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应急局普法工作经验介绍材料

近年来,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探索,将法治乡村建设和基层普法作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按照“准、全、实”的标准落实,逐步消减普法盲区内人群,注重普法活动向基层延展,向真正需要应急法律知识的快递小哥、农民兄弟等人群拓展,打造具有xx特色的大普法格局,增强了受众人群的安全意识,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完善制度体系,普法教育突出一个“准”字

坚持把“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作为工作导向,完善制度体系,普法教育首先突出一个“准”字。一是制定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了各级应急系统作为普法责任主体应承担的普法工作职责,编制规范性文件汇编,以共性责任清单的形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二是制定下发“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目标措施,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普法“施工图”如期完成三是修订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明确x个执法任务科室的x类职权类别x项权责清单内容,公布行业监管责任科室的普法宣传细则,普法责任制得到了量化、细化、精准化,实现普法责任“包产到户”四是开拓应急普法新路径,突出做好在重要文件宣贯、法治文化阵地、以案说法、重点人群法律普及的“四个重点”,工作重心从安全生产向应急管理、从制度向机制、从重要节点向常态化延展的“三个延展”,做到普法责任与主体责任结合、培训教育与普法教育结合、专业化和社会化结合的“三个结合”,打造了具有xx特色的“四三三”普法新路径,形成了普法工作的“大合唱”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凝聚工作合力,普法教育突出一个“实”字

坚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作为根本遵循,凝聚工作合力,普法教育突出一个“实”字。一是实施普法责任主体普法工程。市县每名执法人员结队联系1个学校、1个村社区、3个企业的普法帮扶工程,坚持重要节点必须到场开展普法教育,“八五”普法期间实现全覆盖。xx县应急管理局作为“七五”普法试点单位,总结了“固定服务”和“按需服务”、“现场值班”与“线上值班”、“积极参与”和“精准服务”的普法“三件套”,深受农民兄弟欢迎,体现了“xx温度”。同时,依托乡村广场普法宣传平台,在社区公园、广场、乡村服务场所等设置专题展板、墙画、挂图等,定期制作推送有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二是开展多部门合作的送法服务活动。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我身边的应急故事”征文评比活动,获奖作品连载在《中国应急管理报》等媒体。2021年在应急普法作品征集中,教育系统征集动漫、海报等作品x件。与市总工会合作,组织开展“安全xx杯”知识竞赛,引导企业参加“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与政法部门合作,开展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市应急管理局推荐的《xxxx》被评为2021年度政法优秀新闻作品网络类特等奖。与交通部门合作,发布xx市“应急安全公益大使”“网络应急推介官”,设计“安安全全”应急卡通形象,推出“安安全全应急小课堂”,在人员聚集场所滚动播放。三是拓宽公益性普法活动的受众人群。针对农民这个易忽视的群体,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向社会公众普及消防、洪涝等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xx县普法志愿者针对村民文化学历素养不高问题,变课堂灌输式为内输唠嗑式的普法教育,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引导村民从思想上发生转变,提升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受到农民兄弟点赞。利用重要节点,让更多的公众走进活动现场体验应急科普技能、防灾减灾体验等,近距离学习安全防灾技能。2021年安全月期间,开展“安全生产xx行”活动,开设“书记(局长)话安全”主题报道和“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普法活动x多场次,解答法律咨询近万条,受到群众好评。

应急管理普法工作,没有“暂停键”,只有“快进键”;没有“休止符”,只有“催战鼓”。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不断适应新常态新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高标准启动“八五”普法任务,为全社会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