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和职业技能培训交流汇报材料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

酷暑难耐,你们不辞辛劳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欢迎。根据南委办函[2006]33号文件要求,对照检查内容,我县认真地开展了自查,现将我县2006年上半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落实情况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调控。从中央、省、市去年召开再就业工作会议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它放在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加以认识。今年3月初,县委、县政府分别召开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将今年定为再就业工作落实年,作出了进一步加快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决定,并以蓬委发[2006]13号文件下发各区乡镇和县级部门。为了及时贯彻县委常委会议精神,3月上旬,县政府召集县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经贸、民发、建设、宣传、广播电视、相如办、就业等相关部门召开了2006年首次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在会上,各部门总结了去年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县政府领导对2006年就业及再就业工作作了具体安排与部署,把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5月26日,县政府分管领导又主持召开了有劳动保障、工商、税务、卫生、防疫、就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第二次就业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专门对《再就业优惠证》年检工作作了统一安排,就如何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作了专题研究。这些会议,不仅统一了全县上下关心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思想,而且对再就业政策落实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新的举措。

二是建立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体系。从去年以来,县委、政府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2006年4月县目标办以蓬目办发[2006]7号文件将新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县委政府2006年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分解落实到各区督导办、相如街道办事处、县级各有关部门,再一次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并定期不定期向县委政府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了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任务,今年5月,县劳动保障局又以蓬劳社发[2006]40号文,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持《再就业优惠证》就业人数,帮助“4050”人员就业人数,劳务输人数,发展社区就业实体和网点数,通过社区实体和网点就业人数分解落实到了各基层劳动保障所,并定期考核通报。

(二)拓宽渠道,增加岗位,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再就业机会

2005年,我县通过抓企业改制、招商引资、盘活存量资产,增加就业岗位2600余个。在总结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我县继续把企业改制、招商引资、社区扶贫与再就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进外来企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容量大的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的中小企业,结合经营城市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努力促进跨区域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今年1—6月,全县新增就业岗位2363个,其中净增就业岗位1836个,占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2820人的65.1%,帮助1043名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占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1600人的65.2%。

一是招改结合,做大做强工业企业创造岗位。今年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和改制工业企业,强力推进“两改一加强”工作,新增就业岗位1013个,吸纳下岗失业人员837人。上半年,我县引进遂宁客商高兴贵投资买改制企业资产,新组建XX县天府兴贵公司,新增就业岗位259个;南充客商刘定金租赁长期停产的会龙丝绸厂,新组建金伟丝绸纺织公司,新增就业岗位143个;充分利用原XX烟厂部分闲置资产,招引南充玉成实业公司落户XX,新增就业岗位160个;去年落户XX的招商引资企业赛克斯丝绸纺织公司新增岗位46个,金华纺织公司新增岗位84个,齐祥食品公司新增岗位32个,恒星钢铁、嘉宝汽车、金坛电化公司等工业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净增就业岗位289个。

二是政策推动,兴旺商贸服务业创造岗位。上半年,全县商贸流通企业新增就业岗位218个。其中五星超市、万家超市、双虎家俬、菲菲美容美发中心、同济医院等16户商贸服务性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67人。

三是扩张城镇,加快城市化步伐创造岗位。运用税费减免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兴办各类经济实体129个,发展社区服务网点196个增加就业岗位613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34人。其中:相如广场周围的餐饮娱乐、保健按摩、美容、花店,新增加了就业岗位317个。同时,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创岗352个,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35人。

四是依托社区,发展公益性事业创造岗位。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面向社区居民服务和经营城市、新开发保洁、保绿、托老、托幼、环保、卫生、交通等公益性岗位267个,全部用于安置再就业困难人员。

五是积极开展社区扶贫,帮助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一是结合“三百工程进社区”,为下河街、新华街、小南街329户救助对象建立了救助联系卡,实行定点帮扶,送去资金、技术、就业项目。春节期间,县委政府每位领导、县级各部门领导给特困帮扶对象每户送去慰问金200-500元。二是县总工会、县就业局开展以“奉献一片爱心,关心弱势群体”为主题的再就业救助宣传活动,发动民营企业献岗31个三是由政府出资在红旗综合市场购买摊位28个,建立再就业示范园,在小南街租用铺面40个,建立再就业救助示范街,完全用于安置再就业救助对象四是建立健全摸底调查、受理救助申请、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大力开展“一走五送”活动五是运用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税费减免,鼓励民营企业招用“4050”人员116人

(三)加大投入,落实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

一是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我县在原安排的50万再就业资金、劳动预备制专项资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规模不减的情况下,增加安排再就业专项资金,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今年,县级财政按南府发[2006]96号,预算安排再就业资金50万元,现已到位20万元。

二是认真落实各项优扶政策。上半年,我县在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已基本配套的基础上,重点在简化手续、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免费职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等扶持政策上下功夫,扶持金额达127.9万元。其中,为527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38万元,为8家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民营企业减免税费29万元,为296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社保补贴20.1万元,为575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岗位补贴6.9万元,为747名下岗失业人员免费进行职业介绍,免费金额达5.2万元,为738名下岗失业人员免费进行职业培训,免费金额达28.7万元。通过政策扶持,539名下岗失业人员走上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8家民营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504人。

三是切实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作。按照“应发必发”的原则和“个人自愿申请,逐一公示核实,严格审核发证,凭证落实政策”的程序,千方百计加快《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作。今年上半年,对符合办理《再就业优惠证》条件的216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优惠证,并且采取领证参训的办法对所有领证人员免费进行了创业培训,同时,对五星超市、钟灵电脑、双虎家私、XX宾馆等11家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审核认定,其税收优惠、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基本到位。

(四)夯实基础,强化服务,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竞争力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就业及再就业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以及恳请市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大龄和有特殊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较大。“4050”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观念陈旧,用工单位很少招用,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能力又较差,再就业比较困难,目前我县有“4050”人员和身体残疾的下岗失业人员4200余人,其中:有就业愿望而未有就业的人员有860人。

(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启动后,我县已按规定全力做好了受理、初审、上报工作,因为经办银行县建行的上级行未批准承办此项业务,所以县建行至今年未启动此项业务工作。恳请上级帮助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经办银行,以便尽快启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