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法制宣传活动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在全区公民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和总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人大决议要求,细化内容,量化指标,区分责任,明确任务,确保“五五”普法规划圆满完成,推进全国强区建设和依法治区进程,实现我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二、分段目标
年主要抓好“五五”普法的全面启动,打好基础,强劲造势,营造氛围;年主要抓好“法律五进”活动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试点,创新形式,总结经验,形成亮点;年主要抓好典型经验的推广普及和中期督导工作,形成整体推进态势;年主要抓好巩固面上普法成果,注意总结我区普法工作的特色经验,并加大对重点单位、薄弱环节的指导与督导力度;年主要抓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好自查自评、补缺补漏,保质保量完成“五五”普法工作任务。
三、责任分工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教育融入政府决策、行政执法、教育培训和为民服务工作中,实现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机关、单位普法。要把法律法规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充分利用机关、单位的学习园地、网络等阵地,建设机关法制宣传资料信息平台,为公职人员学法提供条件。
1、行政机关。区司法局负有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的重要责任。建立健全公务员学法制度,每年定期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坚持每季度一次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与年度考核工作结合起来。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着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议政、依法监督的能力。完善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和学法登记制度;实现领导干部法律考核档案管理与组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衔接。人事部门要加强与组织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干部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基地作用,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工作计划和培训规划,将法制课列入培训课程。
行政执法机关负有对社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职责,要突出行业(部门)特点,制定对本行业(本部门)公职人员和工作、服务对象的法制培训计划,报依法治区办公室备案。对内要以着力掌握与本行业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为重点,对行业执法人员进行岗前考法、岗位法制培训,建立年度学法考核制度,加强与执法相关的职务犯罪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法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准确执法。对外要对执法范围内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包括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外来务工人员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月、服务周、纪念日等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法治化服务管理水平。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确保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严格程序、强化监督,全面推进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平安等主题,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2、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组织,有的事业单位还承担着由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职权,成为行政主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着力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岗位培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全区公职人员普法教育考试范围,区教育局要将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之一。
(二)社区普法
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各街道办事处要把对社区居民的普法教育工作纳入街道及社区发展规划,纳入街道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对法制宣传教育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社区普法要实现“六个一”,即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建设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传队伍,建立一套居民学法制度,每月开展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和每季度在社区采用不同形式为居民上一堂法制课。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政府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创新社区普法途径和形式,针对社区特点和居民的接受能力,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切实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着重抓好普法队伍教育。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学习培训,提高专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兼职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鼓励政法机关离退休人员、法律工作者、院校教师、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加强普法联络员队伍建设,成立“五五”普法讲师团与师资库,面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及时、有效地为各部门、单位提供普法师资。
5、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编印“五五”普法系列丛书发至基层,努力强化普法工作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力;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寓普法宣传于文化娱乐中,组织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节目进行演出,增强法制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阵地的普法作用,广泛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进行普法宣传,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认真组织好一年一度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综治宣传月”和“国际禁毒日”等法制宣传工作,组织、整合和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大力宣传宪法和各类专业法律法规,以营造全社会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三)考核验收阶段(年下半年)。围绕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研究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普法综合考评指标体系,作为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的检查标准。自下而上组织普法工作综合调研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基层普法教育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