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局长强化社区建设调研建议

社区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如何加强社区建设,发挥社区作用,积极构建现代化新型和谐社区,是新形势下值得深入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成效及问题

**县在乡镇机构改革后,社区居委会达到63个,社区居民22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其中,江口镇辖11个社区居委会、80个居民小组,城镇人口10万人。近年来,全县以江口镇为重点,以创建“绿色社区、平安社区、惠民社区、文明社区、就业模范社区”为目标,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狠抓社区居委会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卫生、公安、劳动保障等“四进社区”服务活动,有效促进了社区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20xx年4月,江口镇城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社区服务示范城区”。20xx年10月,江口镇新华街社区被市政府授予“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但是,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行的社区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凸现出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七不”上:

一、社区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市社区和乡镇社区、老社区与新社区的基础设施、经济水平、服务内容等方面差距明显,城镇社区已向现代新型社区迈进,而农村集镇新社区才开始起步。

二、自治功能不完善。目前,社区行政化特征仍较明显,自治功能未真正体现,“政府热、居干累、居民冷”的现象尤为突出。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自治作用难发挥。一些乡镇没有坚持“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的原则,政府与社区职能职责不清,在社区管理中存在“越位”、“缺位”的现象,带着浓厚的行政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社区自治功能的有效发挥。二是社区干部整体素质不高,自身作用难体现。一些社区干部自身存在不敢、不愿甚至不善自治的问题,依赖政府的现象突出,缺乏履行职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社区干部作用难体现。三是社区工作任务繁重,忙于应付难干事。主要体现在接待应酬多、检查评比多、各种会议多,社区居委会三、五个干部身担重负,忙于应付,造成了“年年减负,越减越‘富’”的恶性循环。四是居民社区意识差,参与热情难激发。由于缺乏通畅化和规范化的社区事务参与渠道,居民社区意识不浓,参与意识和社区归属感较低。

三、基础设施不配套。由于**城市建设滞后,财政配套资金严重不足,造成社区居委会的办公阵地、服务场所、公益设施等建设远远落后于社区发展的需要。目前,尚有20%的居委会靠租房办公,绝大多数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严重不足,且办公设施陈旧。居民公益性活动场所更是匮乏,除县城的金佛花园、街心花园、天使广场和伯坚广场等几处零星可数的公共场所外,其他社区尤其是乡镇社区几乎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加之城市功能不配套,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贫乏。

四、干部队伍不优良。全县社区干部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老化、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211名社区干部中,高中以上文化的18人,仅占8.5%;年龄在45岁以上的146人,占69.2%。同时,大多数未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缺乏做好繁重而又专业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服务的工作能力。由于其工资福利偏低,激励机制不健全,社区干部的工作热情不高。

五、服务体系不健全。在服务机制上,由于“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运作方式尚未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的渠道不畅,致使社区服务与政府行政职能的事权划分不清,社区服务与行政职能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叠,所提供的服务容易产生混淆。加之条块分割较为突出,责权利尚未统一,居委会对县级部门驻社区人员的监督管理“可望不可及”,在管理上造成“脱档”,社区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在服务组织上,由于机制不活,中介组织、志愿者组织等民间服务机构发展缓慢。在服务内容上,多为福利性、事业性服务,而且项目比较单一,服务范围有限,造成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服务方式粗放,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以提高待遇为关键,优化整合人力资源一是提高社区干部待遇。建议县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将社区干部的工资按在职职工平均基本工资标准纳入地方财政统一预算(月均不少于500元),并实行银行直发,“三金”参照在职职工执行,福利和补贴在社区服务收费中解决,以解除社区干部后顾之忧,安心社区工作。二是优化社区干部配置。采取“聘、转、选”等多种方式,逐步实现社区干部队伍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建立竞聘上岗机制,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相结合,通过“公推公选”竞争上岗,选聘高素质、有责任感的适用性人才充实到社区管理队伍。建立轮岗交流制,把社区干部的推荐与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交流相结合,实行定期交流轮岗,增强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合力。三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建立长效教育培训机制,制定和完善社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采取集中培训、岗位培训、定向培训等有效形式,定期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综合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建立优秀人才成长机制,设立社区优秀干部储备库,疏通社区干部提拔、使用渠道,积极搭建社区干部成长平台。

四、以发展经济为基础,增强社区实力一是落实优惠政策。县级相关部门要出台具体配套政策,在工商、税收、国土、城建、信贷等方面给予社区大力支持和优惠,并积极出谋划策,找项目、扶技术、寻资金,鼓励帮助社区发展经济实体,增强造血功能,壮大自身实力。二是拓宽增收渠道。社区居委会要敢于和善于发展增收项目,通过大力兴办茶楼、绿色网吧、超市、连锁店等第三产业经济实体,不断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实力。要积极挖掘社区内在潜能,对辖区楼、院、小区等实行物业化管理,开办家政、卫生、保安、维修等上门服务项目,为居民开展各类有偿服务,既方便社区居民,又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要建立招商激励机制,盘活社区现有资源,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者经商办企业,大力发展社区工商经济。要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积极配合国土、建设、房管等部门进行房地产开发,不断增加社区收入,推动城市化建设和社区建设。

五、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形象工程和民心工程。要在巩固江口镇“省级社区服务示范城区”和新华街“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大力开展“示范特色社区”创建活动,创建新型现代化社区模式,使社区建设与人群结构特点、人文环境、时代特征相适应,逐步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