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财政信息化建设现状的体会看法
近年来,我国财政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foa办公自动化、部门预算、部门决算、非税收入、统发工资、国库集中支付、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卡片管理系统、单位会计电算化等多种软件纷纷开始在财政部门和各单位财务会计的电脑上安装使用,这对推动我国财政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此,各种工作总结中可以看到,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主要从我州财政部门在财政信息化建设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个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经过模拟手工、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几个阶段逐步完善。我州当前财政信息系统的情况是:单位会计给财政部门提供了可供决策支持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而该系统只给财政上提供了模拟手工的工作。造成单位会计作了大量的无用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软件开发前,软件开发商缺乏对财政和各业务主管部门财务工作者现有软硬件配置情况的调查了解,造成:
(一)要求硬件适应软件,单位硬件一不符合要求,就让更新设备,费用大。在国外,windows98还盛行时,我们的软件要求电脑配置已是windowsxp、1g的内存了。
(二)各软件相互间不兼容。安装了一个软件,另一个软件就不能用,非税收入和统发工资软件不能装在同一台机子上。只好将不兼容的软件安装在不同的机器上,又要增加设备。
(三)各软件间数据不能共享,造成单位会计对同一个数据要进行多次重复录入。如国库集中支付一笔资金从指标下达到钱支付出去,单位会计要接收两次数据,向电脑上输入至少3次数据,其间还要手工编制用款计划。如果再加上使用财务软件记账和上报部门决算,这笔资金单位会计就要往电脑里输入5次以上,成倍地增加了单位会计的工作量。同时,各种软件产生的数据不能相互利用,一次录入的数据只能使用一次。数据冗余,既浪费存储设备,又增加不少工作量。
二、软件功能单一,缺乏决策功能。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部门预算时的人员经费直接从统发工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单位会计上报的少量基础数据计算取得。单位会计只需上报项目预算和基础数据即可,减少单位会计的部门预算时的工作量。
(三)部门决算直接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取数。单位会计只需报送基础数据表。由于部门决算的大量数据在国库支付系统中已存在,因此在年终财务决算时,单位会计应只提供基础数据即可。资金收支的数据预算和国库的电脑上都应该从国库支付系统中直接提取。
二、f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指标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在f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增加个功能,对于专项指标的下文是经局长签发,该项指标就获批准。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就可收到指令下达指标,而不需业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