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普法调研文章选登
六五普法调研文章选登
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基础性工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新型公民,这是摆在我们农行广大员工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20多年的普法,对广大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现实和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确立工作思路上,“一个调”,科学性不够;在制定工作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在宣传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在宣传教育活动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在宣传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现实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农业银行将践行“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的企业使命,传承“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的企业愿景,坚守“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全行将秉持“五大理念”,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合规创造价值,责任成就事业”的管理理念,“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的风险理念,“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
的人才理念,普法教育将贯穿农行全部的改革与实践活动。因此,仅就农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分析行情,理清思路,在精心打造好普法系统工程上狠下功夫,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下面,本人结合多年来在银行普法教育中的亲身感受,从农行员工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和怎样深入根治方面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我行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
(一)历史分工和市场定位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仍然影响着现阶段农行人的行为方式。农行恢复初期员工构成主要以乡镇营业所人员为主,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形成了农行主体文化,并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和农耕文化特点。农业银行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人才培养方式,使其独特的文化不断延续,既延续了传统美德,又夹带着负面因素影响着现代化步伐,表现在普法教育及合规操作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个别人忙于事务,产生普法教育可有可无或者与己无关的糊涂观念,不理解普法教育正是一项事前“防火”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不让“火灾”发生。
(二)独特的员工结构制约着法制观念更新速度。目前我们商洛农业银行员工基本上是两大结构群体:新入行青工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工作的员工,即一部分是学生出身和转业军人构成的青工队伍,人员成分复杂,思想不稳定,可塑性强,且每个人的知识层次.生活阅历、思想觉悟、业务技能千差万别;另一部分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招工入行的老职工,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历史变革,青春韶华献给农行,同时也得历炼国有银行改革上市前的阵痛,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和市场开拓环境,法律知识与思想观念倒逼着,非更新不可,这部分人接受的普法教育基本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理论,虽然后期也经历了多次教育普法教育和实践锻炼,有相当多的人员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也出现了部分精英人才,但就员工队伍整体结构而言,新鲜血液补充太慢,员工年龄没有形成梯次结构,尤其在县域,人员老化、合适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普法教育速度和依法管理手段的应用程度。引导这两股力量成为农行大厦的“栋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银行普法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制度设计和流程再造滞后致使普法教育忙于应付。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农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产品种类、客户构成、服务手段等发生了深刻变化,随之各种制度、办法、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等不断出台,但由于缺乏超前性、相互关联性、前后衔接性和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漏洞预见性,在普法教育中表现为不顺畅、不自然,难以国家法规有机地结合起来。内部风险防控总处在亡羊补牢状态,依法合规监督对同样的问题重复着检查—纠改—再检查—纠改的路径。
(四)自卑心理拉开了与普法教育理念的差距。农业银行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改革的步伐较其他国有银行相对慢一些,自然从形象、环境、影响、乃至员工待遇等方面也略逊一些。这样部使分员工在攀比中产生了自卑感,特别是习惯了“吃大锅饭”的那部分员工,把抱怨、牢骚等情绪带到工作之中,对普法教育新理念抵触,对普法教育知识不求甚解甚至排斥。这就是自卑心理使然,是推行普法教育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最大障碍。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即。人力资源、设施资源、平台资源和经营管理上有新突破。就农行实际而言,重点培育和建设以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这四支队伍。全行上下普遍建立健全普法“三员”骨干队伍(宣讲员、辅导员、内训师),并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轮训。各支行都要设定一名普法联络员,定期汇报工作,反馈信息,真正做到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在平台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全行以“分行网站”宣传形式为载体,搭起具有本地特色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充分利用各行公开栏目,开设
“法律橱窗”,每周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开辟“法制专栏”节目,采取“以案说法”、“法制讲座”等形式,通过电脑网络覆盖面,把法律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并在完善中抓提高,在提高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搞突破。工作实践中,负债营销上坚持存款工作“五不准”(不准帐外经营存款,不准擅自提高利率拉存款,不准弄虚作假虚增存款,不准打埋伏隐瞒存款,不准组织无效益存款),在财务管理上坚持“五个严禁”(严禁以贷收息,严禁做假帐,严禁帐外列支,严禁不按程序私自采购,严禁私设“小金库”),在业务经营中坚持做到“三个坚决”(无效益的存款坚决不要,有风险的贷款坚决不放,违规经营的事坚决不做),促进各项业务稳健、有效发展。通过落实严厉的惩戒措施,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制裁和打击力度,长期保持高压态势,以外力的强硬震慑使想作案的人“不敢作案”;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强化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和约束,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不给作案者留下可乘之机,以严格管理使想做案的人“不能作案”;通过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感情沟通和行为规范,以文树人、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潜移默化的理念塑造,牢固构筑员工自觉防范案件的思想防线,使员工在主观意愿上“不想做案”。在经营管理中,始终把防范操作风险作为普法教育的着重点,把强化员工思想引导作为普法教育的立足点,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员工进行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员工合规经营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法规制度入脑入心,把法规制度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到实处。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银行内部各业务条线、产品种类、作业线环节和不同的管理层面,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的角度,用全局全程的视野,去把握法制宣传教育的每一个方面和层次,才能在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结中,不断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更新普法观念,正确分析行情,面对现实,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剖析困难,克难攻坚,建立赢得夺取未来的战略基点,提高农行竞争力,使我行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