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督质量安全交流材料

*市*区财政监督检查局的工作,在省、市财政监督部门的指导与帮助下,在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提高财政监督工作质量为核心,以保证全区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为目标,促进全区财政监督工作深入开展,现将几年来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向领导和同志们做如下汇报。

一、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夯实财政监督基础

*区财政监督检查局于20*年8月正式成立运行,现有编制10人,副科级建制。成立之初,局领导把提高人员素质放在工作首位。因为只有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高的监督检查队伍,只有得到全区被监督检查单位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才能高标准的完成监督检查任务。为此,我们一方面努力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大局意识、法制意识、廉洁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敬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又着重加强干部的业务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育与培训工作。首先,每周五下午为集中业务学习时间,并积极鼓励干部自学,现大专以上学历10人,占100%,中级以上职称9人,占90%,高级职称3人,占30%;其次在业务学习时向全体财政干部讲授财政监督检查业务知识,由监督局干部轮流主讲,这不但使财政监督检查知识得到普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全体监督干部的理论水平;此外,自20*年2月1日《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20*年3月1日《财政检查工作办法》分别实施以来,我们采取挂条幅、办宣传栏、写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为财政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财政监督理念完善监督检查方法

在监督理念上,我们能够把“财政监督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财政改革与财政管理相结合”,寓监督于管理之中,始终坚持财政监督跟着资金走的特点,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加大事前审核、事中监控的力度,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融合,迎合党中央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以确保财政资金合规、安全和有效。实现监督理念从单纯的“挑毛病”向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转变。

在监督方法上,我们本着对财政监督本质和职能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总结以往财政监督工作的实践经验,借鉴其他财政监督部门成功的工作方法,制定出一整套适合我区财政监督检查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在检查准备阶段,首先要制定检查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计划是按照监督检查局的职能要求,将财政部门内部各业务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的职能归口监督局,年初由各业务机构提出年内监督检查的工作要求,再依据上级工作部署和本部门的工作安排,结合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并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范围。这样既理顺了财政部门内部业务机构的关系,也提高了财政监督整体成效。然后配置检查力量,根据制定的年度计划,实行组长负责制,并制定检查方案,下达监督检查通知书。在检查实施阶段,首先了解基本情况和基本财务状况,以及了解近期内有无其他监督部门对同一会计期间的检查,有检查结论的我们予以采用,避免重复检查。然后查阅资料,实施检查,填写工作底稿。在检查处理阶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据财政部《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出具检查报告,通过与被检查单位交换意见、审理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的落实、检查资料的归档等几个环节完成整个检查工作。

三、创新财政监督机制提升监督检查质量

我区的财政监督坚持收支并重、内外并举、监管结合的原则,使财政监督渗透到财政各项重要工作中。从过去的微观监督转变为宏观监督,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审核、事中监督控等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比如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我们从招投标时开始参与,对中标单位的信誉,采购商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质量等全过程监督,并享有否决权,大大提升了财政监督检查的力度。由重收入监督转达变为收支并重的监督,防止应收未收,跑冒滴漏,着重对“收支两条线”的检查,还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了非税收入的检查,实现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事后专项检查,日常监督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具体体现在:对预算收入监督,由纳税人解缴税款的监督转向征收机关执行税收政策情况的监督;对预算支出的监督,由对用款单位的监督转向对预算执行部门的监督;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的监督,由直接对企业单位的监督转向对中介机构的监督。我们还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渠道,对预算的拨付、使用及时监控,把违法违规现象消来在萌芽状态。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有些预算单位采取通过下属单位转移资金的方法来私设“小金库”。他们通常将拨付下属单位的资金挂在所谓的往来账户上,因此,在遇到此账户时就应注意其资金收付业务是否正常,是否有通过此账户转拨资金的情况,若有,应延伸审计资金拨付单位,审查奖金的具体去向,核实是否已将资金转移到“小金库”。

总之,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不断学习,摸索经验,在学习与实践中提高自己,希望在这次经验交流中取长补短,更好的为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加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