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08年,全县民政工作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保障民生为第一要务,以推进民主为重要取向,以服务社会为根本要求。进一步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努力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上取得新成效
,为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和“率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按照“整体工作引领库区,部分工作示范重庆”的定位,实现“33335”目标。
(一)发挥“三大作用”。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民政在“保障民生、推进民主、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服务“三大建设”。根据民政工作职能定位和县情,服务于和谐**建设、服务于城乡统筹建设、服务于移民攻坚建设。
(三)实现“三个率先”。在库区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率先建立规范运行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体系,率先建立高效运转的基层民政工作组织体系。
(四)做到“三个加快”。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优抚工作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规范高效的老年社会福利服务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体系。
(五)推进“五个统筹”。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统筹推进城乡福利事业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双拥和优抚服务保障,统筹推进城乡民政公共服务。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是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广泛实行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探索城乡医疗救助新机制,建设城乡医疗救助信息库,并实现与新农合软件并轨运行。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扩大救助面和提高救助水平,进一步规范乡镇医疗救助行为,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最大效益。
三是积极推进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按照“城乡统筹、片区规划、三位一体、三级联动(县、乡镇、村共同推进)”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界线,积极推进城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容“养老、康复”于一体,倾力打造县城老年福利院。争取“霞光计划”项目落户**,实施乡镇敬老院新、改、扩工程。争取“蓝天计划”项目惠及**,将县儿童福利院办成市级样板福利机构。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建立以乡镇敬老院供养为依托,以村级五保家园集中供养为主体,以包户扶养为补充的覆盖全部五保对象的救助机制,着力提高五保集中供养面,提高五保供养标准,确保农村五保对象“老有所养”。
四是着力增强社会救助能力。积极推进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大力营造邻里互助、社会帮扶、“送温暖、献爱心”等扶贫济困的浓厚氛围。着力推进建立乡镇民间“稻草援助中心”,建立健全管理、使用等相关制度,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救助服务。完善经常性社会捐赠网络,积极倡导各种社会捐赠,不断增强社会救助能力。创新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