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安厅厅长: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公安理应一马当先

坚持和发展好“枫桥经验”不断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55年前,浙江省诸暨县(1989年改为诸暨市)枫桥区创造了以“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为主要内容的“枫桥经验”,不仅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也是全国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一面旗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枫桥经验”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向世界庄严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那么,“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有哪些。在新时代的群众工作中如何把握“枫桥经验”的核心蕴涵。怎样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不断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时事评论员顾伯冲。

《领导文萃》。“枫桥经验”的产生与发展,无论在当时还是延续至今,都对我们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请您谈谈“枫桥经验”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演进过程。

顾伯冲:任何社会活动的发生与发展,都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枫桥经验”的产生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是在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中,枫桥人紧贴实际、敢于创新的探索结果,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引领新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

20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的国际局势及我国大陆周边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面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局势,1963年2月,中央决定在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主要是要运用阶级斗争的方法,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在试点的基础上,各地在部分县、社逐步展开。农村社教运动开始以“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为主要内容,后期发展成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四个方面。“四清”对于解决当时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良作风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具体工作中一些地方夸大了基层阶级敌人的数量。虽然中央决定了“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但部分基层群众遭到不应有的处理和打击,损害了他们的感情。当时,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央起草的有关报告上批语强调:“特别要注意分步骤的方法、试点的方法和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的政策”。

作为浙江省社教运动的试点单位,诸暨县(1989年改为诸暨市)枫桥区7个公社有67名“四类分子”被列为重点对象,干部、群众在斗争会上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不打不骂,并且允。s斗争对象进行申辩,结果没有抓捕一个人,就把全部“四类分子”说服了,促使他们重新做人。1963年10月下旬,正在杭州视察工作的毛泽东同志听了当时公安部领导口头汇报了这一做法后很感兴趣,当即指出:“这叫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同年11月20日,毛泽东同志在公安部起草的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关于《依靠广大群众,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把反动势力中的绝大多数改造成为新人》的发言稿上批示:“其中应提到诸暨的例子,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1964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中央关于依靠群众力量,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把绝大多数四类分子改造成新人的指示》,同时转发《诸暨县枫桥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此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的热潮在全国形成。

《领导文萃》。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曾两次做出重要指示,对进一步推动群众工作的创新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顾伯冲。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早在2003年10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对“枫桥经验”做过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将“枫桥经验”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进行思考,放在加强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大格局中加以谋划,不断赋予了“枫桥经验”时代内涵,有力地推进群众工作的时代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促进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为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13和2014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实践“枫桥经验”的一种延伸,也是“枫桥经验”时代化的成果。总之,各地通过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察民情、解民忧、集民智、聚民心,把广大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和扩大了党在新形势下的群众基础,不断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领导文萃》。“枫桥经验”作为我们党群众路线实践的一个缩影,它的产生说明了什么。

顾伯冲:善于发动、组织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不断发展的基本经验。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明确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1939年,为了巩固统一战线,争取抗战力量,中央做出了《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群众工作的决定。党的七大强调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将“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概括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提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但是,历史上党的群众工作也出现过一些失误,狂风暴雨式、命令式和当群众“尾巴”等极端化的问题,时有不同程度地存在,伤害了一些群众的感情。对此,我们党始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纠正自身问题,通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划底线、立规矩、亮红灯,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枫桥经验”的产生与发展是党的群众工作与时俱进的一个缩影。“政之所兴在得人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求党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枫桥区在社教运动中对“四类分子”采取先评审后重点斗争的分步骤方法,即先以生产队为单位评审,对守法的进行鼓励;对基本守法的鼓励好的一面也批评不守法的一面;对违法的给予批评;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除了在评审中制服外,个别坚持顽固立场的,以生产大队为单位进行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斗争,并允许对象申诉。这些柔性的群众工作经验体现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现实国情的准确地把握,也是对群众工作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

《领导文萃》。请您谈谈“枫桥经验”产生的具体过程。

顾伯冲。1963年6月,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吕剑光根据省委工作队领导的指示,派出省公安厅8位同志参与枫桥社教运动试点工作,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枫桥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敌斗争总结》。10月底,这一经验经公安部领导汇报后得到毛泽东同志肯定。11月初,公安部派一局局长凌云和办公厅副主任陈光逵来到枫桥,召集在枫桥参加试点工作的省、地、县三级公安干部到紫薇大队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听取了大家对这次运动中对敌斗争的看法和对监督改造“四类分子”的意见。凌云同志回到杭州后与省厅参加试点的8位同志共同研究讨论枫桥区社教运动中对敌斗争的有关问题,在指导思想、不同对象的区别对待、是“文斗”还是“武斗”、少捕还是多捕、监督改造5个方面形成共识。后来,这8位同志重返枫桥,总结出了“少捕,矛盾不上交,以说理斗争的形式把绝大多数‘四类分子’改造成为新人”的经验。公安部接到这个经验材料后,又组织公安部和浙江省公安厅的同志一起进行了集体修改。随后,形成了以中共浙江省委工作队、中共诸暨县委名义上报的《诸暨枫桥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同年11月得到了中央的推广。此后,公安部和浙江省公安厅领导多次亲赴或派员到枫桥蹲点、调研,不断完善“枫桥经验”,并分别于1971年3月第十五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1977年12月第十七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持续推广,使之成为了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

《领导文萃》。“枫桥经验”产生于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而今我们推广学习这一经验,需要把握什么。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是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把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向深入推进。把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向纵深推进,十分重要的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说,就是要认真把握这样几点:首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始终正确把握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高度重视又不超越阶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公平感。其次,牢牢把握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方法。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一切发展进步无不是在破解时代问题中实现的。学习推广“枫桥经验”,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抓住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环境等问题,从而使“枫桥经验”更接地气,持续发展。再次,正确处理以创新为重点的“土洋关系”。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当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凸显的新形势下,推广学习“枫桥经验”,既要传承也要创新。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国互联网覆盖率达到85%以上,电子通讯网络也已迈入4g时代。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加强民生服务网站、政务微博、民生微信、民情群等建设,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化解民忧提供新渠道,为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新平台。第四,不断提高以服务为先的群众工作水平。做好群众工作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要顺应时代变化、社会变迁,顺应群众的新变化,把握群众的新诉求、新期待,必须提高新时代走好群众路线的具体能力。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从而更加有力、有序、有效地让人民群众带着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公平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领导文萃》。您刚才讲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这很有新意,也是大家面临的一个大课题。请问,如何让“枫桥经验”在互联网上发扬光大。

顾伯冲: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强调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互联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目前,中国成为全球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要求很多,我在这里不一一列。e了,只是对具体工作提三点建议,也就是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既要从网上了解社情民意,又不能以“网上一时最大声音”作为全部民意,要辩证看待网上舆情,善于全面、准确、系统地号准民意之脉,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既要经得起网上“点赞”,又要听得进网上“吐槽”,好话坏话都得听,以包容的心态接受批评与监督,对大家的重大关切要及时予以回应,在“时”“度”“效”上精准发力三是既要定期进行“网络对话”,也要经常“脚板走访”,不能仅仅停留在同网民的信息交流上,而要直观地同民众面对面零距离地交流,形成线上与线下良性互动,解民所需、为民谋利、赢得民心。这是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深化发展“枫桥经验”的重大现实课题,千万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