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先进事迹五
【篇一】
招商:从拒之门外到成为朋友
点一杯卡布奇诺,坐在临窗的位子取出平板电脑,悠闲地度过一段午后时光。这些反映大城市精致白领的影视剧桥段,如今也可以在**市民身边真实上演:去年4月7日,国际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正式入驻**商厦。而把众多国际大品牌引入**的人,正是**商厦有限公司总经理**。
“大品牌入驻**,可以提升城市消费水平和消费品味,也满足了各类消费人群的多元化需求。”记者见到**时,他刚刚结束在上海与雅诗兰黛公司高层的洽谈返沧。为了雅诗兰黛“落户”**,**先后多次带队前往**、上海以及香港总部拜会企业高管,几经磋商和周旋,历经三年不懈努力,双方的合作终于在近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近几年,**商厦先后引进了兰蔻、迪奥等四大国际化妆品品牌,以及浪琴等国际名表和不少高端服装品牌,每一次品牌成功落地的背后,都有**不懈的努力。
“要想让企业实现永续发展,就得改变老商业固有的‘坐商’思维。”**说。因为面对的多是世界500强企业,**坦言,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他和自己的团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吃闭门羹、不接电话、临时爽约,更有对**消费水平的怀疑:“你们那里的经济水平有这个消费能力吗。”
面对这些,**从未放弃,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是他前行的最大底气。寻找机会,积极游说,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一些企业从拒之门外,到开始接电话;
从敷衍的短暂会面,到受邀来沧实地考察。“只要客商愿意走进**商厦,就是把双方的距离拉近了一大步,成为朋友,也能为将来的合作奠定基础。”
在**看来,商业是一份让百姓生活越来越美好的事业,提升城市品位和魅力,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商厦责无旁贷。
扩张:安于现状者迟早被淘汰出局
放下老总“身段”,推开上门买卖转而主动出击去拉大品牌,**是个喜欢给自己“找麻烦”的人。而他的闯劲和担当,从2005年刚刚走马上任**商厦总经理时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显现地淋漓尽致,也让他在公司内有了“少壮派”的称呼。
事情还要从1993年说起,那年,公司贷款五千万元筹建**商厦,五千万元,在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一个天文数字,对公司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成立之初的**商厦,面对的是**市区人民商场、华泰商场等八大商场“群雄逐鹿”的竞争局面。历经十余年风风雨雨,**商厦总算站稳了脚跟。到2005年,企业在经营管理方方面面蒸蒸日上,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众多消费者的赞誉和好评。就在企业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准备就这样平稳发展时,**说这样不行,要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引进更多高端品牌,打造更高端的**化商厦。
“现在的规模已经够大了,**就那么大,哪有那么多的顾客来买东西。”“投资这么大,要是赔了可就前功尽弃了啊”……顶着巨大的风险和质疑,胡勇刚迎难而上,他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在2007年至2012年间建起了**商厦二期、解放西路店和**商厦三期,让一个营业面积1.8万平方米、员工800人的商厦发展成为经营面积16万平方米、吸纳4000多人就业、年缴纳税金近8000万元的**“商业航母”。
预判:提前布局应对电商时代
**商厦各项工程全部投用后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局,验证了**充满智慧的预判和成功的前瞻性布局,让**商厦在这次“寒冬”降临前做足了应战的全部准备。
2012年起,随着电商的兴起,实体商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全国百货零售业整体下滑。而**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提前做出预判,率先引领企业完成从传统百货向**化购物中心的转型,**商厦三期完工后,在两座商厦内引进了数十个全国连锁餐饮娱乐项目,并全市第一家开设多厅影院的商场,将企业打造成为满足百姓“吃、喝、玩、乐、购”一站式需要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其实我们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设计谋划,如果不做好提前谋划,等到建成后再修改将非常困难,也错过了最佳时机。”**说。**商厦在全国实体商业“闭店潮”的冲击下,销售业绩始终飘红。
**说,能够做到这一切,持之以恒的学习,是他的“法宝”。
在**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一大摞《百货商业》《零售世界》等业内期刊和专业书籍。**说,他每天早晨在店内外进行两个小时的例行巡店后,一进办公室就要通过网络、报纸、商业期刊等了解全国百货零售业的最新趋势,洞察行业的细微变化。另外,他还广泛征集职工建议,并逐一回复,一经采纳还要颁发重奖。
事业成功后的**,很多人找劝他投资其他行业,他都不为所动。**说,自己没有别的本事,一生只会做百货零售这一件事,而且相信自己会做到最好。目前,**正谋划**商厦道东购物中心的建设,一幅崭新的商业蓝图正在他的心中徐徐展开。
【篇二】
见到**时,他正在观察自己培育的玉米新品种。“这个品种产量高、脱水快,能适应机器收割,农民收割时无需二次剥皮,一亩地能增产25公斤。”**说,如何在降低种植风险的基础上,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是他这些年一直摸索并坚持的事。
话音刚落,**的手机铃声响起,还未看到来电提示,他便猜测说:“肯定又有乡亲咨询种植问题。”果不其然,有一位老乡从电话里谈起了病虫害问题,**一边听,一边耐心地解答问题,一通电话持续了十分钟,老乡才满意地挂掉了通话。放下电话,**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现在正是种植旺季,大伙儿有问题都会找我问”。这些年,**成了乡亲们的农业“百事通”,在种植上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他们总会第一时间来到合作社或是打通**的电话,且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前些天觉得耳朵不舒服,去医院检查,说是长期打电话造成听力有些受损。”**说,即便如此,只要听到乡亲们迫切寻求帮助的声音,他就顾不得那么多,一心只想了却他们的心事。
记者跟随**来到合作社的办公地点,他指着其中一间房子说:“这间房是重新修缮的,先前着了场大火,我差点就因此放弃了农业。”2015年,合作社的培训室由于线路老化,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火灾,损失惨重。这间培训室里,有**多年来积累的种植资料,也有可以供乡邻使用的农耕工具、培训用具,十几万元的物资和无价的种植资料统统付之一炬,**心疼不已。这场打击,让一向坚强的**动摇了——还要不要坚持下去。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乡亲们开着三轮车、拿着铁锹来到合作社,拉废墟、打扫卫生,有的还拿出兜里的几十元钱想要给他。“有什么困难我们和你一起解决,千万不要放弃,还等着你带领大伙儿致富呢。”听了乡亲们的话,**心头一酸。那一刻,除了感动,他还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他告诉自己:“有乡亲们的期待,我不能停。”
乡亲们的依赖,足以见得**在当地农业领域的举足轻重。其实**年轻时,选择了外出闯荡,并在建材市场闯出了名堂。2003年,母亲突然生病需要照顾,孝顺的**就此回到了家乡。“当时要陪在母亲床前,家里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家人的生计,我也要做点事情维持生活。”**说,回到家乡后,他做回了农民,开始了和农业的不解之缘。
合作社成立之初,面对种植作物单一、经济效益差的现实,**艰难摸索着出路。随着党中央号召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他的思想逐渐打开。查阅了各种资料后,**带领有种植意愿的农户,到费乌瑞它(马铃薯的一个品种)的种植基地——内蒙古乌兰察布考察学习。这次考察让**找准了方向,决心打造订单农业,种植费乌瑞它。经过多方了解,**得知,山东滕州的一位刘老板经营了一家大规模马铃薯销售公司。为了见刘老板一面,他不惜在刘老板的公司外啃馒头、吃榨菜等上几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诚意打动了刘老板。刘老板在考察了吴桥的土地后,与**签订了上千亩的订单。2013年,乌兰察布的马铃薯产量小,质量也不是很好。而吴桥士学粮棉种植合作社的马铃薯品相好、产量高。了解到当时的市场情况后,**主动找到刘老板说明情况,要求刘老板提高回收价格。经过多次洽谈协商,刘老板最终同意以0.7元/斤的价钱回收。当年吴桥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800亩,每亩产量6000斤,为全县种植户提高收入200多万元。
从马铃薯开始,**科技兴农的步伐再也停不下来,他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带领乡亲们种植香菜、玉米、小麦等。在上一轮的小麦实验示范推广中,小麦衡4399在8个品种中脱颖而出。这个品种在吴桥的5个乡镇上万亩的土地上进行了种植,亩产量提高大约150公斤。为了宣传农业科普知识,**每月还会抽出时间,到23个村庄义务放电影,对当地种植的玉米、小麦、辣椒、棉花进行技术指导。由于工作太忙,不到60岁的**,已经显得有些苍老。周围有人劝他:“别这么拼了,身体要紧。”对此,**总会摇摇头说:“只要大伙儿还需要我,我就得尽我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篇三】
走进**的“发明”基地——位于******分公司发动机部的“**创新工作室”,创意气息迎面袭来。展厅内,**三年来进行技术革新的各类产品逐一陈列。不远处,几名工人正围拢在一台发动机旁打开侧面护板,拆卸进排气系统,讨论机器的构造和组装。
“在以往的培训里,发动机的展示都是静态的,这是我自行设计的‘发动机动力传输教具项目’,是想让学员更直观地了解汽车‘心脏’的工作过程。”**说,工人们在生产线上遇到任何操作不方便、不舒服的地方,都是他创新的灵感和动力。每逢此时,他总会脑洞大开想法儿改进,尝试摸索新工艺新方法。
**今年27岁,**人,岁数不大却是******分公司的名人:提前数年破格晋升车工高级技师,集**省劳动模范、**青年五四奖章、**省技术能手、**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诸多“光环”于一身,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赛区和“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赛区等诸多赛事中名列前茅,在******分公司的支持下,成立了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
生产中,有些发动机在某个工序出现问题,批量出产后如果退回原来的环节进行维修,会占用整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去年,**创新工作室计划定制一个维修平台,造价估测18万元。“那时,也是因为对发动机生产装配工艺了然于胸的自信和底气,我就琢磨着自己动手绘制了维修台设计图,随后采购原材料,组织工人们自行设计制作。最后算下来,花费不到4万元。”在发动机部的装配车间里,望着眼前这个刚刚投用的环形维修平台,**露出会心的笑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篇五】
**,男,**年5月出生,中共正式党员,研究生文化程度,**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该同志任主任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始终成为全省农发系统一面旗帜,连续七年评为全省先进市,全省农业开发现场会两次在**召开,**创先争优和项目创新的经验在全省先后推广。**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评为**市十大新闻人物,**年被中共**省委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先进典型。**日报、**经济日报、**电视台、**电台、长城网、中国日报网、人民网、新华网等13家媒体先后采访报道。工作成果特别突出。**年**农业综合开发在全省率先实现“四个榜首”(综合考评、争取资金额度、落实高标准农田数量、农业开发全覆盖),成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标杆市。农业开发项目财政资金规模由2007年前的不足5000万元,提高到今年近五亿元,带动投资规模近30亿元,比7年前翻了七番多,居全省首位。项目效益特别显著。近7年,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98万亩,包括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9060万公斤,占全市同期新增农业生产能力的65%。产业化项目新增产值89多亿元,受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累计增加2、1万元。项目区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