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景观海绵城市设计分析

1海绵城市的本质

1.1维护水资源的生态系统。海绵城市的建设应当最大程度的对原有的生态水循环系统进行保护,包括城市当中存在的湖泊、池塘以及河流等生态自然体系,从而使得城市当中的水文情况尽可能的维持在最好的状态之下。

1.2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结构。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城市当中原有的水生态循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因此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来修复已经被破坏的生态,改善和修复受到破坏的水循环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从而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1.3提倡低影响开发模式。尽最大的可能将城市的生态环境维持健康发展的状态下,并以此为标准将生态破坏问题降到最低,尽可能的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水循环,从而使得城市当中额绿地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进而优化水循环系统,这就是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大致内容。城市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会充分的利用到透水路面的设计、屋顶花园设计以及雨水公园等,同时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到下沉绿地、原有水系以及生态设施等,使得水资源能够大大的提高利用率,对雨水进行高效的拦截和滞留。这样一来,城市当中地表水径流问题以及导致的内涝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2海绵城市中生态绿地类型和作用

2.1点型绿地。点型绿地主要说的是在城市当中呈点状分布的生态绿地,比如在社区当中的公园,在该区域建设大量的湿地或者雨水公园等设施。点型绿地当中需要有合适的湖泊、小溪等水体系统,从而能够对雨水进行存储、过滤、吸纳以及净化,这部分水资源在需要利用的时候可以用来对绿地进行浇灌,从而使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可以发现点型绿地能够有效的吸纳和处理雨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雨水径流。因为人工湖、湿地等水体资源自身具有储存的功能,所以对于雨水储存设施的工程性建设可以适当的减少。

2.2线型绿地。线型绿地说的是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线状的城市绿地。在城市当中属于线型绿地的有道路绿地、滨河沿线景观等。线型绿地主要作用是对雨水进行传输,其辅助作用是对雨水进行收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建设一些渗透渠、植草沟等生态雨水基础设施,将雨水传输到排水设施当中。在线型绿地系统当中,可以有效的将雨水进行下渗和过滤,并且可以进行短暂的储存。这样就可以对雨水径流造成的内涝情况进行有效的缓解,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为雨水发生的污染。

2.3面型绿地。根据不同类型的绿地而合成的城市绿地区域被称作是面型绿地。在城市建设当中比较常见的面型绿地有居住绿地和商业绿地。面型绿地能够有效的将建筑、广场以及道路当中的雨水径流进行收集,而且还可以就地进行吸纳、入渗以及收集,在需要用水的时候能够进行灌溉。因为面型绿地的生态设施分布的比较分散,而且尺寸也比较小,因此对雨洪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解决的区域面积有限,在超出解决范围的区域无法有效的进行处理。同样对于径流也只能处理较小部分。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1]郭雨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j].现代园艺,2017(13):82-84.

[2]刘菲,孙瑞.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j].艺术科技,201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