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工就业需借重品牌效应:打造品牌效应

近几年来,以河南省为代表的品牌农民工已开始渐成气候,在大家熟知“林州建筑”、“唐河保安”、“遂平家政”、“长垣厨师”等农民工品牌的同时,这些品牌农民工已经为自己和本县本省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笔者以为,无论从农民工务工特点的转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民工输出也必须要走一条品牌打造之路。

农民工输出要打造品牌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基于对劳务输出和劳务经济总体认识上的升华,如今的劳务经济已经超越了以前那种挣俩小钱贴补家用的初始阶段,而是成为了许多县乃至一些省的支柱产业,农民工务工所得收入高的地方已经占了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半壁江山。对农民工务工需要从认识上升华的理由来自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从数量上来讲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群体,我国现有农民工2.35亿人,占了农民总数的28%。二是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已由兼业变成了职业,务工收入已经成了职业农民工的全部收入来源三是农民工的务工收入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大到什么程度呢。笔者可以举一些例子。截至2008年底,河南省劳务输出人员为21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居全国首位,其中省内转移945万人,省外转移1200多万人,境外就业9万多人,2008年当年实现劳务收入1611亿元,人均7400多元,务工收入已占到河南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收入来源。湖北省十大劳务输出品牌监利面点师所在地――监利县毛市镇,该镇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3万人中,从事面点加工的有2.5万人,外出经商人员年创收入3.75亿元,是该镇农业经济总收入的4倍。而经济相对不太发达的青海省海东地区2008年组织5.2万人到新疆采棉,总收入1.2亿元,人均劳务收入2400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农民工输出要打造品牌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既要把劳务输出当成一件大事来做,同时还要当成一件有科技含量的事情来做,同时也要吸引更多的企业来从事此项工作。目前,河南省关于农民工输出采取的是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有些地方还有四位或五位一体等模式,不管名称上怎么概括,有几点是必须要做好的:要健全劳务输出的网络体系,这个网络对内是要在县、乡、村建立相应的就业服务机构或信息中心,对外则要在主要劳务输出地建立驻外劳务服务机构、维权或法律服务中心等。要在抓好农民工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民工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更大程度上引进大学代培的理念和做法,从而形成培训为就业、培训为品牌的良性循环。做好农民工就业后的服务工作,以不断的反馈信息来引导农民工品牌的形成和发展,直至品牌的更进一步完善。同时,除了政府部门之外,还要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和吸引企业做好品牌农民工的工作,比如四川的川妹子家政、深圳的张全收模式等。■

(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