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园区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的探讨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抓手、平台和载体建设,即“三区、三园和一体”。“三区、三园和一体”建设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三产的深度融合,并集聚农村各种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其中“一体”即田园综合体,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模式。田园综合体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商业模式方法论。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

一、**园区基本情况

作为农业大市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市,从那时起,开始规划建设一个“大园子”,探索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相融合的新园区建设模式。园区位于**区与**市交界处的相对欠发达乡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涉及4个县(市、区)交界处的27个行政村、**万多人口。

经过3年多时间的倾力打造,“有边界、无围墙”的**园区,立足于乡野自然景观,融入现代发展要素,实现了乡与城、农与工、传统与现代、生产与生活的结合融合,兑现了“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成为当地农民的**家园、投资者的创业佳园、外来客的观光乐园。

目前,**园区已建成农业种植科技示范园、农产品深加工园、农产品物流园、休闲农业观光园、辐射带动园等5个园区,布局建设健康小镇、荷塘小镇、体育休闲小镇、文创小镇、种业小镇等“五个小镇”,成为**省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标杆。更有**高科杂交稻示范基地、**农耕文化博览馆、荷之园、石斛龙园、**药园、**养殖示范基地、东盟土货电商集市、树棉基地等几十个特色产业园,形成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的格局。“**大田园-综合园区-特色产业园”,动静相宜、新旧结合的板块化和组团式布局,形成园中有园、内涵丰富、产业聚集、功能齐全的有机田园综合体。

二、存在问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中国最美田园。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全过程,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城乡风貌改造活动,改造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园区生活环境;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打造一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示范户,通过以点带面不断改善园区生产环境,将园区打造成为中国最美田园。依托园区的田园风光、青山绿水、农耕文化、特色产业、岭南农家等优势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民俗民宿、健康养老、农耕文化创意等为主的农业生态田园经济,把园区田园生态优势转化为田园绿色产业优势,把**园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综合体。大力推进园区农田水利节水设施建设,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从生产源头上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大力推进园区农业生产残余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和力量,加快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产品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农户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农情信息、农业技术、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产权交易、项目投资、劳务用工等服务。加快构建政府部门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元化合作共赢发展机制,建设园区孵化中心、专家工作站、研发中心,推动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向园区集聚,加快形成产学研一体、贯穿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加快健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治安等公共服务体系,为园区经营主体、社会组织、居民、从业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强园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准配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培养一批农民致富带头人。

(六)统筹各方力量,优化运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一个中心抓管理、一个公司抓经营”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园区的规范化运营管理。由**园区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或牵头协调属地政府落实园区相关的各项公共事务、社会事务;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导作用,由**交通旅游投资集团负责田园综合体的产业开发、项目建设、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成立**园区田园综合体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家财政部、农业部、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相关专家参与园区建设问题研究。针对园区建设所需,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班、研讨会及工作交流会,提升园区管理者以及园区内经营主体应对新形势、新发展的综合能力水平。引导园区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及其他市场主体按照市场需求,带动农民全方位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和多重收益。大力引导扶持周边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园区周边农民依托家乡的“美丽田园”、“绿水青山”,自主经商或抱团创业,通过发展特色种养,经营民宿、餐饮,经销土货等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