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环境教育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景区加强环境教育迫在眉睫。旅游景区应根据景区类型合理确定环境教育的内容,针对不同游客采取不同的环境教育手段和方式,在游客游览前、游览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开展环境教育,游览后及时收集环境教育反馈信息,通过系统化的环境教育唤醒游客的环保意识,激发游客负责任的环境行为。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境教育体系;旅游景区

传统的大众旅游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对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景区超负荷接待游客;游客也缺乏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在景区内乱扔乱刻乱画,造成景区内垃圾成堆,文物损坏,生态系统破坏[1]。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游客的环境意识薄弱,旅游景区的环境教育缺乏。因此,旅游景区需要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建立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以达到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1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一词于1970年最早出现在美国的《美国环境教育法》中,随后日本、巴西、韩国等国家相继制定了环境教育专项立法以应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2]。我国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影响下,也开始重视环境教育。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标志着我国环境教育法律地位的确立[3]。此后,我国从国家到地方政府日益重视环境教育,公民的环境意识也逐步增强,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旅游过程中屡屡曝光的不文明行为值得我们深思。景区的设施、氛围、自然环境、服务质量、管理政策等景区情境对游客破坏环境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具有影响作用[4],游客在景区的不文明行为在一定约束力之下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旅游景区如果通过适当的方式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营造爱护环境、拒绝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良好的氛围,游客在旅游景区的破坏环境行为将会大大减少。

2旅游景区环境教育体系构建

2.1环境教育内容。旅游景区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5],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促进旅游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将普及环境教育作为提升我国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素质的重要途径。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学校教育中都加强了环境教育,公民也通过电视、网络、社区宣传等公共媒体接受不同层面的环境教育。总体来说,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是对于专业的环保知识却是非常缺乏。因此,旅游景区的环境教育内容应重点在专业的环保知识,辅以环保意识的唤醒和环保行为的规范。旅游景区应根据景区类型及景区特点,确定给游客的环境教育内容。自然资源型旅游景区的环境教育内容一般包括景区生态系统简介、自然科学知识、生态保护知识及针对特殊动植物的保护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人文资源型旅游景区的环境教育内容应包括景区内文物的简介、破坏文物的行为、文物的保护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2环境教育手段

2.2.1印刷物。旅游景区可以通过景区门票或单独印刷环保宣传小册来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在景区门票的背面设计景区环境教育的图片、文字及环保标语,这种形式适用于生态环境单一的景区,只需要提醒游客环保旅游行为,激发其环保意识。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综合性的湿地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景区则可选择单独印刷环保宣传小册的形式。将景区内相关的生态环境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环境保护途径及方法等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环保宣传小册,分发给每一位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

2.2.2环境教育专题馆。在旅游景区的游客中心旁边或景区内生态系统、重点文物区旁边建设环境教育专题馆,向游客展示本景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或文物保护现状,宣传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告知游客在本景区内哪些行为会破坏环境及加强环境保护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等。

2.2.3环保标识牌。在旅游景区的游客集散地、观景台及游道边设置环保意识提示牌及环保行为指示牌,如在游客集散地设置分类垃圾投放指示牌,在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自然生态系统区域设置“禁止采摘”、“禁止踩踏”等环保行为指示牌,在易损文物去设置“请勿拍照”、“请勿触摸”等环保意识提示牌。通过各种标识时刻提醒游客要文明旅游,将其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扼杀在摇篮中。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王晓宇.情境因素对游客破坏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d].浙江工商大学,2018.

[5]赵婕.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6]于萍.旅游行为中的环境保护研究[j].管理学刊,2012(5):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