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是××××市水利局副总工程师、机电排灌站站长,致力于研究推广新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市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被授予全国、全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市科技兴市先进个人、××××市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劳动模范等荣誉,连续二届当选为××××市人大代表,2002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市县级唯一)。2004年被授予××××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他研究和推广经济型喷滴灌技术,采用多项技术创新措施,造价降低30%~50%,并广泛应用于山区竹笋、茶叶,平原蜜梨、葡萄、蔬菜、花卉、西瓜等作物,增产、优质,同时节约劳力、肥药成本,平均每亩经济效益500多元,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技术,推广面积达到7000亩。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的专家鉴定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提出“给蔬菜喝天落水,让大家吃放心菜”的新思路,并付诸实践,利用雨水作为喷滴灌水源,从源头控制污染,成为绿色农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
他编制“四明湖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报告”及多期可行性研究报告,为该市分别获得三期灌区改造项目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国家立项(中央补助资金1800万元)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同时设计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这些项目已经建设并发挥效益,灌区面貌一新,全省农田水利促进效益农业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期项目的申报工作。
他主持230座大口径排涝泵站和抗旱泵站的节能改造和新建,总装机1.5万千瓦,受益面积25万亩,抗旱翻水和抗洪排涝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年节电150万千瓦时,减灾节本效益1250万元,特别是2003年设计建设2座四明湖总渠泵站,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战胜高温干旱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主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和设计,根据该市平原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是主要低产因子的实际,推广应用深沟排水、渠道防渗、暗管降渍等国内外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从根本上改善了生产条件,农业厅在姚拍摄电视片《园区水利化》,多次在中央和网省电视台播出。省内外1000多位专家和德、日、美7国学者前来考察。到2003年底全市已建成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标准农田36.8万亩,为种植结构调整、效益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6篇在国际会议上用英语宣读,向世界宣传中国××××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成就,展示中国水利工程师的风采。主编《节水灌溉》、参编水利部教材《水稻灌溉新技术》已出版,《节水灌溉新技术》在《今日科技》上连载12期,还到各地作科普讲座,为××××、××××、乃至全省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发挥积极作用,产生较好的经网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来自农口系统的××××、××××两市的人民代表,他特别关注农业、农民,相继提交了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等几十件议案,反映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心声,为政府工作作参谋,多次评为优秀议案。
他非常注意廉洁自律,为不加重农民负担,下乡时尽量避免就餐,为节约单位费用,经常乘公共汽车出差或下乡,可是对同志却非常的大方,每次科技奖下来,作为负责人的他总是与课题组成员平分,几年前他听说有位老同志病重,马上去慰问,并带去了照相机,为老人补拍“夫妻照”;当他从报上知道曲啸教授病倒了,就寄去几百元钱,1998年9月悄悄向“长江抗洪牺牲的第一人”家中寄去500元(当时全国性的损灾尚未开始)。前年本系统有位职工的孩子得重病,他捐助了1000元;去年当听说有位老模经济困难时,他送去1000元,并带去节水灌溉设备,向这位农民老模传授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