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村区划规划现状及对策建议
加快边界村建设步伐,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海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各边界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区划,科学编制规划,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加速推进边界村的建设,促使其加快经济
社会发展,为全县2009年全面达小康目标的如期实现夯实基础。
一、边界村区划规划基本情况
海安县位于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处,分别与如皋、泰兴、姜堰、东台毗邻。全县共有边界村67个,除5个小康示范村和9个经济薄弱村外,53个边界村现有村民小组1290个、农户6.27万户、乡村人口18.96万人,分别占全县总量的25.2%、25.73%和25.14%;辖区总面积297.2平方公里、耕地21.3万亩,分别占全县总量的26.8%和38.6%;居民自然居住点2448个,总建筑用地310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62平方米。
近年来,海安县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力度,各边界村也积极参与村级环境整治、集中居住点和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集中居住工程开始启动。村庄集中居住点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规划村民集中居住点189个,其中已经建成13个,入住居民694户,已有5个开始建设,预计年底17个村民集中居住点投入使用,2016年将全部投入使用。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规划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5个,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26个,正在建设的8个,预计年内还可以建成11个,其余8个2009年全部建成。生活服务设施较为齐备。现有商业网点289个,卫生服务中心53个,学校19所。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到位。供电设施较完善;村村均通自来水,其中5个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29个村普及率98%以上;1个村电话入户率100%,38个村入户率80%以上;1个村有线电视、广播“双入户”率100%,29个村“双入户”率50%以上。
村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5个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并做到“四有”,即有功能完备的环卫设施,有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有相对稳定的经费保障,有专职的保洁队伍。其余48个村力争2008年底全部到位。开展河道疏浚和清理整治工作,清理河床、河坡垃圾,水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河道达到“三无”标准。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农民的住房建设品位有所提高,但大多数农民建房没有经过正规的设计,建筑格调单一,外观不协调;住房与副业用房混为一体,环境质量比较差。现有农村居民点大部分沿河、沿路以“一字型、非字型”线形布置为主,平均每条居住线200-800人,人均建筑用地162平方米,远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
4、公用设施建设步伐较快,但部分工程覆盖不全面
近年来,海安县狠抓农村公用设施事业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但由于边界村距镇区较远,位置较偏,交通不太便捷,公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生产、生活。53个边界村中仍有6个村自来水普及率在90%以下,其中李堡镇5个边界村中有4个村普及率在90%以下,陈庄村普及率仅为60%;3个村电话入户率不足60%;8个村尚未启动有线电视、广播“双入户”工程,6个村尚在计划中,10个村“双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