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野外调查小结

茶亭镇野外调查小节

参与人员:曾庆农陈佼佼编写人员:陈佼佼

实施单位: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日期:2013年4月

一、乡镇简介

茶亭是革命先烈郭亮的故乡,地处长沙市北大门,北接湘阴,东临涅罗,区域总面积89平方公里。茶亭镇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34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200户,总人口33306人。

境内交通便利,芙蓉大道、郭亮大道纵贯南北,梅铜公路、茶东公路、电厂大道横越东西,即将竣工通车的京港澳西线贯穿全境,并设两个互通。山水资源丰富,风景秀美怡人,东北部群山绵亘,山脉向西南延伸,九峰环抱,如坐椅中,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树种资源丰富,珍稀名木众多,山水相依,风景秀美,山泉飞瀑相连,溪水常年不断,还有水库11座,其中小型水库两座,湖面波光粼粼,清澈如碧,可静心垂钓,可凭栏观看。人文底蕴深厚,民风民俗淳朴,郭亮纪念园传颂革命精神,催人秉志奋进,惜字古塔巧夺天工,誉为世界奇观。

曾经的茶亭是相对偏远、基础薄弱、生产生活均较为落后的一个边远乡镇,但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望城由县改区的重大变化和周边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实施,茶亭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2012年,全镇三次产业总产值24.58亿,是2007年的2.35倍,年均增长19%;财政总收入4200万元,是2007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11184元,增长5821元,年均增长16%;全年完成税收1149万元,比2011年增长23.3%,其中国税501万元,地税648万元。

二、地质环境条件

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属亚热带气候区,特征显著。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旱,冬季少严寒,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年平均气温17℃,1988-2005年,年平均降水量1500mm,年平均总日照1600小时,适宜于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2005年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4.5℃,年降水量1005.4mm。

每年雨季从3月至4月上旬开始,雨水集中期多在4-6月,随着副热带高压北移,一般至7月有上、中旬雨季基本结束。近十余年降水量较多的为1998年,达1922.1mm,属少见的高值年;降水较少的2001年,全年降水1139mm,相当于正常年的73.45%。地貌属湘江河流阶地,已丘陵化,多为缓坡和斜坡,植被发育。

三、调查概况

1、调查人员和调查时间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和精神,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共成立4个调查小组,格塘乡由第一调查小组负责完成,组长曾庆农,组员陈佼佼,乡镇配合人员为茶亭镇国土中心所胡顶立。

格塘乡地质灾害调查从2013年4月22日开始,至5月2日结束,调查时间共7天。

2、完成的工作情况

本次调查共完成调查面积89km2,9个行政村,一个社区,观测路线50km。共查明各类调查点39处,完成野外工作手图1份和实际材料图1套。

调查点为39处。(其中地貌点2处、地质点12处及居民点11处、滑坡点4处、塌陷点3处、崩塌点3处、水利工程点3处、水文点1处)

四、地质灾害分布与发育特征

1、地质灾害类型及灾情险情

根据本次调查,茶亭镇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一般。茶亭镇共查明地质灾害10处,其类型主要为地面塌陷(3处)、滑坡(4处)、崩塌(3处)。灾害点密度为0.2处/km2。

本次调查的10处灾害点,按规模划分小型10处,按灾情划分小型10处,按险情划分小型2处,其他6处不存在威胁。其中有2处曾发生灾害,郭亮村枫树塘组滑坡毁坏公路,造成直接损失35万元,郭亮村棉花组崩塌毁坏房屋,造成损失2万元。其余4处灾害点未造成直接损失;有4处灾害点仍存在隐患,狮子岭村狮子塘组共威胁房屋3间,威胁财产3万元,;郭亮村谭家庄组威胁房屋3间,威胁财产2万元;西湖寺村老铺子组地面塌陷威胁财产100万元;戴公桥村阿弥石组崩塌毁坏房屋,为造成损失2万元。

2、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本次调查的10处灾害点,分布于全乡的5个村,其中郭亮村4处,狮子岭村2处,戴公桥村1处,谭家园村2处,西湖寺村1处。

从空间上看,灾害点分布较分散且稀疏。

从地层岩性分布来看,该乡10处灾害点中有8处地质灾害点(4处滑坡2处崩塌2处塌陷)位于qp的砂砾和粘土中,2处地质灾害(塌陷和塌陷)分布于该乡花岗岩地层中,但是总体来说,调查的10个灾害点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乡境北部有多处石灰岩采石场,目前仍然在开采,破坏了植被和美观,同时在开采面形成的人工高陡边坡,为发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创造了条件。

3、主要地质灾害点特征及防治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的实际情况,区内灾害点存在较大隐患有;西湖寺村老铺子组地面塌陷,

该地面塌陷位于西湖寺村老铺子组,地理坐标:x:3151552,y:19681568。据调查,该地面塌陷陷坑单体中坑口规模最大的为8平方米,深度最深的为2米,变形面积最大的为16平方米,在陷坑群体中坑口口径最小的为0.5米,最大的为7米,坑的深度最大的为0.3米,最小的为1.1米。1998年由于开挖路基放坡过陡,加之放炮震动等因素,形成了该地面塌陷。从该年至今,塌陷一直存在小崩小滑现象,最严重的堵塞公路排水沟,目前陷坑上有多处危岩体,会因为风化和雨水浸透发生崩滑危险,威胁公路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建议在该斜坡边设立警示标志、对斜坡危险地段放坡减载、加强监测,出现险情时及时上报。

五、结语

本次调查,对区内地质灾害的情况和地质环境条件有了较为详细的掌握和了解,并对存在安全隐患,有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斜坡和沟谷进行了调查,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宣传,并传授居民临灾识别方法和避险自救措施;协助当地政府建立了群策群防网络与防灾减灾体系。

本次调查工作,得到了新田县国土资源局、十字乡政府、十字乡国土所以及各村干部大力支持,为我们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第二篇: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总结**县野外调查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落实好《***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省厅组织研究制定了《***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要求》。我们根据编制要求的内容与县一级国土厅进行了协调,在***2003年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进行野外实地核实与调查工作。现将工作任务与取得的成果汇报如下:

本次工作有2个人参与,4月17日到达***,4月18日早上组织培训,下午赶往***。4月19日在***国土资源局支持下进行野外踏勘至4月22日结束共持续4天。4月23日早上在***国土资源局进行工作汇总和收集相关资料。野外踏勘涉及7个乡镇,对各个乡镇2003年已统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核实,特别针对危害程度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重新整理,更新数据,然后填地质灾害核查记录表。以及针对2004年至2011年期间新增加的的地质灾害点先确定其灾种,然后填地质灾害点野外调查表。

此次工作取得的成果。***共调查20个地质灾害点,其中8个新增点,12个核实点。其中有6个需工程治理,2个需搬迁避让,3个延续工程治理。

本次工作得到***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股的***大力支持,在四天时间内,***涉及到的险情大,灾情大需要进行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的隐患点,我们一一走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对于工程防治类项目,初拟订工程方案、估算工程量和资金数额;对于避灾搬迁类项目,先确定有无搬迁条件,有搬迁条件的列入搬迁计划,搬迁费用暂参照当

地民政部门因灾搬迁补贴标准计算。对已有防治工程进行现场调查评估。主要是因为先前实施的一些治理工程项目,可能由于设防标准偏低、工程不配套、维护管理措施跟不上等原因,造成工程防御能力不足,一旦遭遇规模较大灾害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我们重点考察上述三种情形。同时我们还对2003年登记在案的险情在中型以上的隐患点进行排查,从实地走访调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隐患点变形迹象不明显,并且近几年没有出现新的变形迹象,所以我觉得本次进行避让搬迁与工程治理的隐患点是***在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解决的。

此次***之行,学到了很多东西,参加了资料的收集工作和野外地质灾害情况的实地考察,让我对***的地质灾害情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跟谈老师一段时间的野外学习,让我对地质方面有了一定的深刻了解。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在进行野外调查的过程中,我以极强的责任心,吃苦耐劳的精神,取得了比较好的资料以及工作上的一些进步,也学到了很多实际工作的经验,主要有罗盘仪、gps的使用方法。在工作中,不怕吃苦,有责任心是我最大的特点,我会继续把这些优点保持下去,但工作中也有很多不足,因为不熟练,或是粗心而犯的一些错误,都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在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引以为戒。

第三篇:周边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实地排查人员签名表:

安监科:

技术科:

矿建科:

地测科:

二0一0年六月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周边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目前,我矿把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扎实抓好矿井周边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为此特制定矿井周边地质灾害调查调查报告。

一、成立地质灾害调查领导组组长:赵俊生

副组长:宋佶和、刘补生、林广仁、谢雪峰、贺双平成员:张建新、任虎云、李金平、王文兴、薛兔、

田蛇保、李文林、何英杰、李刚、张敬东白建国、李琦、

二、地质构造

井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山西断隆的西缘,鄂尔多斯台拗的河东断凹部位,发育有近南北向的褶皱及高角度的正断层。区域构造主要有离石大断裂和中阳-离石向斜,本井田位于中阳-离石向斜中段东翼。

井田构造简单,基本上为一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地层倾角在1~5°之间,平均3°。在大土河村及冯家焉村附近有次一级向斜发育。

三、矿井周边采空区情况:

2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为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领导组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25号文件整合的主矿井,整合后的井田面积为13.1501km2,由山西大土河永君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吕梁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吕梁离石区永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及一些“关闭矿井”组成。

根据永君煤矿地质资料描述的采空区有4号煤层原新崖上煤矿的采空区、原贾家沟煤矿二坑口范围内的采空区、贾家沟煤矿西南部采空区、原霍家坡煤矿西部采空区。

根据师家峁地质资料描述显示的采空区有原师家峁煤矿井田西部边界采空区。

根据永兴煤矿地质资料显示原永兴煤矿井田南部4号煤采空区。

四、相邻矿井分布情况

我矿井田范围属中、低山丘陵地貌,区内地形复杂,侵蚀冲刷强烈沟谷发育,井田内全部被第四系全新统、中上更新统,上第三系上新统所覆盖。井田内发育的地层由下至上有: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全新统的地层。相邻矿井有:北邻山西吕梁离石王家庄煤业有限公司,西北部为山西吕梁离石炭窑坪煤业有限公司,西南部为山西吕梁中阳小土河煤业有限公司,东南部为罗家峁煤矿,东北部为张家沟煤矿,东部为贾北里煤矿,矿井周边村落有潘家沟村、冯家焉村、新崖上村、乔家庄村等,矿井周边地貌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现将各地区地质灾害调查汇报如下

3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五、各地点地质灾害调查情况

我矿组织安监科、技术科、矿建科、地测科于6月28日、6月29日经过俩天对矿井周边区域进行实地排查,地测科负责测量、记录数据。

1.地表采空区塌陷情况:

根据现场实地观察分析潘家沟煤业公司上部采空区、霍家坡煤业上部采空区、贾家沟煤矿二坑采空区以上地表均未发现任何地质灾害征兆,其中冯家焉村落周边,水土流失较严重,受地下采空区的影响地表有裂隙,裂隙分布较少,裂隙宽度在1—3cm,部分裂隙情况正在核查,山体有明显下沉情况,下沉高度20—30cm。我矿将对上述地区下沉情况继续做进一步跟踪调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一旦发现新的情况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

2.乔家庄沟由于搬山、填方导致排洪沟不畅通

3.主、副斜井排洪沟不畅通

4.厂区、煤厂涵硐口有杂物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在雷雨季节应加强“雨季”三防工作,预防水害事故和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

韭菜坝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办公室

编制:李真明二o一二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