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城市评价体制建构

—一级指标的权重;n—一级指标的项数。

2.2权重的确定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经专家咨询,参考宋永昌、夏晶等所制定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一级和二极指标的权重,确定**生态城市的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三、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选择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和北海五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计算各级各项指标的指数。

**五城市的经济、社会指标都比较低,只有生态指标相对比较高,但是柳州和梧州也只有0.656和0.7620从城市生态化综合指数看,**五城市从高到低依次为北海、南宁、桂林、梧州、柳州。北海居首位,主要是因为城市绿化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较高。但是参照国外的综合指数分级方法,大于1.5才属于协调水平。**五城市距离国内外生态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各城市需要针对自身特点和问题,加速城市的生态建设。

四、对**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认识

**要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要把城市生态建设放在首位,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地组织各项经济、社会活动,逐步建立健全合理的生态城市结构,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城市不能仅注重自身的繁荣,而掠夺外界资源或将污染转嫁于周边地区,这与生态城市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城市间、区域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因此,在生态系统协调方面,应实行城乡一体化规划,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使城市和乡村之间能够功能互补、彼此发展,而不把乡村当作城市来建设。

五、结语

生态城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从理论和实际来看,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笔者以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梧州五城市为例,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对“生态**”的建设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