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样例5]
第一篇。市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陈建国同志系高级工程师,1999年11月起任宁波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矿产科科长。
陈建国同志自参加检验检疫工作以来,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勇于探索,不断攻克技术上的难关,有多项科研和制标项目在国家局立项,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的课题和论文都源于工作、用于工作。由他主持完成的三项科研课题通过了国家局组织的技术鉴定。如《锌精矿中杂质元素的icp—aes法同时测定》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曾获国家商检系统科技成果三等奖;《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icp—aes联用技术及其在商检中的应用》项目完成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因此荣获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科技兴检三等奖。由他主持完成的《icp—aes法同时测定锌合金中杂质元素》、《进口锰矿中钾、钠、钙、镁的测定—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不锈钢中硅、锰、磷、铬和镍》、《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中元素的测定方法—icp—aes法》、《冷原子发生icp—aes法测定痕量汞》、《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铝合金中高含量硅》等实用课题和检验方法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创造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他单独或合作撰写的二十余篇专业科技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并获得了十多次由国家局及宁波局颁发的优秀科技论文奖。
陈建国同志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在完成繁重的检验任务同时,充分发掘仪器的潜在作用,提高仪器利用率,善于在实际工作中探寻研究课题,加班加点搞科研,保证了大量新商品的开验。如出口电池中汞含量的检测;出口玩具、塑料制品、包装材料、服装面料等商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农副食品、化工品以及最近进口涂料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所有这些都不是矿产品实验室分管商品的检验任务,但他总是积极主动地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充分发挥实验室人员和仪器设备的作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检验实际问题,使该类检验业务从以前的每年几十批增加到目前的几百批,不仅为外贸企业的产品顺利出口提供了方便,也开拓了实验室的检验业务范围,创造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陈建国同志严谨求实、以身作则,积极带领全科同志搞科研和做好日常检验检疫工作,牢记严格把关和热情服务相结合的宗旨,坚持依法施检,以质取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2003年4月,他领导的矿产科实验室查获10批进口金属材料残损、短重甚至欺诈行为,计3833.862吨,货值165.8万美元,及时对外出具索赔证书,为国家挽回重大损失。并将事件在媒体上予以报道和曝光,引起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反响和有关贸易方的重视。2003年5月,实验室认真落实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重金属矿产品预警通告的精神,查处宁波口岸首例2032.9吨进口铜矿放射性严重超标事件。局领导对此十分重视,经过与地方政府、海关、港务等各方通力合作,及时将该批货物顺利完成退运,保护了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引起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陈建国同志非常重视实验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参与和组织科内同志参加国内外有关机构组织的水平测试和技术交流活动。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实验室在大型仪器的开发应用、国内外水平测试和国际仲裁中显示出较强的实力。近几年来,他所领导的矿产品实验室先后参加并通过了十多次水平测试。如顺利通过aplac组织的t024煤的水平测试活动,并在这次由27个国家和经济体73个实验室参加的煤样水平测试中,因全部测试指标的robustz值均小于1达到优秀而受到cciblac委员会的表扬。
近几年来,陈建国同志在平凡的检验检疫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2001年荣获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获全国质检系统先进个人,同年被评为宁波检验检疫系统首批学科带头人;2003年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优秀科研工作者;今年被评为2001—2003年度宁波市劳动模范。
第二篇。市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百货大楼经理)“作为一位优秀企业家,新时期的‘劳模’,就应该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有所作为,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为实现**市的‘三新’、‘三最’而努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做的。
**,男,中共党员,**百货大楼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中共**市第十次党代表,政协**市委员会第十
一、十二届委员,**市‘
劳模’、优秀企业家,中国优秀企业家……面对荣誉,他谦虚以对:“这些荣誉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企业的极大关心,是全体员工的荣誉,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我所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整个公司,整个商贸行业。”
他,下乡做过知青、到工厂当过工人;他,睿智、博学、执着、平易近人;他,拼搏进取,永不言输;他,敏锐、干练、果断。
他,被**媒体誉为流通业的“儒商”。
走近他,了解他,你不得不为他而喝彩。
鏖战商海十年磨一剑
**从1982年在雅安商业局至今,在商业领域已经干了整整二十二年,先后出任雅安五交化公司总经理、**市商业局局长助理、副局长、**交电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等职,也正是他十年的全力付出与精心打造,**百货大楼这把有着五十年历史的宝剑,才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1994年3,**百货大楼面对突发事件,处于非常被动的不利局面,职工情绪波动较大,经营业务受到很大影响。为迅速扭转局面,市政府及时任命市第一商业局副局长**兼任**百货大楼总经理。他临危受命,立即开展工作,团结党、政、工一班人,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引进新的营销管理理念,顺应市场经营的客观要求,一面抓紧与外商谈判,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顾全大局,灵活处理,把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一面召开动员大会,教育干部职工树立信心,明确工作任务和岗位责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理顺各种关系,稳定职工队伍,并以拓展经营业务为出发点,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培育家电核心竞争力”,实施“零兼批、零连锁”经营方针,与厂家“共创名牌,共享名牌”,创新打造了“单体公司”的全新批发模式,同时全面导入卖场策划,在本土尚无营销概念之时,即组建了成百大楼专门的营销部门,开始加大推广传播大楼独特的企业文化。
“初试牛刀”,斩获颇丰。1994年不仅消化了800万的损失,还实现利润352万元,稳定了大局,同年公司还荣获**市纳税大户、销售利税综合实力十强,西南明星企业等多项称号。
时至今朝,十年风雨历程,十年辉煌岁月。在**的指导和带领下,**百货大楼由原来的单一百货商场,发展至今已成为拥有大型百货卖场1座,大型专业家电连锁商场5座,大型超市型商场5座,遍布四川的加盟店和批发经销网点300余个的现代化、多元化的集团公司。公司下辖12个子公司、12个参股公司,涉及商贸、餐饮、乳业、投资等多个领域。这些成绩得益于**提出的“二次创业”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导,特别是企业的成功改制,为企业保持基业长青,奠定了坚实基础,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1年,外资、外来企业纷纷抢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机会与压力并存,唯有变者,方是胜者。在企业发展面临的转折关头,**果断提出“二次创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在改制过程中,他多次强调,企业改制事关公司发展大计,又涉及职工利益调整,工作难度大,矛盾突出。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又要充分地了解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在兼顾国家、集体、职工三者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解决好职工的利益。在他的亲自指挥下,企业的改制方案先后6次交职代会讨论,充分征求、听取职工的意见,对职工提出的意见、建议,在不违反政策和企业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都体现到了改制方案中。在方案的实施中,坚持阳光操作,公正、公开,增强改制工作特别是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得到了职工的理解、认同和支持。改制期间1600余员工中,500多名员工自谋职业,500多名员工选择了内退,近500名职工选择了竞聘上岗。事实证明,**是胜者,更是强者、智者。**百货大楼的改制成功,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卓识远见及人文、人本、人情的理念和超前。
十年来,百货大楼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从经营到管理的深刻变革,创下了销售、利税以年均2位数增长率递增的佳绩。每一次成功,都无不体现**的敏锐、干练与果断。特别是在二十世纪末的全球经济低潮中,国内大多数国有零售企业举步维艰,**将“二次创业”的思想注入企业文化中,提出“稳零售、扩批发、抓品牌、拓市场、调机制、强职责、抓管理、降费用”的24字方针,打造“家电做规模、服装出效益”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开创了新的发展平台。2003年,他又与时俱进地提出“掌握命运,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精益求精”,集团经营班子在罗霞总经理带领下,为“二
第三篇:市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水利局)××××是××××市水利局副总工程师、机电排灌站站长,1982年以来长期从事农田水利工作,致力于研究推广新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市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被授予全国、全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市科技兴市先进个人、××××市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劳动模范等荣誉,连续二届当选为××
××市人大代表,2002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市县级唯一)。2004年被授予××××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他研究和推广经济型喷滴灌技术,采用多项技术创新措施,造价降低30%~50%,并广泛应用于山区竹笋、茶叶,平原蜜梨、葡萄、蔬菜、花卉、西瓜等作物,增产、优质,同时节约劳力、肥药成本,平均每亩经济效益500多元,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技术,推广面积达到7000亩。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的专家鉴定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提出“给蔬菜喝天落水,让大家吃放心菜”的新思路,并付诸实践,利用雨水作为喷滴灌水源,从源头控制污染,成为绿色农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张娟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在她12岁那年,母亲遭遇了一场车祸,由于头部受到重创,不但失去了语言能力、失去了行走能力,甚至连自己心爱的女儿也不认得了,她的父亲拼尽了全部的爱以及全家所有的积蓄才将母亲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慢慢地得以康复。家庭的不幸并没有让张娟失去生活的信息和希望。其实人生中许多事便是如此,有曲折有跌绊,学了并非梦想的专业,进了并非理想中的行业,不如意的开端,有的人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能否极泰来,快速地调整频率,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最正确的电波。在自己的努力下,如愿考上大学。从小张娟随着父母生活在化工厂生活区,也曾偷偷跟着母亲下车间,早就认识了化工厂的大大小小的反应釜。父母的教导让张娟深知化工厂的危险性,所以从小就对化工有种莫名的畏惧感。本来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可是阴错阳差地偏又进入了化工这一行。虽然专业却不那么如自己的心意,但是张娟抓紧课上和课后的时间,利用休息时间努力学习埋头苦干,最终成功毕业并进入了宏信化工。那时的她就在想,一定要在宏信化工这个平台上,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从各个岗位的实践开始,先做技术,再做管理,甚至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经过新员入职培训,张娟进入苯酐车间氧化副操岗位独立定岗四个月,2001年底通过竞聘进入dop车间担任工艺员,开始负责车间的工艺技术管理。2002年11月公司组建技术科,表现优异的她又被调入技术科工作,同时分管dop车间技术工作。2003年公司成立生产调度室将原来设备、技术、动力、能源并入统管,她又被领导安排负责公用工程(纯水、原水、空分、制氮)的日常管理和协调。正是这一连串的岗位实践,让她对生产工艺、生产调度以及公用工程系统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和学习,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基本功。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化工工作,就要全力以赴,张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工作环境恶劣危险,哪怕艰辛得难以忍受,她仍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张娟的工作表现没有被公司领导忽略,在这种重大建设项目中,领导拍板决定大胆启用新人,搭一个平台让有潜力的人去发挥一番。2005年11月,公司领导给张娟分配了3万吨dop装置的单釜改造的设计和现场安装工作。可是,那时张娟已经身怀六甲,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不惧凛冽的寒风,不畏孕期的不适,毅然决然地和公司的技术人员共同拼搏在工程一线。2009年是宏信化工技改投入最大的一年,一次投入600多万元进行连续精馏设备和工艺优化改造,随后又投入了500多万元对增塑剂车间的相关设备同步进行更换,这是历时最长、改造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一次项目,张娟也全力投入此项项目之中。那次改造项目是在不停产的前提下进行的,对安全生产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要由对装置十分熟悉、有一定改造经验的人来落实,张娟每天穿梭在两个改造现场,指导外协施工队进行工艺管线的布置和安装,抓好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叮嘱相关安全的注意事项,常常一呆就是半天。甚至一天。有时还必须值夜班,公司对值班干部有着硬性的规定,全夜不允许睡觉,因为值班干部肩负着这整个晚上的工程安全的重任,必须时刻保持警醒。面对闺蜜们对她工作辛苦和伤身的质疑与不解,张娟也只是微微一笑。当那次试车成功,看着如鳞片般雪白的苯酐从切片机里出来,如净水般澄亮清透的二辛酯装在试剂瓶中时,每一个身在现场参加改造、付出汗水的宏信人都禁不住欢呼起来,那一刻,张娟的眼中充盈着热泪,说不清是因为企业即将收获的经济效益,还是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份骄傲。
也许这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觉悟吧。自2000年入党以来张娟始终不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作风和品质,更没忘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这些年中,她的先进事迹不胜枚举,热心为企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倾情资助社区困难儿童,为社企共建出谋划策,体现了对社会,对企业的高度责任感。2008和2009年度连续两年荣膺钟秀街道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在2010年,张娟更是获得了年度崇川区优秀共产党员的殊荣。面对荣誉和赞美,张娟十分低调,在她心中,共产党员无需靠说,而是靠做,自己所做的这些都是自己的一份责任。什么是青春。也许是春的明媚,或是夏的热情,抑是秋的爽朗和冬的静谧,但是张娟给我们展示的青春却是用今天换明天的拼劲儿,是对工作的爱和坚持。瘦小的身躯、黝黑的脸颊,却透露着一股子的自信和从容,这是一种没有丝毫后悔和抱怨的青春,这是一份经历沉淀和升华的知性之美,这是只有以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才能赋予的荣耀,让我们和张娟一起,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