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双政策的改变意味深长

积极应对物价屡创新高

财政、货币双政策由过去两年来的“积极与适度宽松”搭配变为“积极稳健”相配,这一改变意味深长。

“货币政策由两年来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是对当前流动性过于宽松、物价屡创新高等复杂形势的积极应对。”交通银行(5.70,0.11,

1.97%)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当前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意在让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回归常态,有利于稳定价格总水平,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基调的变与不变间,凸显出当前形势的复杂性。”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认为,“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只需集中力量对付一个‘敌人’,当前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变得逐渐多元:既要反危机,又要反通胀,局面更加复杂。”

对中低收入者增加补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减少囤地囤房又囤物等投机炒作

“会议提出把好流动性总闸门,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从货币投放过快到物价开始上涨,其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刘煜辉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广义货币供应(m2)已达71万亿元,成为全球货币最多的国家。基于对流动性过多的担忧,一些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到囤地囤房又囤物的行为中。“只有让货币政策回到稳健、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企业才会对市场有一个相对正确的预期,市场上的投机炒作行为也将有所减少。”连平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