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开在“*”实现良好开局之时,开在全国上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迭起之际,面临新的形势,肩负重要使命,意义十分重大。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一是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进一步理清今年乃至“*”时期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二是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效破解制约我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去审视、去定位、去部署,把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上来,迅速掀起我区新一轮新农村建设高潮,争当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下面,我在继堂区长总结安排的基础上讲五点意见:
一、提高新认识,坚持把新农村建设置于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届五中全会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重中之重。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高度重视并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1、必须把新农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我区农村经济,农村面貌和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农村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区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新农村建设顺利起步,涌现出东赵乡石羊坂村、郭家堡乡近城村、张庆乡红马营村、修文镇东长寿村等新农村建设亮点;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各项扶农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菜、枣、果、牧等特色产业篷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壮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经过调整后的乡镇班子和农村干部,思路清晰,干劲充沛,作风民主,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村村通”油路建设、乡镇卫生院新改扩建全面竣工,农村中小学设施配套、标准操场和d级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3元,增长12.1%。可以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的新阶段。但是我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村镇建设零乱无序,脏、乱、差现象严重;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致富能力和本领较弱;农民收入仍然偏低,生活质量还不高;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比较陈旧,难以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部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还不强。这些问题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我们执政基础的巩固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突出新农村建设主题作为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区之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我区要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保持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防止出现农业萎缩、农村萧条,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只有农民富裕了,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只有农村稳定了,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在农业、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解决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规划问题、发展途径问题、发展人才问题和组织领导方式的问题。开展新农村建设,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逐步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加快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抓住了“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从我区实际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趋势,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职能的历史性转变,广大农民群众要求加快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愿望,为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顺应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民心民意,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创新思路,更新观念,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
3、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由于农民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积淀了几千年,农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农民的素质和生活富裕程度参差不齐,投入能力有限;农村干部的素质和领导能力、思想认识水平都还有限;我区的生产力水平,特别是农村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政府财力薄弱,投入能力也很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彻底转变农民的传统落后意识和观念,全面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不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是不可能的。因此,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克服追求短期政绩、急功近利、浮躁冒进的“急性病”,坚决克服不愿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消极应付、无所作为的“慢性病”,科学规划、真抓实干、坚定不移地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深入。
二、把握新趋势,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科学把握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大趋势,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工农业交融发展成为新趋势。从国际经验看,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城镇企业进入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工农业交融发展,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带有普遍性的现象。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例不断增大,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同时,由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缺乏,迫切需要城镇企业进入农村,通过外部生产要素的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中央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为工农业交融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农业交融发展的趋势将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区工业园区的发展,修文工业基地的建设,就是主动顺应这一趋势、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战略之举,而且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工业园区和修文工业基地在产业带动、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工农业交融发展的方向前进。
2、农业集约程度明显提高,设施农业成为农业增效的新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常常会出现“农业增产,农民不一定增收;农民增收,农业不一定发展”的现象,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农民收入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农业集约化程度的高低。实践证明,设施农业已日渐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设施农业通过一定的农业设施,能在局部范围内改善和创造环境和气象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稳定的外部条件。设施农业包托设施栽培、设施养殖,如各类塑料大棚、温室、畜禽养殖和现代集约化的养殖小区等。经验表明,标准化日光温室亩均收益相当于大田作物的18倍,比漫灌式的水浇地节水38%;规模养殖小区蛋鸡产蛋量可提高18%,奶牛产奶量可提高12%。可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农业必将获得更大发展。近年来,我区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蔬菜上大棚,养殖进园区”的设施农业发展之路,蔬菜、养殖效益明显提升,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从中尝到甜头的农民发展设施蔬菜、设施养殖的劲头很足。设施农业将日益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
3、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加快,科技成为农业增长的新动力。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投入。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使用量却分别为世界的30%和26%,农业污染量已占全国总污染量的1/3—1/2。这表明仅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实现农产品生产增长,不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已成为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现阶段农业的发展主要不是靠扩大耕地面积或增加化肥和农药投入,而是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充分发挥科技在集约经营、增产提质、转化增值、提升拓展等方面的潜力,使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趋势。近年来,我区建设的16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充分显示了科技对农业的推动作用。象自然条件并无优势可言的石羊坂村通过发展“双水源四位一体温室蔬菜科技示范园区”,棚均收益达两万元以上,人均收入达到5638元,使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尝到了科技硕果。可以说,石羊坂模式生动地诠释了科技是第一生产的真理,科技兴农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4、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业化经营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将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优势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相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民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加工增值效益、利润分红效益和务工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载体,是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者,是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主体,能够有力地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实践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形式由最初的“公司+农户”,逐渐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又进一步发展为“公司+合作组织+农户”。这些组织形态,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不同阶段市场对生产、加工的要求,反映了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经营环节经营单位之间协作互利关系的调整变化。“公司+农户”,主要解决最初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公司+基地+农户”,稳定了企业和农民对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则规范了企业与农户在生产、经营和销售等环节合理的经济利益。产业化经营日益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式。近年来,我区积极扶持和培育了象泽榆牧业、丰元枣业、威特干果等一批拉动明显、辐射较广、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特别象博瑞乳品公司在修文和北田建设的“奶牛合作社”,象张庆乡怀仁村农民组建的“醋业合作社”,就是一种“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日益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注入不竭动力。
5、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新纽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本组织成员,提高成员的收入”为宗旨。其功能主要有:一是规模集成。通过专业联合,采取批量购买、批量销售的办法,降低农户产销成本,提高产品价格,获得规模效益。二是作业同步。统一生产、统一要求,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批量。三是技术和市场信息传递。专业合作组织内部技术和市场信息畅通,传递迅速。四是管理智慧共享。专业合作组织一般由能人大户牵头。他们的一个经验、一个点子,往往会成为全体成员的行动。五是诚信培育。专业合作组织讲求农产品质量、讲求信用,成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互相监督。可以预料,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各种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有更大的发展,成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大力推进股权科学、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达9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正式登记的已达13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日益成为联接农户、企业和市场之间产业化链条的重要纽带。
三、明确新任务,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新农村建设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纷繁复杂,再加上全区289个村情况千差万别,如果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政策去推进,显然不切合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讲求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方式,做到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从我区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郊型和工矿型的村,经济比较发达,农民收入水平较高,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村庄改造建设、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等方面下功夫,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要求;农区型的村,要把大力发展种养业和加工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放在突出位置,同时协调推进村容村貌治理,在宽裕型小康建设上走在全区前列;山区型和资源条件差的村,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民转移就业,净化、美化村容村貌,逐步完善公益设施,尽快让农民脱贫治富奔小康。
今后几年,我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区60%的村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走在全省的前列。
——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的新体制,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发展规划,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构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农民培训体系,造就一大批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同志们,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是兴小康、固根本的和谐基础。抓好新一年和“*”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措施上更加有力、工作上更加扎实,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春节将至,这里,我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愉快、工作进步、合家安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