毛机2400余台,农用水泵52.2万台。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人口约312万户,其中农村人口264万户,牧区人口48万户。按照比例计算,有联合收割机1台/645人,拖拉机农具车10台/百户,脱粒机9台/百户,水泵35台/百户,剪毛机1台/802人。由此证明,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生产种植机械化转化率下。传统的农耕模式严重制约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现代化进程。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1]钱国良.关于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济,2014(11):59-60.

[2]包红梅.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