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坝镇龙塘村申报广东省生态示范村的函0805

郁南县东坝镇龙塘村创建生态宜居农村

总结报告

近年来,龙塘村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省、市、县各级环保、城建规划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开展创建生态宜居农村的活动,严格对照生态宜居村的指标体系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宜居农村建设,突出以创建环保生态村作为工作切入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村建设步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龙塘村基本情况

东坝镇龙塘村委会位于云浮市西北部,广梧高速旁,距广州市约200公里,距市区、县城分别为40公里和45公里,交通便捷。全村总面积10.2平方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共986户4076人,村民以种桑养蚕,种植水稻、水果、养鱼、养鹅、养猪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2009年,全村实现地方生产总值0.35亿元,比增12.6%;农村人均纯收入6119元,比增7.5%。全村无害化公厕和垃圾屋20个,沼气池120个,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建成区环境质量评价为:深冲水库达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Ш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质量优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区昼

1间标准。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71%以上;制定了《村规民约》、《卫生管理规定》等制度,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8%;村的巷道平坦,硬底化率达95%;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学生和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98%,饮用水合格率98%,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准则要求,近5年来没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2005年,龙塘中心村被评为“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2009年,获“广东省文明村”称号。

二、创建“生态宜居示范村”的主要工作措施及其成效㈠主要工作措施

我们严格对照国家级生态村指标体系要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创建生态宜居村活动。

1、高起点规划,构筑生态村发展框架

生态村规划是促进生态村合理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是生态村创建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我镇十分重视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的制订。2009年,龙塘村聘请有关专家对全村重点是村委所在地——龙塘中心村进行了规划编制,对村街未来发展进行了合理布局,形成了《龙塘生态村总体规划图》、《龙塘生态村建设规划图》和《龙塘生态村规划说明书》。对龙塘生态村的土地利用、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生态环境与景观风貌、基础设施、环保及环卫设施、防灾减灾等作出了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描绘了龙塘村令人憧憬的发展蓝图.2

2、强化生态宜居村创建工作组织领导

为了全力抓好抓实创建龙塘生态示范村工作,我镇镇委、镇政府始终对龙塘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非常重视。在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县、镇主要领导多次进村入户进行调研走访,出点子、谋路子、提要求,市卫生监督所“十百千万”工作全年驻村抓实了创建的各个环节,镇委镇政府更是把龙塘村的文明生态创建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派出一名镇班子成员和2名干部常年驻村指导村建设和创建活动,村“两委”班子把创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放在同等位置来抓,小处着手抓落实,细微之处求精神,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展开。

3、高质量建设生态宜居农村硬件环境

按照规划设计,龙塘村开展了大规模的村街建设和环境治理:一是全村所有街道和通自然村公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修建了长300米、宽14米的高标准水泥路面中心大街,修环村水泥路8000米,拓宽过境县道2公里,便利了交通,现在每天由龙塘开往肇庆、广州等地的班车有10多班次;同时,安装标准式路灯120盏,引进10多种优质观赏树种,村内路旁绿化栽植树木3万株,放眼望去,到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二是完善教育配套设施。对龙塘初级中学进行扩建改造,征地200多亩,建起一幢四层20室的新教学大楼以及一幢四层16套的教师宿舍大楼和师生饭堂,建成400米的环形跑道运动场一个,水泥篮球场一个,添置一批教学仪器和设备。3此外,还建立了一所占地20亩、设备齐全的完全小学,从而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三是完善医疗卫生配套设施建设。兴建东坝镇医院龙塘分院,并按照镇级医疗的标准配足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解决了附近近3万人的就医问题。四是兴建自来水厂,使村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解决了群众喝水难的问题。完善水源地保护建设,对深冲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坝堤进行加高加固,清理水库周边垃圾、养殖场及污染物(源),确保全村村民的饮水安全,总投资20多万元。五是新建了一个总面积5000平方米,集舞台、篮球场和其它娱乐设施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广场,为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六是扩建村农贸市场,每逢圩日,人头攒动,交易红火七是兴建一个面积400多平米的污水处理池,使污染物质得到降解和去除,投资约20万元,其他自然村生活污水采取化粪池加一级净化的方式处理。修建一套雨污分流系统,将生活污水、禽畜养殖污水和雨水分开处理,铺设20公分管径的排污渠400米,砖砌筑渠宽0.3米,高0.3米,渠面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覆盖的排污渠400米。完善区域内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并高标准新建两座三级化粪公厕,减少粪便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采用砖混结构,每座公厕化粪池容积8m³,投资约5万元。八是全村安装830户程控电话,基本实现了家家通。建起了村电视转播台,实现了有线电视户户通;九是建起了藏书10000余册的高标准图书阅览室、卡拉ok娱乐室、文体活动室。4成立了科普协会,图书室常年免费向村民开放,极大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十是加大对村内自然景观、古迹等的保护开发力度,如自然景观龙塘、古迹麦全纪念碑。现在,我们村学校、医院、银行、商场、市场、广播电视等城镇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街道整洁,楼宇鳞次栉比,环境绿化美化。

4、发展蚕桑特色农业,促进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龙塘村坚持围绕生态促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和庭院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围绕“山”字作文章,山下建桑园,发展种桑养蚕,改变群众传统种植观念,逐步淘汰木薯、番薯等低值作物,全力扩大蚕桑面积,全村现有桑园面积1600亩,种桑养蚕户700多户,占全村七成以上,2009年蚕茧总收入700多万元,人均近2000元。为使村民熟练掌握养蚕技术,村委每年都聘请专家进村办种桑养蚕培训班,并现场为村民指导,释疑解难。为解决蚕茧销路问题,村里发动能人进村开办了中型丝棉被厂,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又培植了税源。山上种果种高脂松,25度山坡地基本上种荔枝、龙眼、无核黄皮等高效高产高值经济作物,在高山上造林种高脂松,既创造了财富又绿化了环境。同时,村里鼓励村民在庭前屋后斩棘除杂,种菜种果,发展庭院经济,拓展增收渠道。

5、强抓卫生管理,发展生态环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加强落实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帮助贫困户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用5年时间分批解决贫困户危房、泥砖房改造问题

5、积极筹措资金,搞好美化、绿化工程,进一步打造好环村路,打造美化龙塘村环境建设的新亮点

东坝镇人民政府2010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