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全市生态环境建设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在全市环境治理攻坚战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环境治理攻坚战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在全市环境污染形势非常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召开的,主要是查摆问题、部署整改、推动落实。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暗访片,**同志通报了情况,有关县区、市直部门和企业作了检讨发言,市纪委监委宣读了问责通报。可以说,问题触目惊心,整改刻不容缓。希望大家真正在思想上有震动、有反思、有警醒,在工作上见行动、见真招、见实效,紧盯问题、真抓实做,打一场环境污染防治的翻身仗,坚决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突出问题导向,真正强化忧患、背水一战

今年以来,全市环境综合指数、pm10和pm2.5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地表水断面达标率等指标,在全国全省排名靠后,拖了全省的后腿;一些指标不如去年,环境质量不仅没有明显好转,有的反而呈现恶化趋势;一些指标与年度目标差距巨大,再不绝地反击、强势逆袭,就难以完成年初立下的“军令状”。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已经多次通报**市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与**发展新的战略定位、与**当前的良好发展态势格格不入了,影响了发展,抹黑了形象,更危害了群众利益。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说到底还是防治工作没做好。从上级通报和市里督查的情况看,全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责任悬空。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责任,方方面面都要完成好各自承担的任务。但一些地方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一些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漠不关心,该掌握的情况不掌握、该研究的问题不研究、该指导的工作不指导、该督办的事项不督办,甚至揣着明白装糊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把环境污染防治当成一般性、常规性工作,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上,没有采取超常规举措。一些污染源、污染点长期存在,有的问题非常严重、群众多次反映,但属地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并未采取任何整治措施,这是什么态度。责任何在。

二是基础工作不到位,底数不清、粗枝大叶。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首先要弄清楚污染源在哪里、污染点有哪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扑下身子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对各自属地、系统、行业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本不了解、不掌握。有的开展调查走马观花,掌握的情况只是“大概”“差不多”;有的足不出户,仅凭历史资料、下面上报的材料来判定;有的把上级部署的阶段性任务等同于全部工作,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有的彼此之间信息不沟通、不共享,以偏概全、相互“打架”、漏洞百出;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故意瞒报漏报。对市区主要河流沿岸到底有多少个排污口,有关部门前后多次上报的数据出入很大,谈何精准治理。对一些施工工地,有关部门连项目名称、具体地址、责任县区、责任领导都没有弄清楚,谈何有效监管。对全市到底有多少“小散乱污”企业、多少在建工地和烂尾工程、多少渣土运输车、多少垃圾散堆点、多少小燃煤锅炉、多少露天烧烤摊等等,相关部门是否真正完全掌握、全部纳入台账。

三是措施谋划不到位,对策不准、大而化之。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对症下药,把造成污染的原因弄清、把防治污染的措施找准。但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系统谋划,甚至还停留在“空对空”的案头作业,防治措施大而化之,缺乏针对性。比如,对渣土车夜间运输问题,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合力,还习惯于采取固定时段检查的办法,“猫鼠游戏”屡屡上演,以致于省环保督导组指出“**市渣土车失管失控,疯狂运输”。对建筑工地落实“七个百分之百”问题,相关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跟踪和约束机制,一些工地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地方简单地一停了之。对黑臭水体治理问题,相关部门没有拿出系统的工作方案,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是推动落实不到位,作风不实、敷衍应付。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最关键的是真抓实做,最忌讳的是形式主义,必须坚持“清新简约、务本责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作风漂浮、态度敷衍,在推动落实上打折扣、作选择、搞变通,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没有落地生根,一些工作进度严重滞后于时间节点;一些干部没有扑下身子、深入一线,习惯于层层批转、层层交办,习惯于给基层派任务、让下面报材料,亲自抓、带头干的导向没有形成,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从分管领导到主管科长只打电话、不去现场;有的片面强调客观原因,找借口推卸责任,不从实际工作中找问题;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一些做法劳民伤财、没有实效;有的对驻厂监管等制度落实不力,一些驻厂监管人员不在位、不清楚企业污染源和防治标准,个别监管人员和企业“猫鼠一窝”;有的只讲成绩、不谈问题,甚至对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也无动于衷,迟迟不予回应。这样下去,防治工作从何谈起。

五是综合保障不到位,支撑不强、瓶颈突出。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方方面面携起手来,切实加强人、财、物的保障。但目前,有的缺乏精准有力的资金支持,财政资金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社会资金没有用足用活用好,向上争取资金不主动,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项目建设、设备采购的资金缺口较大,直接影响了工作进度;有的缺乏具体明确的技术支持,一些专业性强的工作遇到了技术瓶颈,虽然下了不少功夫,但成效有限,面对一些技术问题依然束手无策;有的缺乏素质过硬的人才支持,环保工作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全市设置的3400多名网格长和1万多名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是督查问责不到位,惩处不严、失之于宽。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较真碰硬抓督查、硬起手腕真问责。但一些地方好人主义严重,不敢触及矛盾,不愿得罪人。对一些违法违规排污企业特别是大个头企业,没有实质性的处罚和惩戒,导致一些企业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屡禁不止。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没有追究当地政府的属地责任,即便处理时,也只是拿一些基层干部开刀,没有针对主管领导。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大都是约谈、诫勉谈话等“轻处理”,真正重惩重罚、公开曝光的少。全市追责问责的力度明显小于其他省辖市,真正让企业闻之胆寒、让干部心存敬畏、让群众拍手称快的问责几乎没有。照此下去,企业、干部又怎会真重视、真履责。群众又怎会真支持、真举报。

七是宣传发动不到位,氛围不浓、缺乏合力。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吸纳公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形成政府与公众共同治理的合力。但目前来看,**电视台、《**日报》等市属新闻媒体,对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宣传力度不大;相关部门在环保宣传教育上方法不活,没有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很难引起群众共鸣。不少群众对市委市政府在环境污染防治上的思路举措和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情况知晓度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不强,一些较为隐蔽的污染源和深层次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及时举报,更难以及时治理整改。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要切实弘扬实干作风。作风实不实、抓得紧不紧,事关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败。要着力解决作风漂浮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对重点工作亲力亲为,真正静下心思、扑下身子,摸实情、出实招、用实劲,不能层层批转、层层交办,不能当甩手掌柜、搞遥控指挥。要着力解决执行不力问题。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坚决落实、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立说立行、不等不靠、不推不拖,绝不允许有章不循、顶风作案。要着力解决好人主义问题。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敢抓敢管,对职责范围外的问题敢说敢提,不怕得罪人,不搞“爱惜羽毛”那一套,真正以较真求认真、以碰硬求过硬。要着力解决弄虚作假问题。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真正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推动工作,既不能因为短期难以见效而做表面文章,更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浮夸造假。

四要切实加强督查问责。督查问责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要坚持督查、整改、问责、曝光相结合,充分发挥督查问责的利剑作用,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要强化督查。按照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督查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整合督查力量、加大督查力度,健全多元化督查机制,开展常态化督查,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确保督查实效。要坚持明察暗访相结合,多搞一些不打招呼、不定线路的督查暗访,带着新闻媒体到现场发现问题、进行曝光。要坚持加强督查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既实事求是发现和反映问题,又有针对性地搞好指导,推动问题解决。要严肃问责。对违法违规企业,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依法依规、快速处理,该停产的停产、该关闭的关闭,提高违法成本,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违规行为;要狠抓一批典型企业、典型案例,加大曝光力度,充分发挥惩戒教育作用。对党政机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该追究谁的责任就追究谁的责任,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同志们,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政治任务、民心工程、发展大计。希望大家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扭住问题、聚焦聚力,坚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向省委省政府、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