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同时也凸显了农民工问题的新特征以及探讨和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迫切性。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相呼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农民工出现后所产生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建议及对策正文:

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性

1.1新生代农民工界定及特点

1.1.1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

1.1.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界定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是指农民工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如居留权、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等,进而实现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因此,农民工城市融入不仅包括从农村到城市的地域转变、从农民到工人的职业转变以及户籍转变这些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最终成为符合城市文明要求的、具有现代市民素质的城市居民。

1.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性

1.2.1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快现代化建设

城镇化不是单纯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有关设施的建设,而是要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不是只给农民工办个城市户口,而是要让他们与城里人一样享有同等的教育、社保、就业权利。也就是说,推进城镇化的核心是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有序地融入城镇,成为真正的市民。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不仅能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

二、三产业,实现从农村流向城市的目标,也能够合理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2.2新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内需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当前,城市人口消费已接近饱和,农民工确实最大的潜在消费群体。但目前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消费水平还相当有限,较低的收入使他们不敢也无力扩大消费,再加上其家属多数在农村,其消费水平自然不高。全国有1.5亿农民工,加上其家属约有3亿人,如果能让更多的农民工成为市民,在城市稳定就业、买房定居下来,同时,其主要赡养人口也能够进程安居,使他们具有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则将有助于把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落到实处。据推算,如果每年有1000万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融入城市,完整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率提高1%。

1.2.3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三农”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突破口。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土地承载力过重。如果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就可以减少农民数量,降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劳动人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现在,在劳动力外流较多的地方,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已使耕地逐步向种田大户集中,不仅扩大了其土地经营规模,而且提高了农业劳动力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业收益。农民工市民化不但能为城市创造财富,而且能为农民增收和城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改变城乡二元机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一条新路。

1.2.4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能够有效弥补城乡差距,更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繁荣发展,使自身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从而为流出地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民素质提高和权力意识的生成,进而推动农村政治发展。同时,能够加快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地区辐射,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

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

2.1经济层面

良好的经济条件是新生代农民工有效城市化最核心的因素,时下,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方面主要面临着就业困惑以及劳动投入和收益报酬不均衡等问题。

2.1.1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造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显性失业

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面临的一大困惑,这直接影响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效用和目标函数与老一代农民工的巨大差别,导致他们的劳动供给函数与用工单位的需求函数成反相关,据调查,“2009年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2816万人,比上年减少238万人,减少7.8%,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3282万人,比上年减少954万人,减少22.5%。”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减少,是2009年下半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人口红利对于我国有些“一线城市”来说不再是廉价资源。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自身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比老一代农民工要高,但是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就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积累的速率不能有效地匹配城市化过程中产业升级的要求,使得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显性的失业工人,这样会造成了城市管理成本的增加。

2.1.2劳动投入和收益报酬的不均衡性

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投入和收益的非均等性,造成“付出”和“回报”价值不等的剪刀差现象,调查显示“2009年,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6天,每周工作58.4小时。其中,每周工作时间多于《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占89.8%。”但是他们的“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创造经济社会增长的比率与收益分享增速的非均衡性,即新生代农民工在为城市创造财富的同时,却未能实际的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这与“由人民创建,由人民共享”的新型城市发展观背道而驰。收入收益的低值和待遇不平等与城市生活成本的高昂的落差,进一步挤压了他们的物质精神追求,易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2.2社会层面

作为一个经济要素流入到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在飞经济领域遇到了各种社会壁垒,出现“经济接纳,社会拒入”得现象。

2.2.1城乡二元分割体制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工造成“社会隔离”,制度的屏障使得他们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在宏观的社会结构中扮演着“半工半农,亦工亦农”的双重角色。因此,只有消除制度隔阂,才能实现其身份和职业的双重置换。

2.2.2应享有的合法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

由于我国现代社会福利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体制的不健全以及农民工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拥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比例仍比较低,为数不少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甚至还处在“真空”状态。2009年,从全国范围来看,“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总而言之,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最容易城镇化的,它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助于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迄今来自政府对农民工最精确的定位。但“非城非乡”的身份让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新生代农民工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的一支生力军,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都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1号文件的要求,认真研究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课题,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推进制度机制创新,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宽松的进城环境,在大量减少农民的前提下,通过广泛提升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服务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城乡收入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邢克鑫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若干思考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2]杨箴立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及其人文综合素质的培训社保之窗社保论坛20105[3]费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及对对策—以吉林省为例行政与法20109[4]向会斌新生代农民工有效城市化问题浅析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四期[5]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0-03-19.[7]王宏康彩霞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9期[8]李昱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探析求索2010.10[9]林凤章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四期[10]李红见王文博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之困与对策分析社保之窗社保论坛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