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兴文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
文章标题:四川兴文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四川省兴文县地质灾害发育频繁,在对全县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调查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较长时间的降雨和境内矿产开发是兴文县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从而为兴文县地质灾害防治与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兴文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1引言兴文县行政区划属四川省宜宾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04゜52′28″—105゜21′23″,北纬28゜04′28″—28゜27′18″。兴文县所处区域地质背景复杂,地貌形态多样,地质灾害频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对社会稳定存在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兴文县地质灾害行摸底调查,充分认识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研究地质灾害影响因素,把握地质灾害的特征与规律,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1]。
2兴文县地质灾害特征2.1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兴文县地质灾害按灾种划分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类,其中以滑坡、崩塌为主要灾害类型;全县共发育地质灾害点125处,滑坡、崩塌灾害点分别为88处和30处,分别占地质灾害总数的71和24,发育泥石流、地面塌陷分别为3处(2)和4处(3)。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次为中型。
滑坡为兴文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推移式滑坡,滑体以松散土石为主,基岩滑坡较少。斜坡体发生蠕变蠕滑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坡体变形征兆明显,具有可预报性。兴文县雨量较充沛,岩土石吸收充足雨水渗入到斜坡由缓变陡地带,内外应力失去平衡,岩土石产生局部位移,当蠕变加剧裂缝宽度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时即发生滑坡[2]。
崩塌多发生在区内灰岩、砂岩地层分布区,其特点是突发性强、摧毁性大,易造成交通中断、摧毁房屋及人员伤亡。区域崩塌发育具有以岩体裂缝为依托,坡体变形为条件,各种裂缝渐次由隐到显,由里到外,发育时间不均匀的特征。
泥石流多与滑坡、崩塌等灾害相伴生,滑坡、崩塌堆积物在暴雨的诱发下成为泥石流的物源区。20xx年2月2日发生在斯裂口沟泥石流即为山体滑坡所诱发。地面塌陷数量少,小型规模,所调查的4处地面塌陷均是为矿山无序开采形成的大面积采空区,在持续强降雨因素诱发下形成的。
2.2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区域地质灾害在空间、时间分布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3]。地质灾害呈散状遍布全县21个乡(镇),各乡镇地质灾害分布不均。区域中南部的仙峰乡、石林镇、两龙乡、周家镇等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域北部丘陵地带的红桥镇、莲花镇等乡(镇)地质灾害相对较少。
在地质灾害易发的中南部,依据不同灾种发育程度可划分出周家镇—仙峰乡-石林镇滑坡、崩塌区,两龙乡滑坡区等滑坡崩塌易发区,地质灾害分布散中有聚。在高程上,地质灾害分布具有相对集中特性,其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200m的范围,这一范围正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
在时间分布特征方面,区内所发生的地质灾害多集中在每年中的5—9月份,1—4月和10—12月则相对减少。
3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分析区域内地质背景复杂、地貌多样、新构造运动发育、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分布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降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4]。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张春山,张业成等.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第四纪研究,20xx,20(6):561~562
[4]徐志文.四川地质环境状况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地质与勘探,20xx,42(4):99~102.
《四川兴文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四川兴文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