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司法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若干思考

乡镇党委作为乡镇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其经济决策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着本乡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而且对社会事业的发展、基层党组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乃至农村社会的稳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党委经济决策的内容、方式正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决策的水平逐渐提高。但毋庸讳言,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新形势下,相当一部分乡镇党委的经济决策出现了失误或偏差。有些乡镇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经济发展履步维艰。究其原因,固然有市场变化等客观因素,但据笔者调查,更多的还是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因此,提高乡镇党委的经济决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提高乡镇党委经济决策水平的主要途径提高乡镇党委的经济决策水平,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从乡镇党委经济决策的现状来看,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乡镇党委对经济工作进行科学决策的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乡镇党委对本乡镇的经济工作进行决策,一般应按以下程序进行:①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就是对所要决策的事项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从而找出需要解决、待解决的症结问题,这是决策的起点。②系统分析,确定目标。乡镇的经济工作大多自成系统又相互交叉,所以必须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作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目标方向。为最终衡量决策的正确性、效果性提供起码的依据。③收集信息,拟定方案。要了解本乡镇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状况、设备构成、人员构成等生产技术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了解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主管部门的意图、同类型产品、同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了解本行业与相关行业的状况,以及用户对企业产品在数量、质量、品种、规格、价格以及包装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供选择的各种方案,包括策略或对策、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等。④评估方案,总体权衡。即从本乡镇的实际出发,对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执行的结果进行估计和评价,从而进行权衡和论证,目的在于找出实现目标的最合适的方案。⑤审慎抉择,优选方案。所有党委成员要集中全部精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善于从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出或综合成一个在具体条件下相对最优的方案。在把握好几大程序的同时,还要建立起党委决策的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执行。对重要环节、重大事项要明确责任到人,防止出现说起来谁都负责,实际上谁又都不负责的现象。2、提高乡镇党委一把手对经济工作的熟悉程度和驾驭能力,保证决策的针对性。党委书记作为班子的带头人,其一言一行都对班子的其他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因为乡镇党委集体决策的意见需要一把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果断拍板定案,所以作为“班长”的党委书记应当通晓经济工作,成为领导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一方面,可以以市、县委党校、干校为阵地,举办脱产、半脱产进修班,对党委书记进行以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工业经济及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等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培训,为正确进行经济决策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参观、调研等活动,使他们增加对经济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透过经济现象看清本质的本领,从而在纷繁变化的经济实践活动中把握领导经济工作的主动权。这样,一把手在最后作出决断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从而使经济决策贴紧乡镇的发展实际。3、推进经济决策的具体实施,保证决策的实效性。要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实施决策的详细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时序进度,在此基础上层层落实具体措施,把各项任务和责任进一步细化分解到人,并定期对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与此同时,还要采取正确的策略和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对决策实施的各个环节搞好综合协调,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互相扯皮。在实施的过程中,乡镇党委尤其要把决策的目标及整个方案和实施计划、步骤等,向下交底,为广大执行者充分接受和透彻了解,力求统一思想,做到“人心齐、泰山移”,要注意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经济决策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4、加强对经济决策实施情况的追踪反馈,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乡镇党委在实施经济决策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总要出现一定的偏差,目标与结果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应该说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作为乡镇党委而言,一方面要随时掌握偏差的“度”。如果决策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在预料之中且对总体目标的实现没有大的影响,则应坚决按照既定计划向前推进,如果偏差的度过大,或已经背离了决策的最初目标,则应果断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证决策的实施不变形、不走样。另一方面要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如果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必要时可及时更换人员;如果是自然条件、市场行情、方针政策的变化造成决策执行难以到位的,则应审时度势,对决策的局部目标作必要的调整。可以聘请本乡镇的离退休老干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及时校正和解决决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使决策的总体目标得以完全或部分实现。

三、乡镇党委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应当把握好几个关系乡镇党委的经济决策不仅涉及到工业、农业、林牧业以及第三产业等范围很广的领域,而且对乡镇经济的现时和长远发展都有着较大影响。乡镇党委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决策的重要性,切实担负起责任。无论是在决策的形成还是在决策的实施阶段,都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经济决策与其他决策的关系。作为党的重要基层组织,乡镇党委的中心任务是集中精力做好经济工作,促进本乡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以经济决策在诸多决策中居于主要的地位。但是乡镇的发展与进步,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到社会效益,以达到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目的。因此,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决策可能给非经济工作带来的影响,避免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力争做到既实施了经济决策,又带动了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无论是乡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还是其他决策,也要主动围绕经济决策进行,并尽可能与之配套,为之服务。这样,乡镇的整体工作就会出现协调和谐的可喜局面,工作水平的提高、乡镇各项事业的进步也就水到渠成。二是要处理好风险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关系。一般来说,常规决策比风险决策平稳可靠得多,但同时,所获得的效益也微乎其微。在市场竞争机制日益成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的大环境中,要取得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决策时就必须冒一定的风险。但是风险决策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审慎周密的思考,敢冒风险不等于盲目冒险,而是要在尊循科学决策原则的前提下冒风险,同时在决策实施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去化解风险。如果把没有任何依据的盲目决策误认为是风险决策,甚至认为是敢冒敢试、有魄力,那必然会导致决策失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而且贻误了宝贵时间。三是要处理好党委决策与企业决策、农户决策的关系。经济决策对乡镇的经济发展可以起到宏观把握的作用,但不能等同于或代替企业、农户决策。随着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形成,企业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拥有自主决策权。一方面乡镇党委要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好协调服务,并引导企业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党委在决策的过程中也可让本乡镇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并尽可能采纳他们的意见,使党委决策与企业决策一致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决策的贯彻实施。在农业和畜牧业决策的过程中,党委同样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意愿,宜“导”不宜“迫”。对群众一时不愿种养而又确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可以采取党员村干带头示范的办法,让群众看到切切实实的效果后再在面上推广,使党委的决策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决策。如果“一厢情愿”,反而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